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開幕劇《事件改變了人形》的首演,2021年第五屆老舍戲劇節于本周五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拉開帷幕。今年的老舍戲劇節以打造"大戲看北京"文化名片為己任,以"與時俱進,與人民同在"為主題,設立戲劇展覽、主題論壇、戲劇茶館三大闆塊,将帶來20多部國内外戲劇傑作、30多場演出和9場精彩的專業論壇和戲劇活動。該節日将持續整個秋季,一直持續到10月底,為北京和天津的市民帶來豐富多樣的戲劇文化體驗。
2021第五屆老舍戲劇節有六個單元:"文學劇場"、"好作品劇場"、"花劇場"、"高清放映"、"沉浸式劇場"和"大學劇場"。其中,"文劇組"将通過三部改編自文學名著的劇作,展現文學與戲劇碰撞産生的火花,三部作品将改編自王萌的小說《人形生物》、馬伯勇的小說《北京兩個十五天》和魯迅的小說《一個瘋子的日記》。
"好作品劇場"單元将帶來三部在口碑和市場上都經過舞台訓練和觀衆認可的作品,包括上海戲劇藝術中心制作的"模糊戲劇課",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經典保留地"李佰",以及近年來嶄露頭角的年輕編劇和導演劉天軒執導的作品《再見》。"百花劇場"是今年的新展覽單元,取"百花盛開,百家争鬥"的含義,包括各種戲劇形式,除了戲劇,今年共有四部最佳作品,包括北京唯一一部被老舍先生命名為"茶館"的北京地方戲曲, 入選安徽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當地傳統劇《三小口》和音樂劇《水日》和家庭音樂劇《龍怪的消失》。
今年,"高清放映"單元的特色是"馴服","羅密歐與朱麗葉","英國國家劇院的"仲夏夜之夢"以及矽谷劇院工作室制作的"傲慢與偏見"。"沉浸式劇場"單元是本屆老舍戲劇節尋找新變化的重要突破,将由北方沉浸式演藝創意設計中心在天津分院上演的大型沉浸式真人秀《北洋神探夏洛克》,讓天津觀衆充滿民國風格的梵竹齋老宅, 感受民國時代的氛圍,開啟沉浸式戲劇冒險。"大學戲劇"子產品是本屆老舍戲劇節上為年輕人戲劇賦能的新舉措,來自七所大學的七部戲劇已被選中。
在談到劇場與過去的差別時,公司董事長張海軍表示:"本次老舍戲劇節是有史以來參演人數最多的劇場,劇目數量幾乎翻了一番,此外劇種也有所增加,同時保持了我們對劇作品質的一貫承諾。這将是老舍戲劇節"更新"更新的重要一步。"
為響應京津冀協調發展戰略,擴大劇場藝術節的區域影響力,劇場還首次設立天津分會,将老舍劇場的品牌影響力輻射到天津地區。屆時,京津雙城将呈現一批精品作品,并在戲劇節上首次推出一種沉浸式戲劇的新形式。對此,老舍先生的女兒舒姬老師感歎:"天津不僅是北京的近鄰,也是音樂之都,老舍先生的戲劇和音樂有着深厚的聯系。她深情地回憶道:"這次天津參加了老舍戲劇節,我記得老舍先生的一次演講。1963年,老舍先生到天津,告訴喜歡文學的年輕人如何寫小說和戲劇,演講題目是"本古志榮"。這個五歲的戲劇節正值一個強化和繁榮的時代。在這裡,借用"本古志榮"這四個字,祝老舍戲劇節順利發展,預祝第五屆老舍戲劇節圓滿成功!"
來源 北京晚報
記者 王潤
流程編輯 吳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