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所有人都以為,這隻是一場再普通不過的大雨;直到後來,當人們反應過來的時候,它已經演變成一場災難。
國慶期間,山西出現大範圍強降雨,太原、陽泉、臨汾、長治、呂梁、晉中大部分地區突破曆史降雨紀錄,山西多地随之出現内澇、滑坡、洪水等地質災害,目前已造成人員傷亡。
一顆熱心腸,溫暖了故鄉的人
李鵬飛,平安人壽山西分公司展服一室十六處四課業務員,一個年輕樸實的山西小夥子。當過兵,退役之後幫助群眾的習慣沒改,于2020年志願加入山西藍天救援隊。
一年來,他與隊友參與過多次公益救援行動。在冬夜寒冷的深山裡,搜尋留下遺書離家出走的丈夫;放棄與家人團圓的春節,在冰冷的河面打撈不慎落水的女孩;連夜往返多地沿途尋找走失的智障老人……
“沒辦法,我從小就熱心腸,喜歡幫助别人。我們每完成一個任務,就意味着挽救了一個生命。任務完不成,我于心不忍;任務完成了,我更加堅定。”
河南暴雨時,李鵬飛報名參與救援,但因為家裡突發狀況,沒能去成,成為了他心裡的一個遺憾。這次山西遭遇災情,李鵬飛來不及與家人好好告别,便跟随救援隊緊急踏上了救災的路途。
再艱難、再危險的事,也總有人去做。
“我們山西這個地方土山多,持續性降雨特别容易引發地質災害,為了保護父老鄉親的生命安全免受威脅,我必須上!”李鵬飛那顆熱心腸,在一次又一次的公益志願服務中,溫暖了故鄉人的心。
跋山涉水,生命救援不停歇
山西暴雨期間,李鵬飛和隊友日夜兼程,輾轉多地受災一線,抗洪救災、嚴守人民生命的防線。暴雨來襲,省會太原首當其沖,城市内澇嚴重。李鵬飛和隊友前往重災區,在1.5米的深水中安全轉移市民,解救被困車輛,開展排澇工作。
随着災情日益加劇,救援任務難度更新。10月5号,山西清徐縣境内烏馬河發生決堤,李鵬飛和隊友連夜趕赴受災村莊,連續工作至第二天淩晨,才完成了安全轉移村民的任務。李鵬飛回憶道:“我們剛進村的時候,積水還不多,但随着河水決堤倒灌,水位迅速上漲,水深達到了三五十公分,車輛已經無法通行,人員轉移隻能在水中進行,舉目望去一片汪洋。”
與清徐相比,孝義汾河段決堤形勢更為嚴峻,共出現五個決堤口,需要大量人力進行封堵。
“我們到達現場的時候,前期築起的堤壩已全部沖垮,前方是大片泥潭,我們隻能先修路,再對決堤口進行填充、加強。”
在孝義的工作剛剛進行了兩天,129公裡開外的長治武鄉縣,一個偏遠山村因長期降雨發生山體滑坡,道路沖毀嚴重,村民被困其中。李鵬飛和隊友又緊急轉移至武鄉,對被困村民進行救援,他與30位隊友徒步12公裡,繞過20米深斷崖,爬過橫亘道路的山石,前往村莊解救受困者。
從出動執行任務以來,李鵬飛和他的隊友一直沒有停歇。“時間不等人啊,但有人在等我們。”李鵬飛是在與時間賽跑,他跋山涉水,跋的是故鄉坍塌的土山,涉的是故鄉決堤的洪水,救的是故鄉人民在災難中對生的希望。下一站,他們将前往内澇嚴重的運城稷山,開展下一輪的救援工作。
“死也要死在家裡”
在群衆疏散轉移的過程中,李鵬飛也遇到了棘手的問題。在水位還沒上漲的時候,很多村民對于轉移工作不了解,言辭激烈,态度也很不友好,李鵬飛和隊友便挨家挨戶敲門勸說。其中有一位89歲的老人,剛做完手術,還躺在床上插着呼吸管。當李鵬飛一行到了他們家裡進行勸說時,家屬們态度很堅決,就是不願意離開家。在持續不斷的交流當中,老人也似乎漸漸明白了是怎麼一回事,想說話卻又說不出口,隻能無助的含淚望着親人。
李鵬飛和隊友想到,即使做通了家屬的說服,實作轉移也很困難。老人現在離不了呼吸管,但呼吸機太大又移動不了。于是他們聯系當地村委會,緊急協調了一輛救護車趕過來。家屬的情緒依然很激動,可能是心疼80多歲的老母,年紀這麼大了還要受這樣的罪,也可能是擔心在轉移過程中發生意外,萬一老人沒了,那就是一輩子的遺憾。
“我們死也要死在家裡!”李鵬飛聽到這句話,心裡感到異常心酸。他再三表示會保證老人的安全,終于在經過長達幾個小時的溝通之後,于當天淩晨3點對老人一家進行了特殊轉移。
這樣的狀況不是特例,受災的村莊裡大部分都是六七十歲的留守老人,最年輕的也有40來歲。他們一輩子都生活在這裡,從未離開過。這裡有他們的田地、他們的牛羊、他們的家園……為了保住性命而失去一切的抉擇,并沒有那麼好做。也許我們會認為他們思想古闆,但當我們看到那一張張遍布皺紋蒼老的面龐、那一雙雙眼窩深陷盡顯滄桑的眼睛,看到他們背對故土被迫轉移的絕望、他們留戀家園不舍離去的落寞,我們又怎能不了解、不體恤他們的執拗與無助呢?
“上了年紀的老人,都不願意離開自己的家。因為沒了家,他們就什麼都沒有了。”李鵬飛深有感觸的說。我們總以為意外和危險離我們很遠,但是災害一旦發生,便不可預期、不可控制。人在大自然的面前是渺小脆弱的,卻也是強大而團結的。
天災無情,人有情。身處救災一線的李鵬飛,看着受災群衆投來的渴望的眼神、吃着他們送來的熱乎可口的飯菜,這些都成為了他心中源源不斷的力量。
救援在繼續,傳遞大愛在進行
李鵬飛的每次救援行動,從接到任務到打包出發,都是說走就走。為了不讓母親擔心,他告訴家人,這一次隻是簡單的送一些物資,并不前往受災一線。他面對生命無比尊重、敬畏和誠實,卻将唯一的謊言留給了母親。
生命救援仍在繼續,傳遞大愛仍在進行。讓我們緻敬每一位在災難面前無私奉獻的英雄兒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