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澳洲、英國和美國宣布在亞太地區建立區域聯盟,顯然是急于建立亞太版北約。但從表面上看,這些國家的氣味似乎并不多,最大的擔憂是美國公開承諾為澳洲提供建造核潛艇的能力和技術。最初,澳洲和法國在2017年簽署了一份建造正常鲶魚級正常動力潛艇的合同,澳洲和美國達成協定後,他們立即撕毀了660億美元的賬單,直接激怒了法國人。

(正在建設中的白鲸)
事件發生後,許多東南亞國家立即對澳洲擁有核潛艇表示不滿,認為此舉很可能造成地區秩序崩潰,而日本和南韓兩個年輕的美國國家也公開表示,美國不應該"有偏見",這意味着他們認為既然美國可以向澳洲提供建造核潛艇的技術, 那麼也應該提供日本和南韓。
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新型3000噸正常動力潛艇在川崎重工業神戶造船廠下水,日本防衛省正式将正常動力潛艇命名為"白鲸"(再次遵循舊的日本帝國海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名稱)。
(SS-514于2021年10月14日發射)
這艘正常動力潛艇是日本海上自衛隊鲸魚級潛艇中的第二艘,長度為84米。寬9.1米,水下排水量達到3000噸,是著名的龍級正常動力潛艇的基礎上設計,同時,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正常動力潛艇之一,這種潛艇在材料選擇和形狀設計上,在水下隐身性方面有一定程度的考慮,除了锂離子電池延長了潛水時間, 可以保證至少4~5節的速度,水下潛水時間至少3周。在武器系統方面,潛艇可攜帶6個533毫米魚雷發射器和發射18枚魚雷的魚叉反艦飛彈發射器,并通過ZPS-6H搜尋雷達和ZQQ-8綜合聲納系統增強其探測能力。
(鲸魚潛艇)
有專家認為,這種正常動力潛艇,其實與核潛艇的差距隻有一個核反應堆。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日本海上自衛隊每六年左右就下水一艘全新的潛艇,每艘潛艇的平均服役時間僅為16年,如此高的更新率在世界上任何一支海上部隊中都是罕見的,即使是像中國、美國和俄羅斯這樣的世界級海軍強國也是如此。
(龍級潛艇)
那麼,以日本今天的核能力,他們能否在短時間内迅速建造核潛艇呢?答案是,它們的能力雖然不錯,但基本上不可能制造具有快速部署和作戰能力的核武器和潛艇。
目前,日本的核電站,無論其類型如何,都使用用于發電的全商業級深燃钚240,但幾乎不可能制造武器。如果需要原子彈,日本需要的钚239的豐度超過93%,但日本核電站的輕水反應堆隻能産生高達65%左右的這種元素的豐度,即使它們通過分離淨化。
(福島核電站爆炸)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日本很難建造一艘可以用于戰鬥的核潛艇,即使它完全脫離了和平主義的憲法,僅憑一個成熟的核反應堆就足以讓他們喝一壺。即使有了日本的船用反應堆,潛射飛彈和水下點火的小型化,以及飛彈姿态控制和其他技術,也在日本面前的山上。與日本自己的核潛艇相比,他們已經将厄普西隆運載火箭改裝成彈道飛彈,但日本如此積極地擴大其軍事力量的野心不容低估。(溫/阿庫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