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興都庫什山脈主要位于阿富汗,生活在貧困山區的普什圖人渴望平原上的繁榮,這無形中"幫助"了從凱伯山口以北到南部的興都庫什山脈的人們。在這種地理條件下,"殺死印第安山脈"也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名字。

興都庫什山脈是中亞的高山。它長約1600公裡。平均海拔約5000米,最高峰特裡奇米爾峰海拔7,690米。絕大多數位于阿富汗,這是印度河安第斯山脈和中亞阿姆河之間的分水嶺。換句話說,這源于山區的河流,有些流向中亞,有些流向印度河平原,不同的流量導緻不同的結果。
衆所周知,印度河平原位于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其中大部分是廣闊的焦油沙漠,而印度河是巴基斯坦的主要人口區域之一。土壤肥沃,是巴基斯坦經濟發達的地區。但在安姆河流域,情況并非如此。
阿姆河是中亞最大的内陸河流,是鹹海的兩個主要水源之一,發源于帕米爾高原東南部4,900米高的高山冰川。上源瓦赫基爾河位于阿富汗,從東向西流淌,彙合帕米爾河,帕米爾河成為阿富汗和塔吉克斯坦之間的邊界河,并更名為瓦漢河。之後,先北折再南回,繼續向西流,從轉彎處起稱為捷池河。來自塔吉克斯坦的Vakhsh河在開始被稱為Am河之前從右岸被接受。沿着阿富汗和塔吉克斯坦之間的邊界繼續向西流動,然後穿過阿富汗和烏茲别克斯坦之間的邊界,阿富汗和土庫曼斯坦,轉向西北進入土庫曼斯坦等地,沿着Kzlalkum沙漠和卡拉庫姆沙漠在烏克蘭和土耳其之間的邊界蜿蜒穿過兩國之間的邊界,靠近Muinak, 烏茲别克斯坦進入鹹海。
由于其地理和氣候,阿姆河流域的耕地面積有限,其中大部分隻能放牧,人口不多,是以趕上印度河大平原相對困難。然而,從曆史上看,阿姆河被稱為文化鴻溝:在3世紀,它是突厥人和伊朗人,後來是突厥人和伊朗人,截然不同。但畢竟,這種差別是非常有限的,來自東方和西方的人民将選擇興都庫什山脈最大和最重要的山口,即Keiba山口,到古代印第安人。
需要注意的是,古印度或古印度并不是人們今天所說的印度(現代印度),它是南亞次大陸的概念,是喜馬拉雅山以南的大片半島形土地,是亞洲大陸的南部,是許多小國,而京巴山口則位于喜馬拉雅山附近的興都庫什山脈上。經過這個通行證後,您可以前往恒河平原的印度河平原,享受那裡的豐富。從曆史上看,該山口曾由印度雅利安人,伊朗雅利安人(波斯人),希臘人,蒙古人和阿富汗人通過。
為什麼有阿富汗人?讓我們從阿富汗人的概念開始,廣泛地指中亞國家阿富汗的全體人民。包含30多個民族,其中普什圖人占多數,其餘的是塔吉克人,烏茲别克人,哈紮拉人,察哈爾艾馬克人,土庫曼人,俾路支人等。這些祖先大多來自中亞,由于人口流動頻繁,各民族群衆互相影響、混雜,形成了今天複雜的民族形勢。
然而,阿富汗人也特指居住在阿富汗的普什圖人或帕坦人。它主要位于興都庫什山脈以南,分為兩個分支:杜拉尼和吉爾紮伊。屬于歐羅巴印度帕米爾類型。普什圖人認為他們起源于阿富汗,是共同祖先的後裔。一些部落在13世紀和16世紀從阿富汗遷徙到巴基斯坦。為什麼要搬到巴基斯坦?原因很簡單:大多數即興的庫什山脈都位于阿富汗,生活在貧困山區的普什圖人渴望平原上的繁榮,這無形中"幫助"了山口以北的興都庫什山脈的人民通過凱伯河。在這種地理條件下,"殺死印第安山脈"也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名字。
今天,當談到這一點時,人們還可以俯瞰一座山,稱為蘇萊曼山脈,位于巴基斯坦中部,位于伊朗高原的東部。略微彎曲。古馬爾河從北部到雅各布巴德長450公裡。這座山從北向南下降,平均海拔1800-2100米。雖然平均海拔不是很高,但從北到南,使山也具有向南"俯沖"的力量。從曆史上看,是普什圖人生活在山區,當然還有淺灘,月亮,希臘人,波斯人,雅利安人和蒙古人的陰影,他們從那裡向東南方向沖去,使"殺死印第安人"成為一個問題。
話雖如此,有人可能會問:除了開伯爾山口,興都庫什山脈還有許多山口,如陶拉山口(4500米),哈瓦克山口(3500米)和西巴爾山口(2987米)是重要的交通連接配接,為什麼不保留它呢?一方面是因為海拔太高而無法保持,另一方面是山區地形決定的,即生活在山區的人們很難形成一個完整的國家觀念,而山區卻很貧瘠,我們有時在山谷裡甚至連自己的生存問題都解決不了, 誰有心保留這些山口?是以,興都庫什山脈被稱為"殺死印度山脈"是完全有道理的 - 人類為繁榮的土地是一種自然,爆發成一種接近原始和野蠻的力量,也就是說,人類沒有什麼可害怕的。中國老話說:赤腳不怕穿鞋。
本文圖檔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