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件事,就連黃智賢都看到了!

作者:風雲銳評

最近台灣知名主持人黃智賢近期發表了一番感想,她的言論一經發表後,迅速在網絡上引發熱議。根據多年的觀察,她非常精準地指出:“在中國大陸,那些默默奉獻的農民、辛勤勞動的農民工、穿梭于城市間的外賣小哥、街頭擺攤的小販、揮灑汗水的碼頭勞工、載客穿行的計程車司機等,他們對國家的熱愛之情深厚無比,他們展現出的愛國精神和力量令人肅然起敬!”她的這番言論不僅僅引起了廣大網友的共鳴,也引發了我的反思,按照正常情況來說,愛國主義是每一個公民自發的心理,但是為什麼都是這些身處底層的人士才具備這種崇高的愛國情懷呢?這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呢?

這件事,就連黃智賢都看到了!

我相信大家都知道,愛國主義是一種極其純樸的感情,這是發自内心的感情,也是一種濃厚的家國情懷。在所有底層人的認知中,之是以他們對自己的國家無比熱愛,之是以他們對自己的祖國飽含深情,不僅是有着現實原因,也是有着深刻的曆史背景的。那麼我們今天就針對這個問題,再談一下我個人的感想,其實在我看來,主要由以下幾個原因決定的。

這件事,就連黃智賢都看到了!

一、窮人愛國是一種現實的選擇

就當今社會而言,有的人說,隻有“窮人才愛國”或者說“窮人更愛國”,這是一個事實,不僅是大陸,在世界上其他國家也有相似的情況出現。相對于一些富人來說,窮人沒有資格也沒有實力移民,去改變自己的國籍,而一些富人卻可以在全世界任意變更自己的國籍。從根本上來看,祖國的安全與穩定與窮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一旦祖國出現了危機,所有的窮人的生存都會面臨重大的威脅。在這種情況之下,其實所有的窮人跟國家是緊緊捆綁在一起的。但是對于富人來說,一旦國家發生危險時,他還有另一個選擇,那就是選擇到國外生活。我們比如說俄烏沖突初期,這種現象非常的明顯,也是符合現實邏輯的。

這件事,就連黃智賢都看到了!

從另一方面來講,窮人容易滿足,知道感恩。國家每年大量的政策都是向底層人員傾斜,目的是為了減小社會貧富差距,雖然收效甚微,但是國家一直在努力做這件事。這也讓很多底層老百姓對國家有了一種期待,進而也激發了老百姓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反觀一些富人群體來說,他們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擁有了巨額的财富和權力地位,為了拼命保住現有的财富,他們就會想盡方法來進一步增大貧富差距,這就與國家的初衷相違背,也就會受到相應的限制或者成為被打擊的對象。大家都清楚,如果讓社會貧富差距減小,讓國家更加和諧穩定,隻有增加窮的财富。而這些财富從哪裡來?畢竟社會的總體财富是有限的,是以隻有讓富人的财富減少,這樣才能達到平衡。但是我們想一想,如果這樣做的話,那些富人能夠心甘情願麼?是以說,愛國是一種現實的選擇。

這件事,就連黃智賢都看到了!

二、愛國是發自内心的情感

大家要知道,愛國絕不是一個口号,而是一種濃厚情感,是一種發自内心的情感。每當看到運動健兒為國争光、國歌響起時,我相信每一個人尤其是在現場的國人心中都激動無比,這就是一種愛國的情感。當我們看到祖國在國際上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時,面對這種現象我們發自内心的憤怒,這是一種愛國的情感。當我們看到祖國遇到災害時,大家衆志成城、齊心協力共度難關,同樣也是一種愛國的情感;當我們的祖國遭受外來侵略時,我們拿起武器保家衛國,這更是一種愛國的情感。而以上這些情感都是發自内心的,是每一個中國人本能的反應,是不需要言語來說明的。但是不管如何,這其中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沒有損害自己的利益。

這件事,就連黃智賢都看到了!

我們舉一個例子,在抗戰時期,大陸遭受了外敵入侵,很多仁人志士奮起反抗,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曆史贊歌。但是在那個時代,同樣也有一些人,為了自己的個人利益,而心甘情願的充當漢奸和賣國賊。其實在他們的心裡,利字當頭,為了實作自己的個人利益,可以做出任何事情,甚至會做出傷害國人和違背祖宗的事情。這種人說白了他們是沒有情感的,至少這些人對國家是沒有多少感情的,隻是一些投機分子的表現。其實不僅是在抗戰時期,随着經濟建設的發展,在當下也有很多人口中高談愛國,但實際上卻幹着一些損害祖國形象,損害人民群衆利益的事情。比如某些人打着強國的名義,大肆宣揚西方“先進”思想,其實說白了,他們的背後都是有着不少域外勢力的影子,是為資本站台賣吆喝的行為。

這件事,就連黃智賢都看到了!

三、愛國是個人命運的選擇

古時候有一句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也就是說,我們所有的一切都是國家給的,如果沒有強大的祖國,我們什麼都不是。窮人隻有腳下的一畝三分地,窮人的命運和國家的興衰是緊緊綁在一起的;一旦國破了,家就沒了,無論如何,他們都隻有拿起武器來保衛自己的祖國,保衛自己的家園。他們沒有任何的退路,退一步就是家破人亡。但是對于很多富人來說,他們認為自己的一切都是通過自己的聰明才智擷取的,與國家關系不大。因為他們不僅能夠在自己國家賺錢,也能夠在别的國家賺錢,他們自以為自己的成就不是國家給予的。是以他們對國家的感情并不重,甚至在受到一些限制和打擊之時,他們甚至反過來會怨恨自己的祖國。

這件事,就連黃智賢都看到了!

但是他們忘記了一個道理,隻有強大的祖國,才能夠保障好每一個國人的權益,你所謂的努力,其實都建立在國家的信用之上。比如我們前面說過的法國阿爾斯通高管皮耶魯的故事,比如華為孟晚舟事件。如果沒有強大的祖國,你再努力都是白費,因為在這個世界上,并不是我們想象的那麼公平與公正,在霸權面前,什麼公平,什麼合理,什麼法治都顯得非常的可笑。在無情的掠奪面前,個人的努力也就顯得沒有任何意義了。是以說,隻有讓他們明白了這個道理,他們才能夠從個人命運選擇出發,對祖國産生高度的認同和濃厚的情感,這是有一定前提的。

這件事,就連黃智賢都看到了!

四、愛國是傳統文化的堅守

自古以來,大陸深受儒家文化影響,一直把忠君愛國理念刻在了我們的骨子裡。在古代,不管是富人還是窮人,除了一些個别的例外,大多數都是愛國的。戰國時有屈原因為國破,悲而投入汨羅江;有嶽母刺字精忠報國。通過幾千年的道德教育,愛國的傳統文化觀念已經滲透到每一個炎黃子孫的血液裡,這是世界上其他國家所不能比拟的。縱觀大陸上下五千年的發展史,曆朝曆代都以儒家文化為尊,形成了統一的愛國主義傳統文化。在這種文化的熏陶之下,曆史上也湧現出了一大批愛國志士和民族英雄,也正是這種文化觀念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前赴後繼地為了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運而不斷抗争。

這件事,就連黃智賢都看到了!

是以,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愛國做為大陸一種優秀傳統文化,必須予以堅守。近些年來,受西方文化的影響,愛國這個詞突然有了一些新的歧義。有的人說,國家愛我,我才能夠愛國家;也有的人說,面對國外的挑釁時,我們不堅決的打回去,就是不愛國;也有的人說,愛國就是堅決抵制一切國外的東西。其實這種心情我們可以了解,但是有的做法不可取。傳統文化講韬光養晦,更講權衡利弊。對于愛國來說,本身是一種純粹的情感,并不是一種交易,我們要知道先有國,才有家,不能拿自己個人的得失來與國家利益讨價還價,也不能因為自己的樸素的愛國主義情感而傷害了别人的情感。

這件事,就連黃智賢都看到了!

随着社會的不斷發展,西方思想觀念也開始慢慢侵蝕人們的思想。在這種情況下,目前社會已經把“笑貧不笑娼”、“越富越光榮”當作一種榮譽,當成一種資本來炫耀。在這種社會價值觀體系裡,“窮人”是比漢奸、騙子、強盜還要令人鄙視的名詞。在我看來,愛國情懷不應該成為窮人的專利,更不應該成為窮人心裡唯一的自信情感和支柱。近些年國家提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傳統文化,就是為了維護一個風清氣正的社會環境,畢竟萬衆一心,同舟共濟才能更好更快的度過難關。

這件事,就連黃智賢都看到了!

如何能夠讓全體國人都擁有一樣的價值觀,如何把愛國主義情懷刻入每一個人的骨子裡,不僅僅是教育的問題,家庭的問題,其實更為重要的是社會的問題。對于一些富人來說,如果能夠把他們的同國家的命運緊緊捆綁在一起,控制住資本,就等于控制了他的命門,就可以有效的控制一些富人的其他選擇,進而把全部身心投入到保衛祖國、建設祖國的偉大事業中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