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五線頻譜
作者: 餘俊
全文相關連結: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TA3MDY3Mg==&mid=2653748412&idx=2&sn=131b63e75a541ffc489d75fc7bdde25a&chksm=bd637c038a14f515b84c928db812f1505a2f61140a3874d2eb204406e995a91c1b981d82e862&mpshare=1&scene=23&srcid=07278PpuJcyZaBZIsXI8WKHX&sharer_sharetime=1632544930148&sharer_shareid=abbd61c7dc0bac
摘錄:
實驗心理學家郭振揚教授已經研究這個問題10年了。
結果顯示,貓媽媽飼養的小貓生活在惡劣的戶外環境中,狩獵是生存的必要技能,是以小貓從小就學會了與母親一起狩獵和捕捉食物。

貓抓住老鼠
人類從小就飼養的小貓生活環境好,食物充足,沒有狩獵教育。即使貓媽媽能打獵,但如果小貓沒有被刻意教殺老鼠,小貓也不會把老鼠當成"死敵"。
至于為什麼我們經常看到貓追逐老鼠,甚至很多挑逗的棍子變成老鼠的樣子,可能與貓追逐移動物體的本能有關。
要知道,貓對移動的物體很敏感,任何移動的物體都會引起它們的興趣,老鼠經常會出現這樣的"移動物體",貓自然會撲向它們。
逗弄貓
其實,就算不是面對老鼠,貓咪也會産生"追逐"的本能。從這個角度來看,"搶"的行為純粹是本能。但另一方面,如果貓把老鼠歸因于果味食物,故意捕捉老鼠,甚至使用各種狩獵技巧,就像湯姆對傑瑞所做的那樣,那麼這是一種常見的後天行為。
行為科學家的發現證明了這樣一種說法,即如果貓在2-7周時與老鼠一起長大,它們不會在成年期殺死同一種類的老鼠,甚至不會認為自己是自己的。如果湯姆從小就和傑瑞住在一起,就不會有這種"抓"的行為。
擴充閱讀:
為什麼狗比貓更人性化,與人類主人更親密?》
摘錄:
那麼,為什麼狗對人類的感情比貓對人類的感情更深,或者更像人呢?從科學上講,它與一種叫做催産素的物質有關。
可愛的小貓
催産素是一種哺乳動物分泌物,是體内的一種激素。衆所周知,當哺乳動物(包括人類)面臨分娩時,催産素會自然分泌,這種激素會促進子宮組織的收縮,加速并協助分娩。研究人員還發現,催産素也是在戀愛的男女之間産生的。如果他們有更多的催産素,他們會在情感上更深層次,更安全,并且不會輕易分手。當催産素的量減少時,他們的感覺逐漸變得冷漠。而這些,其實是哺乳動物進化而來的一種功能。
催産素
研究人員通過比較貓和狗與人類玩耍後催産素水準的升高得出了一些結論。
研究表明,與與主人玩耍之前相比,貓體内催産素的含量增加了12%。另一方面,狗在與主人玩耍後體内的催産素比貓多得多,比玩耍前增加了57%。
換句話說,狗的催産素産量是貓的幾倍。
一般來說,催産素隻有在人類由父母和孩子陪伴的情況下,或者如果夫妻關系親密時,催産素才會增加50%以上。
"抱着貓的後脖子肉,如果捏老虎,它會變好嗎?"
為什麼有些貓咪和其他寵物,它們本來就是好玩的狀态,一旦主人捏了捏後頸肉,馬上就變好了?這種反應被認為是條件反射,它有一個術語叫做"捏誘導的行為抑制"。
首先,我們來看看"捏"這個詞,它會導緻寵物改變自己的行為,那就是它們通常會變得安靜,就好像它們被某種力量所抑制一樣。事實上,不僅是貓,比如老鼠,還有這種"捏誘導行為抑制"的行為。生物學家麻醉了老鼠的脖子,然後捏住它們的後脖子把它們擡起來,結果發現這些動物幾乎沒有"捏誘導的行為抑制"。一旦麻醉劑的影響過去,再次捏住他們的後脖子,他們将立即變得安靜,并受到任何不動的人的擺布。
貓有"捏誘導的行為抑制",因為它們的童年早期環境導緻了這種反應,這是一種條件反射。用脖子後面背着它們的大型動物,成年後的幼崽基本上都有這種條件反射的行為。如果不抱住或捏住嬰兒的脖子,嬰兒就不會有這種在被捏住時停止哭泣的行為。
母貓抱着小貓
然而,人類嬰兒還有另一種行為抑制的表現,那就是他們喜歡被成年人抱着。當媽媽看到孩子哭鬧時,她去抱着他們,而當寶寶在抱着的時候,因為她習慣了媽媽心跳在胎盤裡,再加上寶寶的一部分熟悉了媽媽身體的獨特氣味,他們以為自己是現在媽媽的貼心關注, 然後在受保護的護理中産生安全感,進而停止哭泣行為。這也是後天形成的一種行為抑制。
"大10倍的貓,老虎打誰能赢?"
動物學家研究了諸如小型捕食者之類的受試者,它們傾向于捕食體重小于20公斤的動物,并以小于自身體型的動物為食,而體重超過20公斤的捕食者本身更喜歡殺死比自己身體大得多的動物。是以貓的體重遠遠不到20公斤,是以它們适合捕捉較小的老鼠,這些老鼠經常捕食較大的野牛甚至棕熊。
"我反對針對貓和狗的立法,針對動物的立法從未反映過一個國家的文明水準"
例如,網友"一層秋雨一層涼"消息說:
聖雄甘地說:"一個國家對動物的态度決定了這個國家的道德高度。每一個生命都值得敬畏,伴侶動物保護法的建立是文明進步的展現。
我堅決反對網友的資訊。所謂的聖雄甘地,隻适合生活在南亞次大陸的陌生土地上,是一個真正的意識形态保守派,反對科學,反對一切工業化,國防現代化和外語學習。在抗日戰争期間,甘地還建議他的政府放棄對侵略者的抵抗。對于這樣一個"神聖的男性",我隻能認為他的"道德"一定是不同的。至于他說的"一個國家對動物的态度決定了這個國家的道德高高在上",沒有事實或邏輯。隻能被認為是甘地的自我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