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瘋狂的石頭》上映後,掀起了一股"黑色幽默"的浪潮。
有人把導演甯浩比作中國的蓋裡格,《瘋狂的石頭》是中國黑色幽默喜劇發展的裡程碑,
還有人批評甯浩,稱《瘋狂的石頭》隻不過是對外國黑色幽默的重新刻版。
然而,三年後,"瘋狂賽車"問世,讓那些質疑它的人閉嘴了。

與《石頭》相比,《賽車》在叙事上明顯更有條理,拍攝品質無與倫比。
在早期的作品中,據劇組透露,這部電影的劇本構思了十個月,在此期間,時間一直在讨論、修改、讨論,
據說電影《瘋狂賽車》是單單是故事線索就有多達六條,就連甯浩也不得不畫一張"人物圖"來區分影片中人物之間的複雜關系,是以當甯浩和主要演員在拍攝場地進行讨論時,這個手繪的人物圖就成了當務之急。
與《瘋狂的石頭》相比,《瘋狂的賽車》中有許多可笑的"名場面",時至今日,依然是廣大網友的笑點源泉。
幫派胖子打麻将變風,殺導遊,吃灰燼,當地幫派太粗魯,
黑幫胖子是台灣武龍幫老大哥,奉命來大陸和泰國做毒品交易,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很明顯,幫派兄弟,但由于奇怪的想法一次又一次地錯過了機會,做了很多荒謬的事情。
在船上,船上一人吃了黑,船上的人被殺了,沖突結束後發現這是一個誤會。
第二個場景是坐在車裡吃灰燼。
原來,黃琦飾演的耿浩,和對方的哥哥誤手了,
在《黑幫老大哥》中死去的一位大師的骨灰是長期尋找的毒品,耿浩被當作黑手黨對待。
他不知道耿浩的手是一個骨灰盒,不是白色的粉末,而是耿浩大師的骨灰。
在知道自己被"錯誤地"欺騙後,黑幫老大不忍心說"當地幫派太粗魯了"。
真的是很難哭笑,仔細研究劇情會發現,其實黑幫老大哥的所有考慮都是正常的,但是他經曆的時間線完全被打亂了,會把所有理想的東西悄悄地改變,陰陽錯誤地錯過了一切。
徐薇化身為推銷員,嘲笑墓地的出售。
這一幕的難點在于,徐薇飾演的是一個銷售員,他不得不假裝對攻擊客戶充滿熱情,同時忍受着失去客戶親人的悲痛。
不僅要求語速要快,還要在氣勢上壓制下來,這就造就了電影《徐薇》宣傳墓地的經典場景,
兩個業餘殺手:"做一行愛","你要學啊"
這兩個業餘殺手與他們面前的黑幫老大截然不同。
黑幫老大可能隻是運氣不好,但這兩個業餘殺手一直運氣好,但一張好牌是自己打了一個定位,
甚至留下了很多讓觀衆發笑的金句。
這兩名業餘殺手由王雙寶和巴爾多飾演,這兩位道地的陝西人說着母語,在片中扮演的角色偏離了自己的身份背景。
王雙寶和芭多不僅出演了《瘋狂賽車》,後來在《無人區》中,兩人飾演了兩名卡車司機。
不得不說,隻有在耿浩的電影中,兩人才能散發出不一樣的光彩,荒誕喜劇的結合,雖然不知道耿昊在哪裡找到了這麼合适的組合,但顯然兩個人給電影帶來了很多色彩。
《瘋狂賽車》對甯浩來說到底意味着什麼?
影片從賽車開始,最後是賽車、環形關聯,可以說幾乎沒有瑕疵,在處理多線叙事能力上,導演耿浩也越來越自由,
其實,中國一直不缺好的劇本和導演,反而缺乏一個能夠容納電影講好故事的環境,
在影視業被資本挾持的今天,創作者話語權的衰落是不可避免的,他們越來越難以發展自己的專業知識。
想想看,影片中那些著名的場景,幾乎都是過去十年甚至之前的産物,現在流行在影視的各個領域,梗犬也大多來自那個時期,
也許這值得思考,為什麼我們有這麼多故事,卻總是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