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千億債務壓身,最大“紅頂商人”如何扶大廈将傾于即倒?

千億債務壓身,最大“紅頂商人”如何扶大廈将傾于即倒?

近年來,許多知名民間資本财團,如德龍、明日、環球、安邦、寶恒、海航等,都因為這樣的原因,最終還是冒煙,或者分散重組,安全上岸也小心翼翼地采取行動,公司的未來充滿不确定性。

如今,著名的泛海系統也因其高負債水準而面臨公司曆史上最大的金融危機。兩年前,跨海流動性危機實際上出現了迹象,迫使企業大量出售資産以幫助自己。

據媒體統計,近2年來,泛海系統通過出售資産兌現超過230億元,其中大部分用于償還債務,包括兩次将其最賺錢的民生證券股份轉讓給具有上海國有資産背景的股東,獲得資本66.5億元。即便如此,該公司的債務壓力并未明顯緩解。

根據最新的年度報告,截至2020年底,越洋控股有1460億美元的負債,其中一年内到期的短期借款和非流動負債總額接近500億美元,而該公司手中隻有194億美元的貨币資金,完全無法償還債務。目前,陸先生在泛海控股95%以上的股份已被質押。

千億債務壓身,最大“紅頂商人”如何扶大廈将傾于即倒?

賣海?!

從未見過如此大規模的資産抛售導緻300人死亡,但它确實發生了。

2019年初,泛海控股以近149億元的價格将其核心物業資産北京盤海國際項目、上海董家渡項目部分轉讓給榮成,其中現金支付125.53億元,債務抵消23.34億元。

2020年初,越洋控股宣布以12億美元出售其舊金山相關資産,并宣布計劃以非公開方式募集不超過25億元人民币的控股子公司民生證券的股份。

2021年1月,盤海控股将其在民生證券40%的股權轉讓給另一家公司,返還66億元,同月,盤海以30.6億元的價格出售其核心武漢CBD項目,并于3月向武漢萬億酒店轉讓5.45億元,以減免債務。

2021年4月,越洋控股股東天洋持有的8.03億股公司股份因債務糾紛被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司法當機,其中2.94億股随後在阿裡巴巴司法拍賣平台上拍賣。

2021 年 6 月 3 日,Transocean 宣布以 13 億美元的價格将其美國國際資料集團 IDG 出售給 Blackstone。IDG是一家全球知名的市場研究、科技媒體、資料和營銷公司,于2017年被Transocean收購,陸先生親自上台擔任董事長,宣布IDG将"為集團的多元化布局做出貢獻"。持有它不到四年後,這一"重要資産"被Transocean出售。

此外,2021年6月至8月期間,盤海控股本金應支付國内債券本金餘額37億元,其核心子公司武漢中央商務區公司為未償付山東高速融資20億元,兩塊地塊的名稱被扣押,持有沈陽雲海建設100%的股份被當機;

東方錦誠和聯合信貸等評級機構也在今年5月下調了泛海控股的長期信用評級,前景消極,導緻發行債券的成本大幅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被譽為中國"最神秘商會"之一的泰山會,由于内部分歧嚴重,今年1月解散,陸先生作為泰山協會的重要會員享有很高的聲譽。

千億債務壓身,最大“紅頂商人”如何扶大廈将傾于即倒?
千億債務壓身,最大“紅頂商人”如何扶大廈将傾于即倒?

在一些人眼裡,像泰山,傳說如陸志強和他的泛海系統,在當下似乎也逃脫了不敗的命運。

千億債務壓身,最大“紅頂商人”如何扶大廈将傾于即倒?

大人物的帝國

陸志強,掌舵泛海的人,無疑是中國商界的傳奇人物。

盧原本隻是山東濰坊科技開發區的一名進階官員,因為無望的晉升,36歲開始出海做生意。在獲得教育教育訓練行業第一桶金後,對政策方向非常敏感的陸志強看到國家有啟動住房改革的迹象,意識到房地産市場将有很大的前景,于是果斷調整了經營方向,成立了山東磐海集團,開始了社群房地産, 并于1988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國泛海控股集團。

此後,中國房地産市場進入上升周期,泛海地産業務也越來越大,發展有武漢CBD項目、北京"遠洋國際住宅區"、"杭州民生金融中心"、"深圳"泛海拉菲花園"等一系列知名項目,甚至還遠銷洛杉矶、舊金山、紐約, 夏威夷等海外地區收購大量商業地産。房地産業務不僅把海吹風,更成為跨海商業帝國最有力的基礎。

除了房地産,陸志強還瞄準了金融業,很早就開始規劃自己的金融地圖。

20世紀90年代末,中國金融業向民間資本張開了口,在泰山協會(中國最知名的商會之一泰山産業研究所)和全國工商聯的支援下,陸志強參與了全國第一家民生銀行的啟動。

2000年,民生銀行上市,盤海控股持股9.42%,成為第二大股東;

同年,盧志強還參與啟動成立第一家民營人壽保險公司"民生生活"。至此,海在銀行、證券、保險三大重點金融領域完成了布局。

千億債務壓身,最大“紅頂商人”如何扶大廈将傾于即倒?

|圖檔:盧志強

2009年,The Sea通過一系列資本運作成為000416。SZ)是最大的股東,并立即更名為民生控股。依托民生控股,泛海系統加快了金融擴張步伐,一個接一個地把民生期貨、民生保險經紀收入投入,并通過其民生電商控股投資金聯金裝、興民保險經紀等網際網路金融企業。

2012年,盤海獲準重組中國旅遊國際信托(後為民生信托),并于2014年3月再投資10億元參與設立中國民生投資有限公司(中國民生投資有限公司)。

2014年8月,《新國十大》釋出,國家有大力發展保險業的明确态度。剛剛宣布從房地産行業向"房地産、金融和戰略投資"轉型的泛海集團,立即進入保險業,一年内相繼成立了亞太再保險公司、亞太網際網路人壽兩家公司,收購了民安金融保險51%的股份,一系列行動令人大開眼界。

統計資料顯示,自2014年提出轉型以來的三年中,盤海集團已斥資近400億元用于金融領域的布局(其中120億證券、100億信托、90億保險),榮獲所有金融行業最有價值的牌照,并擁有民生證券、民生信托、 民生期貨、亞太金融保險、民生保險經紀、盤海基金、民生基金、民生典當、民生财富、民生興民保險經紀等十幾家控股金融機構,先後投資鄭州銀行、廣北灣銀行、大連銀行、中國銀行、中信銀行等,建設銀行業務, 保險、信托、證券、基金、期貨、網際網路金融,包括一個金融大國。

千億債務壓身,最大“紅頂商人”如何扶大廈将傾于即倒?

|圖檔:泛海控股大财務布局 圖檔:國際金融觀察

除了并購金融機構外,環海部還通過參股聯想控股、九日堂、陝煤、彙源果汁、銀泰商業、紅星美凱龍、西豐酒等國内40多家知名上市公司,在生物醫藥、能源化工、食品消費等諸多領域進行了投資,且大多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在海外,Transocean已經收購了IDG等重量級公司,總部位于香港的持牌經紀公司華孚國際,并試圖以27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美國最大的長期護理保險公司Genworth Group,進入美國保險市場,并與Minan Insurance形成國内外保險業(收購Genworth的計劃已于4月終止)。

随着房改、證券市場改革等重要曆史節點和國家政策方向的精準把握,憑借在政商界的商功和豐富的人脈,盧志強隻用了不到40年的時間,他的泛海體系,從山東地方房地産公司,擴充到了房地産、金融、金融、 能源、上市公司、海外投資的一個大型商業帝國,跨海體系的規模一度高達3300億,是私人黃金管制規模最大的國家之一。

陸志強本人,也因為全國政協、全國工商聯常委、山東省工商聯副會長,被譽為中國當代"紅頂商人"、"大佬背後的大人物"。

千億債務壓身,最大“紅頂商人”如何扶大廈将傾于即倒?

杠杆醞釀的苦果

與其他私人黃金控股财團一樣,越洋也通過發行債券、股票周期質押、定股配股、相關貸款等融資手段,利用各種杠杆撬動資産營運,支撐其不斷擴大的商業版圖。

随着近年來國内對房地産的調控和金融去杠杆化,企業海外投資的收緊,以房地産、金融為核心産業的泛海體系,債務危機日益明顯,企業開始為過去幾年的快速擴張和風控的忽視付出代價。

一方面,飙升的債務使債務面臨巨大的财務壓力,僅支付利息每年就要花費20億元,另一方面,公司經營業績持續下滑,2017-2019年營收168.76億元,124.04億元,125.5億元,同比變化-31.59%,-26.50%,0.79%,淨利潤2元,8.91億元,9.31億元,10.95億元,溜球變化-7%,-67.81%,同比增長17.62%,前後波動很大。

2020年,雖然越洋控股實作營收140.57億元,同比增長12.17%,但淨利潤卻虧損46.21億元,同比下降522%,降幅如此之大,在公司曆史上從未有過。

2021年第一季度,越洋控股再次虧損,預計虧損1.2億元至2.2億元。該公司解釋說,财務費用上升,金融資産公允價值變化以及投資收益大幅下降是公司整體虧損的主要原因。

用業内人士的話說,商業地産盈利能力的下降,高杠杆擴張的财務壓力,以及子公司投資對礦山的影響(如民生信托有多項信托項目延期,并涉及80億金仙珠寶的"假金"案件),直接關系到目前跨海金融危機。

背負着數千億美元的債務,泰山将解散,盤海系統和陸志強頭上聚集的神話色彩正在消退。人們不禁要問,"紅頂商人"陸志強除了加快賣房、質權、引進戰投資,還有哪些大花樣,大樓會傾盆而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