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9項一等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第七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江蘇省賽中再創佳績

作者:人民産經觀察

8月22日至24日

第七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

江蘇省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決賽

線上舉行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表現良好

共獲得九項一等獎

十項二等獎

九項三等獎

獲獎總數居江蘇大學第一

9項一等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第七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江蘇省賽中再創佳績

學校于去年12月開學

進行比賽的選拔群組織

今年5月舉辦校内選拔賽

共輸入了596個條目

共有2,774名學生參加了比賽

我校十分重視,組織嚴密

全省複賽後淨評價

我校18個項目晉級省總決賽

跟着小楠看

這個屢獲殊榮的項目

9項一等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第七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江蘇省賽中再創佳績

項目名稱:源技術:B5G/6G時代的光信号源

競賽組:高等教育碩士課程大學生創意組

項目成員:潘朝陽、李萍、楊峰、吳儀凡、詹家涵、石偉、吳青、孫思偉、王爽、蔡玉祥

導師:潘世龍、劉一平、張亞梅

項目介紹:

依托雷達成像和微波光子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緻力于開發用于5G/6G基站的高性能超低相位噪聲光電信号源。目前,國家發明專利7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軟體著作權1項,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該産品得到了中國工程院的推薦,也赢得了中興通訊、華為等5G研發行業的高度認可。基于移動通信領域的源科學技術,将逐漸占領射頻系統信号源市場,市場前景廣闊。遠盛科技将與戰略合作夥伴一起開拓合作,共創5G新未來,引領6G時代發展。

9項一等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第七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江蘇省賽中再創佳績

項目名稱:高機動性無舵兩栖車輛推進系統

項目成員:彭媛、李偉、楊竹軒、黃太峰、太陽絲綢之路、董偉、藍玉松、李毅、劉玉軒、劉亞琪、張瑞軒、蔡樂

導師:徐啟磊、馬靜、葛建輝

"盈龍"兩栖推進系統啟動團隊由能源與動力學院和經濟管理學院的12名大學生組成,緻力于為水下航行器創造靈活高效的推進系統。團隊針對現有導航舵面控制方式阻力大、噪聲大、機動性差,經過近兩年的研究,成功掌握了核心技術——控制氣泡、控制分離被動流體推力矢量技術,即通過流量控制産生推力矢量,進而取代舵面姿态控制,進而可以大大降低導航阻力和噪音, 進一步提高飛機的機動性,增加飛機的飛行時間、速度和航程。相關産品和關鍵技術已申請國家發明專利4項。

9項一等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第七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江蘇省賽中再創佳績

項目名稱:智聯NOVA - 網聯資料融合感覺創新者

項目成員:彭偉傑、王淑墨、王鶴薇、朱賽英、魏磊、張冰冰、華玉清

導師:宋曉琴、雷磊、楊洋

2020年,世界智能網汽車大會已經為自動駕駛的未來發展定義了時間節點,預計L3級有條件自動駕駛将在2025年實作。針對目前網聯自動駕駛對超高可靠性、超低延遲時間的需求,NOVA項目組整合計算、通信和傳感技術,開發了一套路雲協同融合感覺通信系統,包括路邊霧計算裝置及配套的視覺智能雲控制平台,計算能力強,可靠性高, 具有低延遲時間和多融合技術優勢。目前,團隊已申請國家發明專利等知識産權16項,緻力于網聯自動駕駛賦能。

9項一等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第七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江蘇省賽中再創佳績

項目名稱:9月1日資料 - 智能活動資料标簽上司者

組: 高等教育主賽道研究所學生創意組

項目成員:唐英鵬、謝明坤、甯一鵬、孫峰、宗晨晨

任課教師:黃勝軍、葉海波

本項目依靠主動學習技術開發智能資料篩選軟體,利用該技術自動挖掘高效樣品,對貼标機查詢監管資訊,在貼标前過濾大量低成本的樣本,可以降低平均标注資料量,為客戶每年節省數百萬美元的标注成本。該系統已成功應用于華為、優酷等多家公司的實際AI産品,并取得了顯著成效。團隊以成為活躍的标簽行業上司者為目标,為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産業的發展提供優質可靠的資料服務。

9項一等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第七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江蘇省賽中再創佳績

項目名稱:新型高效混合勵磁電機系統——綠色動力先導

項目成員:陳旭、張偉秋、孫偉、薛晗、李豔輝、吳偉、于佳琪、韓建斌、王晨、高華敏

導師:張竹然、張卓、于莉

發展電動汽車是打造交通強國、推動中國"雙碳"願景的重要戰略舉措。電機系統為電動汽車提供核心電力。市場上廣泛使用的永磁電機系統存在成本高、效率小、可控性差等問題。經過幾年成功研發的新型混合動力勵磁電機産品,該團隊可以顯著提高電動汽車的續航裡程、安全性和移動性。結果經過江蘇省交通廳權威鑒定,由車輛動力系統專家嚴克茂高度評價,成功應用于中國陸軍首款全地形電動變速器戰車和多輛新能源特種車輛。公司緻力于軍民融合創新發展,打造全球領先的國産電動汽車電機系統自主品牌。

9項一等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第七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江蘇省賽中再創佳績

項目名稱:3D導管數字化成型解決方案——國内唯一制造商

項目成員:楊秋成、黃琦、郭佳新、楊偉格、王偉、潘超

導師:沈毅洲、程成、李珊

作為航空航天器和汽車的動脈或生命線,具有複雜空間形狀的三維導管部件對于確定關鍵裝置的高效安全運作具有重要意義。但是,目前國内導管成型工藝不能一次成型,需要多次焊接。本項目突破了模具延伸技術、多軸關聯精密控制和工藝分析技術、工藝資料庫建設三大核心技術,實作了國内三維導管一體化成形裝置的自主研發,産品通過省級機械檢測中心權威檢測,與國内外競争價格相比均低且精度高。目前,項目技術已在成飛、航天八院、金馬森等企業實作産業化應用,完成了在航空、航天、汽車制造等領域的應用布局。該項目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博士生團隊建立,已建成一支多學科、跨學科的精英創業團隊,并以引領國内導管制造業更新為目标而奮鬥!

9項一等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第七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江蘇省賽中再創佳績

項目名稱:星辰科技—— 超音波電機的全球上司者

參賽組:HighEr Masters Track Start-up Group

項目成員:王國慶、韓林昌、李學清、李金梅、唐晨月、曹新欣、李興明、朱玉良、王家樂

任課教師:趙偉生院士團隊

超音波電機是一種利用超音波振動進行動力傳輸的新型微電機,與電磁電機相比,它具有重量輕、定位精度高、電磁相容性好、斷電自鎖、結構設計強等優點,是高端裝置動态系統性能提升和替代的理想選擇。趙宇生的團隊瞄準了這一技術轉型,開發的超音波電機已成功應用于月球探測器、雷射通信衛星和核磁共振系統等系列,其中一些性能已超過日本最先進水準,為我國航空航天、精密儀器和生物醫學裝置的廣泛應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9項一等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第七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江蘇省賽中再創佳績

項目名稱:藍色探索者——航天科技賦能農村教育

比賽組:青年紅夢巡回賽賽道創業組

項目成員:李晨陽、陶偉、喬庵、葛春雨、黃佳達、傅偉、劉尚、唐晨月、李偉、劉家璇、蔡思思、金米雪、王家輝

任課教師:徐偉軒、韓楚、曾建江

針對農村科普教育中"政策不下行、資源不平衡、師資不足"等痛點,公司總結多年實踐經驗,提出"15354"航天科技方案——通過整合五方資源,開發航天教具教材實驗室3大科學載體, 全面賦能學校教育。截至2021年7月,公司簽訂科普服務合同400多萬份,服務農村兒童7000餘人,教育訓練農村教師100餘人,疫情期間堅持為兒童提供公益科普服務一線防疫人員300小時以上。公司已走上聯合國舞台,分享在中國開展航空航天科研工作的經驗,通過中央電視台新聞、聯盟中央等主流媒體聯合報道,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藍色探索者正在利用一流的航空航天科學體系,打造一個紮根于農村、輻射全國的航空航天科學教育品牌。

9項一等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第七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江蘇省賽中再創佳績

項目名稱:夢立方 - 幫助孤兒心理教育的創新幫助模式

組: 青年紅夢之旅公益團

項目成員:胡一涵、王哲、徐元元、劉思佳、王靜、張一浩、陳冰、甘璐、郭震、趙毅茹、王樂志、王曉曦、蔣輝、郭奇凡

導師:奧山、周兆生

針對孤兒面臨的情感封閉、學業困難和缺乏理想的事實,筆者提出了"154模式",即依靠1所學校"夢立方"的長期項目團隊,為政府機構、團體組織、公益機構、中國小開展事實孤兒幫助需求研究, 為高校招收教育訓練大學生志願服務,在5個方面,按需個性化提供4項服務:情感陪伴、學術支援、志向上司、勵志宣傳。該項目通過學校的長期項目資金、專項資金、社會公益支援、模範課程公益銷售等形式,保持項目正常運作,并不斷擴大規模。

全省賽勝項目現狀

9項一等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第七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江蘇省賽中再創佳績

免責聲明:文章和圖檔轉載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版權歸原作者和原産地所有,發送的内容不代表平台的立場。人民财産觀察後聯系郵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