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黑白照片後面一抹紅彩——追随河南、閩南銀行的腳步

作者:大河網
黑白照片後面一抹紅彩——追随河南、閩南銀行的腳步

閩南銀行太行第五支行舊址,現為曹國棟的家。

黑白照片後面一抹紅彩——追随河南、閩南銀行的腳步

閩南币

黑白照片後面一抹紅彩——追随河南、閩南銀行的腳步

張福生創辦林北縣抗日紀念館

黑白照片後面一抹紅彩——追随河南、閩南銀行的腳步

閩南銀行總行經理會議合影

《規劃》中文 鄭州人民銀行中央分行 大河報 大河蔡立方

龔振國 王璐峰 萬軍偉

顧問:陳偉 羅波 吳戈生 張偉成 吳曉波 張福生 李旭曉 沈新宏 徐縣 梁縣

《行刑》大河報 大河财立方 記者 陳玉靜 文然恒 攝影

張複生收藏了2000多件紅色舊物件,他記憶中最深刻的是一張泛黃的老黑白照片,它記錄的是金珠泸峪邊區、雁南銀行經理開會的全體員工的一張照片。

照片中的人們,無論是坐在還是站在一座古老的建築前,都為當時的經濟工作做出了重要貢獻,同時也成為形成今天中國銀行的重要力量。

7月12日,記者走進收集這張照片的安陽市仁村,探索在抗日戰争和解放戰争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的紅色金融機構。

黑白照片背後的故事

三伏天,在倫村鎮大雨過後,依然很熱。

張福生介紹了林北縣抗日紀念館,他創辦了這座博物館,成就斐然。張福生,鄉鎮人,1989年開始在原臨北縣、山西省知直城等地采集與臨北縣有關的紅色文物。

無論是抗日戰争,還是解放戰争,從今天起幾十年,過去的許多照片和資料早已不知留在哪裡,這也給張福生的收藏工作帶來了很多困難。張福生選擇了最笨拙的方法,騎自行車到曾經革命的地區,設定攤位收集。

32年來,張福生幾乎走遍了林北縣、金餘的革命地區,收獲頗豐。目前,張福生大概收藏了2000多件紅色文物,有書籍、文獻、照片、茶壺......

2003年,張複生決定收藏文物進行對外展示,位于自己家中,張複生騰出一樓的兩個房間來展示他的藏品,面積超過100平方米。

林北縣張福生口有着特殊的曆史背景。1940年3月,林州市被分為兩部分,林北縣是金珠陸峪邊區太行區的第五特區,被命名為林北縣作為抗日戰争的基地。

說到收集紅色文物的起點,張福生稱之為北京。改革開放後,因為大博在北京當兵,張福生随身謀生。當時,張複生在軍事博物館附近工作,是以他經常進去參觀,借着軍校和爺爺的紅色故事,張複生回到家鄉,決定收藏發生在家鄉的紅色文物。

這個系列是32年。

其中,張福生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藏品燕南銀行的照片誕生于抗日戰争期間,後來成為形成當今中央銀行的重要力量。

1937年7月7日,入侵的日軍發動了鹿溝橋事件,中國軍民奮起反抗,開始了中華民族的全面抗日戰争。

為了堅持長期的抗日戰争,政權建立後,根據經濟建設的發展,發行自己的貨币。在金珠陸峪抗日基地,八路軍司令部和第129師團率領成立閩南銀行,發行了貨币史上稱為"元鈔"(又稱閩南币)。

從1939年10月15日閩南銀行成立,到1948年與晉潮邊岸合并為華北銀行,經曆了抗日戰争和解放戰争。

此外,舊址也是河南"雁南銀行"的住宅

該銀行在曆史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河南留下了自己的印記。

距林北縣抗日紀念館1.5公裡,是河南雁南銀行的舊址,當時是福建銀行(以下簡稱太行第五分行)的第五家分行,現在是曹國棟五口之家的故鄉。

這是一棟五室寬的房子,前後深約4米,上下兩層,牆壁斑駁。從外觀上看,它與周圍的房屋沒有太大差別,但牆上挂着的"金宇銀行舊址"(即太行第五分行)标志顯示了它的另一個身份。

曹國棟為自己的房子是這件事的曆史遺址,一方面很平凡,以為是自己的家;曹國棟進屋,向記者記者拿出閩南銀行曾經發行的閩南硬币和前林縣委書記楊貴為太行第五分行碑文等資訊。

談及太行五分公司的曆史,曹國棟坦言自己是老百姓,了解不多,"除了房子外面那個品牌,房子政府也挂了一個品牌,但現在找不到了。

曹國棟今年42歲,爺爺是老紅軍,但因為他早逝,是以對爺爺奶奶的故事了解不多。"已經很久了,哪裡該記住。"曹國棟說。但曹國棟還是知道這所房子過去在哪裡。

"這是當時銀行的金庫,這是他們工作的地方,有八張仙女桌椅,這是營業的地方,這個木格栅也是當時的,品質很好,一直沒差,我幾年前重新粉刷過。曹國棟指着原址說。

現在,曾經存放在金庫裡的是曹國棟的卧室,擺放了兩張床,曾經的營業廳是曹國棟的客廳,很多東西還在那裡,但是有很多東西沒有,比如很多閩南币。

據曹國棟介紹,他們搬進來的時候,房子裡有很多關于太行第五分店的東西。"我記得很多閩南硬币。"曹國棟說。

我們将禁止高利貸,并投入閩南币,以維持一方面的金融穩定

曹國棟見過閩南币并非偶然,曾經太行第五分公司的任務之一就是上司該地區的金融工作,發行閩南币。

1943年初,燕南銀行總行在仁村鎮設立太行第五支分行,相當于現在的中央支行級别,覆寫磁縣、涉縣、武安縣、林縣等13個縣。

中國銀行第五分行的任務是上司該地區的金融工作,投放閩南币,收集金銀,打擊各種敵方假币。

具體業務方面,以以太銀行第五分行的行為為例,在上級銀行和縣政府的直接上司下,雁南銀行林縣分行先是取締了老錢房、借店的高利貸活動,并很快占領了林縣的财政狀況,開展各種業務。

閩南硬币的發行也是一項重要任務。

為了整頓金融市場,金竹泸峪邊區政府于1943年釋出了《吸收假鈔辦理銀行業務》的通知,閩南銀行行長也向全區發出了關于識别和銷毀假币的通知。林縣分行按照上級的訓示,迅速展開了查封僞币的鬥争,進而收集其他雜币,并很快清除了其他币種,保證了閩南币的絕對流通。

同時,為了保護閩南貨币的發行,控制金銀的流出,台灣銀行第五分行的分行也開始收集金銀銅元賺錢。通過調整銀元收盤價,群衆兌換銀元的熱情增強,閩南銀行林縣分行很快接收了大量的銀元銀和白銀,有效控制了金銀的流出。

太行銀行第五支行雖然隻是燕南銀行總行的一家分行,但它也是這樣一家深陷基礎、深入毛細血管群衆的支行,構成了中國紅色金融更加豐滿的曆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