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梁河九保:傳承民族文化 祖孫兩代的阿昌族織錦情

梁河九保:傳承民族文化 祖孫兩代的阿昌族織錦情

10月16日,雲報全媒體記者走進梁河縣九寶阿昌鄉的永和村群,在一個具有阿昌特色的大院裡,一個皮膚黝黑的小男孩正小心翼翼地在織錦機前織布,旁邊是一個身着阿昌服裝的女人不時地引導他。

梁河九保:傳承民族文化 祖孫兩代的阿昌族織錦情

男孩名叫李根旭,8歲,學阿昌錦緞藝術近6年,而從阿昌婦女身邊指導的是他的祖母、阿昌錦系省代表繼承人梁潤賢。

"當我第一次看到奶奶玩這句話并認為這很有趣時,我效仿了。後來覺得織布也好玩,可以把紅、綠、綠的鐵絲編織成一塊布,做成漂亮的衣服,裙子奶奶發現我對織造很感興趣,開始引導我,現在我學會了編織,還關鍵了6種顔色。當記者問自己為什麼喜歡織布時,李根旭停下工作,笑了笑。

梁河九保:傳承民族文化 祖孫兩代的阿昌族織錦情

梁潤賢也很驚訝,起初以為孫子隻有三分鐘的熱身,沒想到自己學得比較喜歡。起初梁潤賢也猶豫了一下,以為織布是女生做的,但看到孫子很有才華,堅持學習,改變了主意。"男生也可以傳授我們的阿昌錦緞技藝,現在他織得很好,他前一陣子織的布料已經買來了。

梁河九保:傳承民族文化 祖孫兩代的阿昌族織錦情

據了解,梁潤賢是阿昌錦科省代表傳承人,15歲随母親學習錦緞,現擁有30多年的經驗。因為這麼好的手藝,在她的影響下,孫子李根旭從一個年輕的耳朵開始,3歲開始跟着線走,6歲學織,7歲已經能夠采摘花,今年8歲他已經能夠獨立完成一次編織,并關鍵6種花卉。

梁河九保:傳承民族文化 祖孫兩代的阿昌族織錦情

作為全國僅有的三個阿昌鄉鎮之一,近年來,在黨委政府的關心和支援下,阿昌民族文化在當地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和傳承,阿昌族的織錦藝術就是其中之一。現在走進鄉下,總能看到老人帶着孩子或者年輕人在學習錦緞,而今年隻有8歲的李根旭是其中最小的。

來源:雲新聞用戶端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屬于原作者,如有來源錯誤或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以通過電子郵件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電子郵件位址: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