
百年瞬間
冉莊道地戰遺址
1942年,侵華日軍開始對冀中抗日根據地進行空前殘酷的掃蕩行動,步步壓縮冀中抗日根據地,抗日鬥争形勢異常艱難。時任冀中軍區司令員呂正操帶領廣大軍民,在幾乎無險可守的平原地帶采用道地戰、地雷戰等機動靈活的戰術,在實戰中發揮了巨大威力,有效地打擊了敵人的嚣張氣焰。
抗戰時期的呂正操
呂正操:敵人住在他自己的腹心地區,是以說冀中掃蕩最殘酷。那時候我的部隊在冀中發展的非常快,到“五一掃蕩”整個冀中都搞成道地了。敵人在上面,群衆、軍隊、老百姓、民兵就在地下,這是群衆創造起來的。
抗日軍民布設地雷
1965年八一電影制片廠拍攝的電影《道地戰》,生動地講述了冀中人民在中國共産黨的上司下,創新地利用道地戰的鬥争方式打擊日本侵略者的故事。
電影《道地戰》:
旁白: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随着鬥争形勢的日益殘酷,群衆在黨支部的上司下,開動腦筋想辦法,把簡單的土洞和地窖改造成幾家相通的多口道地,大顯神威的道地戰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百姓:哎,通啦通啦!牛娃快來看啊。我們幹脆挖開吧!
百姓:對,挖開,弄開算了。
高傳寶:不,留着。萬一鬼子發現了洞口往裡面灌水、放毒,咱就把它堵上。鬼子要是鑽進來,咱用它還可以抵擋一陣子!
高老忠:說得好,要是連洞口也不讓敵人發現,那不是更好嗎?
民兵在道地口抗擊進村的敵人
道地戰使原本無堅可守的冀中平原成為中國軍民打擊日本侵略軍的重要作戰區域。1942年3月,冀中軍區釋出《關于開展道地鬥争的訓示信》,在冀中全區全面推廣道地戰,将道地戰戰術不斷發揚光大。到1944年底,冀中道地已達1萬公裡以上,分散于8000多個村莊,成為中國人民抗日鬥争中堅強的地下堡壘。
1944年,美軍延安觀察組的杜倫上尉到冀中根據地考察。
電影《道地戰》:道地戰嘿道地戰,埋伏下神兵千百萬,嘿埋伏下神兵千百萬,千裡大平原展開了遊擊戰。村與村戶與戶道地連成片,侵略者他敢來,打得他魂飛膽也顫,侵略者他敢來,打得他人仰馬也翻!
來 源 | 共産黨員網
編 輯 | 高學軍 排 版 | 周岩
簽 發 | 魯建華 審 核 | 曾韬
主 辦 | 貴州衛生健康融媒體中心
覺得不錯就點個“在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