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國新聞社烏魯木齊9月29日,片名:台灣資深媒體人黃志賢:"新疆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作者 郭繼鵬
"我來新疆是為了秋天,這是早先的協定,就像是發自内心的電話。金秋節那天,台灣資深媒體人黃志賢開啟了今年第二次新疆之行。
"新疆的每一個地方,一切都非常令人驚訝和感動,"黃志賢周二在他的酒店告訴中國新聞社和其他媒體記者。我認為新疆的發展水準與其他省區中國大陸沒有什麼不同。"
針對新疆棉花種植的所謂"強迫勞動",黃志賢說她會去新疆查真相,"我想看看,我必須,然後很遠的地方我必須跑,我想去(新疆農田)看看。"
4月,黃志賢專程前往新疆阿克蘇,與當地棉農一起體驗全自動機械棉。"我在棉花田裡看到,那裡隻有兩台播種機在工作,兩名技術人員在駕駛室裡操作,當他們設定好時,播種機開始自動工作。她還特意坐在其中一台播種機上,體驗了機械化棉花,"我沒有'無證駕駛',機器(自我)在旅途中,無人駕駛機器播種。從頭到尾,隻有兩個技師和機器,還有"老闆"(棉農),我問老闆:勞工在哪裡?他告訴我,沒有勞工,因為機器便宜又快。"
今天,新疆迎來了棉花豐收季,黃志賢即将再次進入新疆棉田。"這次我在新疆的一片棉田裡看到了一個大型采棉工。當這些機器通過時,一大塊棉花很容易被裝進口袋。同樣,這次她走進了采棉機的駕駛室,看看機器是如何采摘棉花的。
從她29日在社交平台上釋出的視訊"我在新疆采摘棉花"可以看出,大型采棉者正在采摘與新疆棉農生活相關的棉花。"在新疆種棉花真的很好,我非常高興,"穆巴萊克和棉農梅爾森說,他們通過視訊與台灣觀衆分享了"新疆種植棉花的感覺"。
第二次,黃志賢還專程通路了新疆一家美國認可的光伏公司,"我在那家工廠看到,一支300多名員工的團隊,基本上坐在電腦前上班,都是技術勞工。黃女士說,她了解到員工每年基本賺10萬元,工廠有食堂和員工較高價的電梯大廈。為了友善員工的休閑生活,他們還特意将較高價的電梯大廈搬進了城市。這樣的企業,當地的人都争先恐後地去裡面上班,哪裡要強迫勞動。"
她特别提到自己第一次來新疆,具體來看烏魯木齊的地鐵,"我曾經被朋友問過,新疆人騎駱駝?現在我可以告訴他們,烏魯木齊地鐵建得很漂亮,地鐵、高速公路、全街标志都是雙語的,這是少數民族語言的尊重。太陽底下有這樣的"文化滅絕"嗎?"黃志賢說。
黃還通路了新疆的幾所農村學校。"即使在偏遠的村莊,新疆也有豐富的教師,"她告訴記者。我上了一所國小,有40多名學生和20名教師,雙語教學,而且是免費的。在新疆的學校裡,我看到少數民族的孩子學習跳舞,學習自己的語言。新疆多年來堅持雙語教學,保護新疆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搭建民族交流橋梁。"
"我在美國上大學,是以我知道美國人的思維方式,"黃說。他們不能接受中國通過自身的和平發展而強大,想盡一切可能遏制中國的發展,而新疆是中國東西方交流的門戶,也是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共存,是以美國要搞亂新疆,是以要打壓中國。但是,新疆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讓人民幸福,讓社會穩定,就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