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上海搞笑,一位老上海人知道姚木爽(1918-2004)、周柏春(1922-2008)和他的兩個字徒弟,給無數上海人及周邊吳語地區帶來了無數的歡樂和回憶。

左:周百春,右:姚木莊
兩個詞代的部分清單
兩字演員老照片
随着兩位大師的離去和兩字演員的逐漸離去,上海風趣自2000年開始認真發表論文。上海的傳統文化瀕臨消失。
然而,這一次,一個男人出來了,他就是周麗波。1967年4月22日生于甯波。
周立波年輕時
1981年,周麗波通過2800多名考生進入上海搞笑劇團,老師來自上海音樂界,還有搞笑界的老将周白春,可以說是來自科班的源頭。但好時光并沒有持續太久,1990年,周立波因故意傷人被判處205天徒刑。出獄後,周立波和朋友出海創業,涉足金融業、建材行業、績效承包商等。
周立波、關東天
直到2006年,周立波和以前的朋友關東天才帶着海派青口重返舞台。
回來之前周麗波問了周邊朋友,當時搞笑世界是上座費最高的,誰被告知是陳國慶(阿慶),出場費是10000元,也可以還價,5000也可以接受,如果3000也可以做,關系很好就行了。可以看出,搞笑的世界已經是一個非常孤獨的局面。
陳國慶(阿慶)
周麗波聽說後告訴朋友,從明天開始周麗波的出場費是20000,從不還價;上海的搞笑文藝形式一度登上了曆史的巅峰。
2008年至2010年,周麗波開始在美琪大劇院上演《海牌青口三部曲》。周立波曾經是所有上海人茶後的熱門話題。不到一年,周麗波的出場費從2W飙升至200W。就連很多忠實的粉絲都會去看會場,周立波說,每個環節都會進行修改,并根據當時的熱點新聞進行修改和盤點。
負責觀衆,徐說,每個人平均應該笑500次。
<h1>笑了30年</h1>
一個人,一張嘴,一場戲,一百五十分鐘。回顧改革開放30年來,溫飽。一張票難找,連續打三十場,場上人滿,
<h1>笑大上海</h1>
三十年笑聲姐妹。以上海解放60年為背景,開新老上海前世的玩笑。
<h1>我是一個金錢狂</h1>
聚焦上海最時髦、最生動的事件和話題,聚焦金融話題,包括股市、房地産、投資、收藏、娛樂等。
對于以上三個,那一年我平均5-10次,還是可以說一些裡面的段落。
曾經最暢銷的路邊盜版CD光牒,就是這部《海牌青口》三部曲。
但由于内容過于敏感,網際網路上的資源非常非常少。
周宇在中國
從2011年到2015年,周麗波開始巡演海牌青口,打造了一場全國性的演出《周昱中國》,為了照顧全國觀衆,周立波把上海話改成了國語,但裡面的"豫"和講故事的方式還是海牌青口的方式,具有濃厚的上海風情, 為弘揚海派文化做出了巨大貢獻。
周立波秀
期間周立波還曾到多家電視台做過節目,如《中國達人秀》、《周立波秀》、《中國夢秀》等,雖然貶義,但周立波直言不諱的性格,敢于在節目中講真話,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雖然拒絕了央視春節晚會的邀請, 但風水的發展依然如此。
周立波是一個有争議的人,半到一半的網絡支援和反對,在這篇文章中我不做。就我個人而言,我仍然欽佩周立波,他能将瀕臨滅絕的海派文化推向曆史的頂峰,而且真的是個人魅力十足。
餘秋玉曾經說過,如果50年隻從姚木莊和周百春出來,那麼100年周立波未必能生産出一個。我非常同意這種觀點,即越來越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産現在處于滅絕的邊緣,問題是如何傳承,如何進化。傳統的儲存不能比上一代發展得更快,更新将失去傳統風味。要達到平衡并被所有人接受是一項非常困難的操作,周立波在這一點上做得非常好。
雖然,後來周立波因個人問題,再次從舞台上消失了,但他離開我們的時候确實是一種傳統文化精神的升華。
希望上海搞笑接班人,在上海,如果再也看不到《上海搞笑》了,那真的是太搞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