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生存競技遊戲後起之秀《堡壘之夜》幀數實測

<b>生存競技遊戲的生命</b>

生存競技遊戲後起之秀《堡壘之夜》幀數實測

當天最熱門的生存遊戲是《絕地求生:大逃亡》,但在Twich上,另一款更休閑、更花哨的生存競技遊戲《堡壘之夜》有超越《絕地求生》的趨勢。在《要塞之夜》人氣的背後,也有不少玩家說遊戲玩法抄襲了《絕地求生》。而提到遊戲類型,《絕地求生:大逃殺》并不是第一個,很多玩家可能會認為大逃亡是來自《H1Z1》或《武裝突襲3》的一個MOD,其實甚至在我們上國小的時候,也存在着生存競争的影子。

生存競技遊戲後起之秀《堡壘之夜》幀數實測

我們知道,生存競技遊戲的設定是100多人的近戰,生存到最後一個勝利,早在2000年,這個設定就與日本導演高彥光春的争議作品《大逃亡》一起出現在銀幕上,在影片中,一班國中生被随機安置在荒島上, 每個學生都裝備了不同的武器,還包括男主用的蓋子,讓遊戲最終演變成一個平鍋。這些學生在荒島上唯一的任務就是殺死所有其他以前的同學,直到最後一個同學。

究其原因,是所有學生活動都會在電視上直播,作為統治者防止人分裂的手段,畢竟沒有人願意被選中參加這場殘酷的鬥争,但這種設定和規則讓我們想起了另一部電影《饑餓遊戲》。

生存競技遊戲後起之秀《堡壘之夜》幀數實測

2012年,《饑餓遊戲》使用了同樣的設定,但作品并沒有表現出太多的絕望,這使得它更容易被粉絲接受。同年,生存模拟遊戲"DayZ"出現了生存競賽MOD,而可玩的"Minecraft"也出現在了饑餓遊戲MOD中,此時,玩家也知道,原來生存競賽真的可以以遊戲的形式表現出來。

生存競技遊戲後起之秀《堡壘之夜》幀數實測

然後是Arma3 MOD和H1Z1:殺戮之王的火。可以說,電影《大逃亡》創造了生存競争的概念,《饑餓遊戲》催生了生存競技遊戲化的發展,而《Arma3》和《H1Z1》讓更多的人知道了這個遊戲的主題,最後,《絕地求生》和《堡壘之夜》的生存模式是生存題材和最廣泛、最成熟的成品。當然篇幅有限,還有很多如《花園大戰》和《俠遊》和《手遊》等無數類似的遊戲作者都沒有提到,如果你對玩家感興趣,筆者還可以收集更多的資訊,為你服務更完整、更詳細的競技遊戲開發曆史。

<b>獨特的"堡壘之夜"</b>

生存競技遊戲後起之秀《堡壘之夜》幀數實測

我們今天正在測試的"堡壘之夜"逃生模式繼承了《絕地求生》的大部分設定,其風格更卡通化,通過收集材料建立掩體的靈活性之間有所不同。

可以說,在遇到玩家的矮小士兵時,絕地求生對于通過聆聽位置來預測敵人的方向和前進目标非常重要,彈道學的控制直接決定了它是否能夠在與敵人的遭遇中幸存下來;除了正常步槍,火箭發射器甚至陷阱之外,還考慮了擊敗敵人的手段。

另外,《絕地求生》作為一款更加逼真的遊戲,在戰鬥中隐藏自己就顯得尤為重要,尤其是在最後的圈子裡,誰能成為一名優秀的"伏地魔",誰就擁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間,而在《要塞之夜》中,或者因為建築的存在,玩家的移動顯然要大得多,甚至我們可以打破建築來獲得裡面的武器, 是以被敵人發現的機率要大得多,筆者并不是說老陰在這裡沒有生存的餘地,而是不像絕地武士那樣的生存往往有奇怪的效果。

生存競技遊戲後起之秀《堡壘之夜》幀數實測

我們知道,這兩款遊戲歸根結底還是射擊遊戲,是以射擊感直接影響玩家的遊戲體驗,在《絕地求生》中,射擊技巧尤為重要,敵人的距離判斷、彈道落預測和槍口連續射擊的節拍,我們都需要記住要提高精度;但如何靈活運用更多武器的範疇來完成有效殺傷。

更重要的是,《堡壘之夜》并不是後來者,早在雞肉遊戲出現之前,它就以生存遊戲的形式出現,"吃雞"隻是其玩法的一部分,是以這兩款遊戲雖然有些部分重合,但還是一個不同的觀衆,品質極好的遊戲。

生存競技遊戲後起之秀《堡壘之夜》幀數實測

當然,作為一款奇幻4引擎開發遊戲,它的畫質依然是極好的保護,那麼在這部作品中對顯示卡和處理器的要求并不高,向高畫質開放需要多少記憶體容量,這些都是作者要探讨的問題。

不過,在測試之前,筆者需要向玩家介紹這個測試平台,為了更好的玩顯示卡性能和準确的測試CPU占用率,筆者已經完全更換了測試平台,我們的i7-6900K經過一年多的服役終于可以光榮退役了。

<b>測試平台和測試方法</b>

生存競技遊戲後起之秀《堡壘之夜》幀數實測

首先,在處理器選擇上,由于AMD最近釋出了新的Ryzen2000系列,是以為了盡快趕上"時代",筆者還更換了更頻繁、功能更強大的AMD銳龍2700X處理器,并在測試期間打開微星AfterBurner監控軟體,檢視CPU核心消耗情況。

生存競技遊戲後起之秀《堡壘之夜》幀數實測

而顯示卡部分,為了測試的統一性,筆者選擇了NVIDIA核心AIC Sotai的顯示卡,因為Sotai顯示卡經過超頻後顯示卡性能提升非常大,為了保證評價的通用性,筆者沒有對顯示卡進行任何超頻動作,隻在基礎頻率下進行了測試, 而此次參與測試的顯示卡範圍從搜泰GTX 1080Ti PGF旗艦到入門級的索泰GTX 1050Ti X-Gaming OC,希望能為玩家提供最全面的測試結果。

生存競技遊戲後起之秀《堡壘之夜》幀數實測

此外,為了保證旗艦顯示卡和處理器的穩定輸出,筆者使用了長城的龍1000W電源。在測試時,驅動程式已更新到最新版本的 391.35。

生存競技遊戲後起之秀《堡壘之夜》幀數實測

而螢幕設定部分,筆者選擇了1080P、2K、4K三種分辨率,分别在最高特效下進行測試、垂直同步、幀限等都會影響遊戲幀數的特效已經關閉。

<b>主流1080P分辨率測試</b>

生存競技遊戲後起之秀《堡壘之夜》幀數實測

在主流1080P分辨率下,我們自然不必擔心高端到旗艦的圖形性能,重要的是要看看GTX 1050Ti和GTX 1060的結果。

可以看出,入門級顯示卡GTX 1050Ti在最高特效下的平均幀性能也隻有50幀,是以通過略微降低特效性能,很容易用60幀流暢地運作遊戲,相比之下,甜點級GTX 1060幀接近90幀,最小幀超過60幀, 是以我們不用擔心顯示卡在遊戲中的1080P分辨率性能,但是由于我們測試的顯示卡中記憶體最低也有4G,它是gtX 970和GTX 1060 3G顯示卡,我們需要仔細看看記憶體占用率。

生存競技遊戲後起之秀《堡壘之夜》幀數實測

該圖像顯示了1920x1080最高分辨率效果下的記憶體,記憶體和CPU使用率,可以通過MSI加力燃燒室軟體進行監控。

由于圖中作者使用的顯示卡是GTX 1080Ti,是以顯示卡的使用并不是項目的重點,在下面的記憶體使用中可以看到3G的最大使用量,是以對于2G顯示卡記憶體來說,運作這個遊戲的全部效果會有點硬,而GTX 970和GTX 1060 3G是完全沒有這種壓力的。溫度由于Sotai非公開版的散熱性能強勁,即使運作這款大型遊戲,GPU溫度也隻有66°C,顯示卡過熱頻率自然不用擔心。

而CPU部分,比較用的部分隻有3-4個線程,是以可以推斷出這款遊戲是雙核優化的遊戲,是以如果玩家覺得自己的圖形性能足夠,但遊戲還是卡牌的,可以考慮CPU适當的超頻操作,雙核遊戲對于頻率需求一般會更高。而記憶體部分,因為目前玩家主流安裝的記憶體已經是8G-16G,是以6G的占用一般不會對大多數玩家産生太大影響,但記憶體不足的玩家需要注意遊戲運作時不要打開太多的背景軟體。

<b>2K和4K高分辨率測試</b>

生存競技遊戲後起之秀《堡壘之夜》幀數實測

分辨率高達2K,GTX 1050Ti一直無法流暢運作遊戲,而GTX 1060的幀數不到60幀,是以可以看出,雖然《堡壘之夜》作為一款100人的競技逃生遊戲,但為了讓更多的人流暢化遊戲,将配置的需求降到最低, 但是在2K分辨率下,我們仍然無法使用主流顯示卡來實作穩定的60幀。GtX 1070及以上級别的顯示卡可以成功運作在2K分辨率下超過60幀穩定,至于King GTX 1080Ti是100幀以上,領先優勢很大。

生存競技遊戲後起之秀《堡壘之夜》幀數實測

最後,在終極4K分辨率下,除了GTX 1080Ti的顯示卡之外,其他所有顯示卡都被擊敗了,可以看出,Q版生存遊戲《堡壘之夜》在高分辨率上并不像我們預期的那樣平衡配置要求。

<b>3DM 遊戲硬體通道摘要</b>

生存競技遊戲後起之秀《堡壘之夜》幀數實測

整體來看,這樣将架構與生存競争和完全不同的概念融為一體的遊戲成功吸引了大量玩家,雖然國内由于代理分布原因熱度沒有達到熱度現象水準,但在國外,尤其是Twitch等直播平台已經超過了此前最火的《絕地求生》 而其獨特的美式風格和輕盈的節奏也很容易吸引那些不喜歡競技過高的玩家,但是因為競技性不夠強,重複的遊戲内容能否讓玩家保持足夠新鮮和刺激,也是《要塞之夜》必須面對的問題,當然,如果你不喜歡過于複雜的遊戲系統或者有小夥伴玩黑, 遊戲非常值得體驗,特别是現在遊戲是免費的。

生存競技遊戲後起之秀《堡壘之夜》幀數實測

而回到視訊卡測試部分,我們可以看到,在主流的1080P分辨率下,入門級如GTX 1050Ti顯示卡也可以達到50幀的極緻品質水準,也就是說,适當降低畫質可以讓更多甚至上一代的圖形流暢遊戲, 這比絕地武士生存門檻值低得多。不過,在高分辨率的《堡壘之夜》中顯示卡上的負載還是不容小觑的,尤其是在4K分辨率下,即使是gtX 1080Ti也能達到60幀的最高特效,是以高分屏和高端卡牌玩家仍然需要衡量自己的配置是否能達到4K操作的标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