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何美國獨立後沒有陷入動蕩與分裂?

作者: 熊掌

圖檔/布局/校對:跟蹤編輯

全文約4,200字,約10分鐘。

要獲得更多有趣的聲音/視訊,請訂閱微信公衆号,搜尋iOS App Store或主要的Android應用程式市場,并聽您熟悉和不熟悉的方升老師告訴您有趣的曆史故事。

"美國是如何建造的?"我想大多數人的回答應該是這樣的:"兩步走,第一步,在馬廄隔壁的破房子裡,什麼獨立宣言,第二步,英國人逃跑了,美國誕生了。"

話雖如此,在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至少有十幾個殖民地國家在美洲邁出了這兩步,并成功地從東道國獲得了獨立,但其中大多數很快就陷入了政治不穩定的泥潭,軍閥削減開支,獨裁政權陷入起伏的循環。

這片新培育的森林沒有"長歪扭扭"的,似乎隻是美國這一單一的幼苗。原因何在?

部分原因可以追溯到歐洲人第一次到達這片土地的時候。

為何美國獨立後沒有陷入動蕩與分裂?

哥倫布登陸南美洲

根據西班牙宮廷留下的資訊,克裡斯托弗·哥倫布最後三次前往美洲的航行包括許多貴族仆人和皇家官員,但很少有農民想住在新大陸。

"這些人總是渴望找到黃金,他們想發财,他們幾乎沒有耐心種植莊稼,"哥倫布抱怨道。數百年來,從舊世界來到新大陸的人,不僅是西班牙人,還有葡萄牙人、法國人、荷蘭人和英國人,大多帶着這種"發财去"的迅速緻富的心态。

基于這種心态建立的種植園制度和大政府的官僚機構與舊的大陸政府的經濟和政治聯系密不可分,在美洲本土社會中受到強有力的控制,自由人民和奴隸幾乎沒有機會發展自己。

為何美國獨立後沒有陷入動蕩與分裂?

1620 年 12 月 22 日,清教徒在馬薩諸塞州普利茅斯登陸

為何美國獨立後沒有陷入動蕩與分裂?

馬薩諸塞灣殖民地的開拓性土地

與北美殖民地不同,北美殖民地沒有看到更好的經濟前景,英國貴族和傳統官僚對新英格蘭等殖民地感興趣,除了清教徒之外,大多數想在新世界定居的人都想定居。

在這裡,我們将重新評估新教徒社群在北美定居的重要性。

新教社群是一個由各種身份的宗教人士組成的移民群體,他們在殖民過程中避免了西班牙,法國和葡萄牙移民身份的嚴重統一,并且無法影響當地社會的弊病。

一旦新教社群在北美建立起來,它就複制了歐洲共同體的良好習俗,自由傳統和先進技術,并建立了一個獨立的歐洲定居點。

為何美國獨立後沒有陷入動蕩與分裂?

五月花移民在馬薩諸塞州樸茨茅斯建造的定居點

在這樣一個社群的基礎上成長起來的北美殖民地,就像一個瘦弱的少年,慢慢地成長為一個堅強的年輕人,但年輕人和年輕人都保留了一些獨立于領主的獨立性。相反,美洲的其他殖民地,以種植園出口為經濟支柱,以科德羅制度為基本社會制度,盡管在一段時間内經濟上比北美發達得多,但就像嬰兒一樣永遠與母親聯系在一起,受到父權制的各種形式的人類和社會組織的影響。

一旦這樣的社會決定脫離父權制,難免會出現各種不應該發生的症狀。

北美的民事武裝傳統曾經是武裝力量發動獨立戰争的基礎。當時的倫敦報紙驚呼道:"當擁有250萬人口的殖民地能夠動員30萬年輕人拿着霰彈槍與我們作戰時,我們怎麼能赢呢?""

為何美國獨立後沒有陷入動蕩與分裂?

從左至右:1.弗吉尼亞國民軍縱隊;2."一分鐘人"是一支成立于1774年的民兵快速反應部隊,其特點是在收到戰争報告并趕往任務現場後一分鐘内聚集。正是這些民兵向列克星敦開了第一槍,為北美殖民地與其母國之間的戰争拉開了序幕。3.弗吉尼亞州的"正規軍",胸前寫着帕特裡克·恩裡克(Patrick Henrique)的座右銘"不自由,不死"。他成功地挑起了北美殖民地抵抗運動的高潮。

事實上,大陸軍總司令華盛頓從未擁有超過25,000名士兵,這意味着北美殖民地的絕大多數預備役人員都沒有被動員起來。北美殖民地對大規模武裝部隊建設造成的暴政持謹慎态度,而動員系統本身則落後于舊大陸。即使是被招募的偉大的軍隊士兵,也沒有在一夜之間從獵人和農民轉變為合格的士兵。

為何美國獨立後沒有陷入動蕩與分裂?

民兵基本上是毛茸茸、留着胡子的農民和獵人,不僅沒有受過正規訓練,而且攜帶混合武器。他們雖然是士兵,融入百姓,但來時沒有影子,走得無影無蹤,"一分鐘"就能投入戰鬥。

為何美國獨立後沒有陷入動蕩與分裂?

"一分鐘人"在現代軍迷重播活動中

在獨立戰争初期,大軍的士兵雖然槍炮精準,體格強壯,但無法抵抗戰争中經驗豐富的英國黑森雇傭兵,多次倒在戰場上。直到1778年,在屯-本福吉山谷,來自普魯士的軍官馮·斯圖班(von Stuban)才對軍隊進行了徹底的改革。斯圖班專門訓練了陸軍的弱點,以提高射擊和狙擊的速度,這是18世紀歐洲軍隊最看重的技術,也是陸軍士兵最忽視的技術。

經過整個訓練,陸軍的戰術水準有了很大的提高,已經能夠做到和英軍有了更高的水準。

斯圖班的例子表明,即使有大西洋,舊歐洲仍然可以對北美的獨立戰争産生一些影響。一個比Stuba更有說服力的例子,一個孤獨的冒險家,是一個荷蘭走私者。

為何美國獨立後沒有陷入動蕩與分裂?

十七世紀荷蘭的世界貿易路線,當時兩個活躍的貿易區域是:大西洋和東南亞

獨立殖民戰争後,荷蘭商人在北美海岸周圍航行,在中立島嶼上走私美國船隻,并遠離英國軍艦的視線。

荷蘭人通過用火藥、燧石、硬體和各種軍用物資換取美國煙草賺了很多錢。由于獨立戰争初期荷蘭的中立,英國軍艦無法對這些冒險的走私者做任何事情。粗俗地說,這些牟利的"走私者"也是美國獨立程序的一個組成部分,為軍隊最困難的方面提供及時和有力的援助(由于英國的重商主義政策,殖民地不允許建立自己的軍火工業)。

為何美國獨立後沒有陷入動蕩與分裂?

路易十六

毫無疑問,對殖民地獨立的最大幫助是法國參戰。如果我們仔細觀察當時的國際形勢,我們明白,這一扭轉均勢的重大舉措,并不是一個突然從半空中掉下來的餡餅。

在列克星敦的第一槍之後,歐洲的反應不冷不熱。包括法國、西班牙和普魯士在内的歐洲主要大國一直處于殖民和英國戰争的邊緣。殖民方面積極尋求外國援助。

為何美國獨立後沒有陷入動蕩與分裂?

本傑明·富蘭克林(1706-1790)是美國博物學家、政治家和開國元勳

《獨立宣言》簽署後的第二天,大陸會議特别任命的外交使節本傑明·富蘭克林秘密登上這艘船,前往法國尋求援助。富蘭克林會見了許多法國宮廷人物,這些活動不能說是沒有成就的,但法國國王路易十六對與美國的結盟仍然不确定。

為何美國獨立後沒有陷入動蕩與分裂?

紐波特、港口和海灣以及羅德島部分地區的地圖是一幅手繪地圖,由羅尚博伯爵和海軍上将德斯泰克斯率領的法國艦隊占領,是一幅大約 1780 年的墨水和墨水手繪地圖。地圖位于右上角以北。這幅地圖顯示了美國獨立戰争期間羅德島州紐波特及其周邊地區的防禦工事計劃。這幅地圖顯示了羅尚博将軍在紐波特附近的主要營房的位置,以及由海軍上将查爾斯·路易·德·特爾奈率領的艦隊在紐波特港入口處的位置。該地圖還顯示了法國艦隊的範圍以及保護布倫頓角、山羊島和玫瑰島城市和港口的陸地堡壘。地圖的數字圖例顯示了紐波特周圍和納拉甘西特灣南部的堡壘和堡壘。法國人在紐波特停留了一年多(1780-u20121781),然後,從1781年6月到7月,羅尚博向西行軍穿過康涅狄格州,在紐約喬治華盛頓加入美軍。這實際上引發了約克鎮(弗吉尼亞州)戰役,結束了美國獨立戰争。這幅地圖歸羅尚博伯爵 Jean-Baptiste-Donatien de Vimeur 所有,1725-u20121807),他在美國獨立戰争期間擔任法國遠征軍總司令 (1780-u20121782)。

1777年,華盛頓率領陸軍和北美民兵前往薩拉托加,迫使英國人投降。當一艘美國軍艦冒着被英國海軍攔截的危險将消息帶到法國時,路易十六終于下定決心,要加入西班牙的波旁家族,與英國作戰。

為何美國獨立後沒有陷入動蕩與分裂?

在薩拉托加戰役期間,民兵跟随軍隊襲擊了由黑森仆人守衛的多面堡壘。

法國參戰帶來了戰争形勢的根本性變化,法國艦隊通過一系列騷擾行動來限制英國艦隊在北美,使其沒有時間執行重要的海上封鎖和運輸任務。拉斐特侯爵率領的法軍引進了大量重炮,是中法軍隊在約克戰役中獲勝的決定性因素。除了直接的軍事援助外,法國還提供了13億裡弗爾(舊法國貨币,1法郎,1 rif 3第納爾),以幫助穩定非洲大陸搖搖欲墜的财政狀況。

但這并不意味着沒有法國殖民地,戰争就不會勝利。正如我們已經提到的那樣,北美殖民地遠未調動其所有人力和物力資源。英軍在戰争初期曾多次将大陸軍推向邊緣,但在每一個關鍵時刻,殖民地總能摒棄陳規定型觀念,及時有效地支援大陸軍。

薩拉托加戰役後,陸軍實際上經曆了最困難的時期。英國人的尴尬在于,無論他們擊敗大軍多少次,陸軍總是能夠從殖民地獲得源源不斷的補給和支援。英國士兵需要的每一顆子彈和每一塊餅幹都需要穿越大西洋才能從國内運出。

這樣的對抗對英國來說将是非常糟糕的。殖民地的目标隻是為獨立而戰,英國除了反抗殖民地外,還必須考慮歐洲的局勢。

歐洲大陸的緊張局勢非常緊張,奧地利和普魯士在繼承巴伐利亞王國的問題上互相對立,如果戰争爆發,将不可避免地成為一場為期七年的戰争式的歐洲混戰。當時,如果英國仍然沒有走出北美,不能集中所有的陸地和海軍參加歐戰,法國将不可避免地下定決心報複的機會咬一口。

是以,從英國的角度來看,北美戰争越早結束越好。衆所周知,許多英國公衆和貴族對北美殖民地的叛亂表示了不同程度的同情。

為何美國獨立後沒有陷入動蕩與分裂?

約翰·威爾克斯,18世紀英國記者和政治家

威爾克斯是一位以歧視蘇格蘭人而聞名的民粹主義政客,他公開表達了對叛亂分子的同情,聲稱天主教蘇格蘭人腐敗了英國政府,并最終激起了熱愛自由主義的新教北美殖民者的抵抗。威爾克斯在英國下層階級中很受歡迎,他的演講代表了很大一部分中下層階級的思想。

在英國高層人物眼中,為維護北美殖民地而戰是一項不經濟的交易。

在七年戰争期間,為了保護漫長的北美海岸,英國不得不在大西洋上保持強大的艦隊,甚至削弱了不列颠群島。但是,整個北美殖民地給英國人帶來的直接利益并沒有趕上一個小牙買加島嶼的好處。

如果美國在獨立後仍能與英國進行貿易,在出售英國産品和原材料的同時購買英國工業産品,那麼讓美國獨立符合英國的利益。

北美社會的獨立傳統和歐洲援助的力量,以及英國的反對派,為美國獨立戰争的勝利做出了貢獻。然而,要赢得獨立戰争,美國真正建立起來,還需要将近四年的時間。

在過去的四年裡,北美的13個殖民地主要是為了解決一個問題,這個新的北美國家應該是什麼樣子的自治前殖民地的聯盟?還是要建立一個足夠強大的政府,使前殖民地成為美國附屬國?

在這個問題得到解決之前,美國将無法稱之為美國,它隻能被描述為一個經濟上有聯系和政治上尊重的殖民自治聯盟。這種龐大而松散的政治組織在美洲曆史上也不例外,例如西蒙·玻利瓦爾在19世紀初建立的哥倫比亞大共和國,由于殖民地之間的利益沖突,它迅速分裂為委内瑞拉,厄瓜多和哥倫比亞三個國家。

為何美國獨立後沒有陷入動蕩與分裂?

玻利瓦爾建立了大哥倫比亞州

然而,現實和長期需求不允許北美殖民地像大哥倫比亞那樣分裂。

從18世紀末的現實來看,英美之間的敵意尚未完全解決,大量親英居民移居加拿大,無形中使加拿大成為親英"返鄉"基地。僅靠阻止北方殖民地的親英反攻是不夠的,美國要保持不可動搖的獨立性,就必須有一個強大的政府來協調和安排北方的防禦。

從長遠來看,這個新國家必将逐漸擴充到阿巴拉契亞山脈以西,在北美大陸的中心地帶建立新的商店和定居點。執行這些任務需要調動人力和資源資源,如果不協調殖民地采取統一行動,就無法探索和擴大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

為何美國獨立後沒有陷入動蕩與分裂?

這幅圖像描繪了 1607 年詹姆斯敦移民與印第安人作戰的場景

此外,向西的探索不可避免地與印第安部落聯盟和法國殖民地發生沖突。一個殖民地沒有力量面對這兩隻強手。十三個殖民地在政府的統一指揮下聯手處理這些困難,這符合北美殖民者的共同利益。

在此基礎上,引入了自1783年以來一直是臨時殖民政府的大陸議會。

為何美國獨立後沒有陷入動蕩與分裂?

根據這部憲法,美國有一個中央政府,包括以美國總統為核心的議會兩院和最高法院,完成了三國三權分立的建設。直到這個時候,美國才作為一個國家登上了世界舞台。

《獨立宣言》和對英戰争對美國的形成都具有絕對重要的意義。

但國家建設不會在一夜之間發生。沒有海外的援助,北美獨立程序本來可以更長,沒有英國理性主義者的号召,美國戰後就沒有良好的發展環境。如果不是北美殖民社會的自治傳統,獨立後的美國可能陷入長期的動蕩和混亂,就像在獨立後的南美洲一樣。如果沒有聯邦制國家,即使13個殖民地成功獨立,13個殖民地也很難像後來的美國那樣順利擴張。

可以想象,如果沒有這些因素中的任何一個,以北美十三殖民地為基礎的新國家将不是我們今天看到的美國。

為何美國獨立後沒有陷入動蕩與分裂?

獨立宣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