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這張照片嗎?

這是2020年4月11日
海航集團與中國旅遊集團
海口海航大廈
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這也是2020年2月29日
聯合工作組進入海航後
顧剛首次亮相
儀式的規格非常高:
海南省副省長沈丹陽、海南省政府副秘書長孫詩文、省商務廳廳長陳曦、國際經濟發展局局長韓勝健、中國旅遊集團副總經理李剛、海航集團董事長陳峰、顧剛、聯合首席執行官任清華等上司出席。海航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玲與中國旅遊集團海南區域總部總經理王軒代表雙方簽署了戰略合作協定。
為什麼海航如此重視此次合作?中國旅遊集團真的值得海南省和海航如此關注嗎?
因為中旅集團的核心公司——中國自由股份有限公司,大概是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最有深度利害的企業之一。另一方面,海南省,"他說,不可能看到其他人在自己的土地上積累如此巨大的收益。
三亞國際免稅城占收入的23%,60%的利潤貢獻給中國旅遊免稅店的核心業務。三亞國際免稅城是全球最大的單城免稅店。
2019年,三亞國際免稅城接待客戶731萬人次,購物者217萬人次,全年營業收入104.65億元,同比增長30.65%,營業利潤近19億元,其中免稅商品銷售收入101.74億元,同比增長30.93%。
試想一下,如果海南自貿港按計劃完工,三亞國際免稅城全年接待客戶多少次?
不要懷疑其中的增長空間。海外消費回流是國家"十三五"規劃中明确目标,中國人民在海外消費7000億元,2019年僅為500億元。南韓2019年的免稅銷售額達1500億元人民币,是中國的三倍,其中1000億元由中國人貢獻。
海南島免稅于2011年正式準許試點,5000元限額,經曆了幾次上調,預計海島免稅購物額度提高到每人每年10萬元,品種增加,海南整個海島免稅市場空間将從400-500億元增加到2000億元。增長空間的五倍左右,值得期待。
那麼,所有這些好處與海航有多大關系呢?這麼肥水,海南省怎麼還能一直看着流入外人口袋呢?
别忘了,海航在海南有兩個有自己的交通的機場——海口和三亞。是年客運量超過2000萬的大型機場。
2018年,中國旅遊免稅店與上海機場簽訂了為期六年的合同(2019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間浦東機場總銷售保證銷售額達410億元,銷售率為42.5%。
感受機場"搶劫"般的銷售增長。沒辦法,确實是黃金樞紐位置,壟斷經營,一年旅客吞吐量超過7600萬人次,現在我們也越來越富有,消費觀念也在發生變化,而且有政策引導消費的回報(比如機場這一代的購買越來越嚴格哈哈),機場和免稅品經營者可以躺下來賺錢了。
上海機場與中國旅遊的免稅合作模式,應該是海航想要合作的。
你來這裡是為了經營它,我會接受租約。有錢一起賺錢!
(以上基本上來自2020年6月20日的這條推文:海航兩大動作背後的"故事"(I))
。。。。。。
2021年9月28日,海航召開第二次債權人會議。顧剛在第二次債務會議上指出,重組成功後,海航基金會将圍繞機場和免稅業務兩大核心業務闆塊布局,海航基金會将成為海南保稅口岸第二大免稅企業參與者。
重組成功後,海航基金會将享受"美蘭機場和鳳凰機場"的終端優勢,通過參股、提供經營場所的形式與海南控股、中國自由集團兩家免稅牌照公司合作,多重參與免稅業務,目前占據保稅港一半的免稅店。而免稅經營區産能将繼續擴大,預計增長近80%,投資收益有望翻一番。
改制後,海航基地将成為海南省控制的國有企業。所有這些都從一開始就已經列出來了。
海南保稅港的兩大機場,應該是海航最好的資産,是未來騙錢的資産,是海南省賺錢的資産!
PS:10月2日,海口海關釋出資料顯示市場熱度。放假首日,海關監管離島免稅購物額達1.71億元,同比增長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