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香港選秀歌手不識李克勤,有人隻想表白周深,粵語歌壇已死?

作者:華語樂談

在最近播出的香港TVB歌唱才藝節目《夢之傳奇》中,身為重量級導師的李克勤,怎麼沒想到會遇到沒人尴尬。那些在00之後的球員,有的說自己不認識他,有的表達了印象,但叫不出名字

香港選秀歌手不識李克勤,有人隻想表白周深,粵語歌壇已死?
香港選秀歌手不識李克勤,有人隻想表白周深,粵語歌壇已死?

不,李克勤雖然不年輕,但好壞都是在香港樂壇上擁有強勢和地位的知名歌手,擁有"第五天王"的美譽,留下了《紅日》、《月光之歌》、《花信使》等經典代表作,而他一直是歌唱界和常青樹, 而且沒有退休太早,這些香港的年輕人對泰山那麼瞎了嗎?

香港選秀歌手不識李克勤,有人隻想表白周深,粵語歌壇已死?

那個給李可琴打電話的女孩一定認識他,但在她眼裡,似乎李可琴隻是他的偶像周神的搭檔。

香港選秀歌手不識李克勤,有人隻想表白周深,粵語歌壇已死?

令人驚訝的是,這些女孩並不是低價值,看起來根本不像十四五歲,像20歲的女孩。雖然這些孩子還小,但青年不代表未來嗎?可以看出,粵語音樂在香港的影響力已經一代相傳。

香港選秀歌手不識李克勤,有人隻想表白周深,粵語歌壇已死?

回首往事,從197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香港粵語音樂界經曆了一段輝煌的時期。

首先,徐冠傑首先用白色俚語創作流行歌曲,成為粵語歌曲的祖先,改變了香港流行文化中英語歌曲的主流。顧家輝、黃琦等大師不斷創作經典,徐曉峰、羅文、林子祥、陳倪、王明輝、葉振輝等歌手,支撐着香港音樂流行風潮的第一波;

香港選秀歌手不識李克勤,有人隻想表白周深,粵語歌壇已死?

随後譚張梅辰緊随其後,各種人氣頒獎典禮進行推介,上演屬于80年代第二波人氣巅峰;

香港選秀歌手不識李克勤,有人隻想表白周深,粵語歌壇已死?

然後到了1990年代第三波的巅峰,以四王為代表的香港音樂巨星,将香港流行偶像文化演繹推向極緻;

香港選秀歌手不識李克勤,有人隻想表白周深,粵語歌壇已死?

而進入21世紀,粵語音樂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走向衰落。

被譽為"天王終結者"的謝益豐帶着一首中文歌曲《謝謝你的愛1999》走出香港;出國多年的"新一代歌神"陳一勳帶着一首國歌《十年》進入大陸;而香港樂壇最後一位女歌手容祖爾,也被内地歌迷稱為一首中文歌曲《有翅膀的女孩》。

香港選秀歌手不識李克勤,有人隻想表白周深,粵語歌壇已死?

還在香港唱粵語歌曲的年輕歌手,不僅在香港以外不為人知,在香港甚至都不為人所知,每次頒獎典禮上隻有陳雨勳、榮祖爾或李克勤。

香港選秀歌手不識李克勤,有人隻想表白周深,粵語歌壇已死?

10年來,随着内地各種音樂品種和音樂人才的盛開,港台歌手紛紛湧向内地發展。既有像李克勤這樣的老牌歌手,也有不少有音樂夢想的年輕人。

老歌手通常選擇在音樂綜藝上競争或擔任導師,如李克勤曾參加過《我是歌手》、《蒙面歌王》、《我們的歌》等節目,可以說是迎來了他職業生涯的第二個春天。

香港選秀歌手不識李克勤,有人隻想表白周深,粵語歌壇已死?

香港青年歌手來内地參加選秀,如陳樂基的一支樂隊,參加《中國好嗓子》,流行金歌《說話與破》的原唱家陳永軒也參加了好聲音,簽約皇帝5年許景雲,參加《創造101》......這就是已經完成的工作,更不用說首次亮相的歌手了。

香港選秀歌手不識李克勤,有人隻想表白周深,粵語歌壇已死?

最值得注意的是,鄧子琪,現在是90後唯一的女歌手,也從香港跑到大陸參加《我是歌手》和大紅紫,之後她的人氣幾乎"背叛"了粵語音樂界,一個心靈在内地發展起來。

香港選秀歌手不識李克勤,有人隻想表白周深,粵語歌壇已死?

由此可見,内地娛樂圈,就像1990年代的港台娛樂圈一樣,是歌手和藝人向往的最前沿,是影迷們關注的娛樂基地。年輕人,包括香港的年輕人,也在關注大陸的多樣性和明星。例如,輝煌餘的實體專輯在台灣暢銷,文章開頭癡迷于周神而無視李克勤的香港女孩就是明顯的例子。

音樂舞台上已經很多年沒有粵語歌曲了,現在我們還在聽唱粵語歌曲,基本上就是那些1980年代、1990年代的經典老歌,比如《千歌》、《海天》、《生命是什麼》、《紅日》、《深秋之戀》等等。

香港選秀歌手不識李克勤,有人隻想表白周深,粵語歌壇已死?

多年來,香港音樂界不少人一直呼籲拯救廣東音樂界,但沒有用。這種下降已經持續了20多年,可能永遠不會回到天空中。也許有一天,粵語會從流行音樂中退出,回歸到一種普通的方言。

有人說,不要說拯救粵語音樂舞台,甚至整個中國音樂舞台,都救不了。

這說明人們無法與之争辯。繁榮的是香港音樂界,現在是大陸音樂界熱鬧非凡。但當黃家璇說"香港沒有音樂,隻有娛樂圈"時,放到現在的内地音樂和中國音樂舞台上也适用。

香港選秀歌手不識李克勤,有人隻想表白周深,粵語歌壇已死?

那麼,粵語音樂界興衰的命運,最終會在整個中國樂壇重演嗎?

<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