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周波:“極限競争”距沖突僅一步之遙

導讀:9月28日,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論壇特邀專家周波在《南華早報》上評論道:"随着美國關注與中國的'極端競争',沖突僅一步之遙"。周小川說,拜登希望與中國進行"極端競争",而不發生軍事沖突,但當競争達到極限時,距離競争隻有一步之遙。中國論壇授權翻譯以吸引讀者。

周波,中國論壇特邀專家

阿富汗戰争尚未平息,但其影響是顯而易見的。随着美國全球反恐鬥争的結束,拜登總統與中國的"極端競争"已經開始。問題是:這場競争将持續多久?

如果說20年的阿富汗戰争對美國來說是一場"永恒的戰争",那麼中美的競争将持續更長時間,并被描述為"永遠"。中國可以"保持光明和黑暗"的日子已經一去不複返了。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太大而無法隐藏。當美國将中國視為主要戰略競争對手時,它無法悄無聲息地刹車。

但在經濟中,大局已經确定。去年年底,中國經濟占美國的70%。人們普遍認為,到2030年左右,就國内生産總值而言,中國将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

耶魯大學教授保羅·肯尼迪(Paul Kennedy)表示,這将是自19世紀80年代美國經濟超過英國以來從未發生過的事情。在整個20世紀,美國經濟規模是任何其他大國的兩到四倍。

正如澳洲前總理陸克文(Kevin Rudd)所指出的那樣,自喬治三世(1738-1820)以來,中國将首次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喬治三世是一個不講英語、非民主、非西方的國家。

這對美國人來說将是一個巨大的變化。美國人從小就被灌輸了美國"非凡"或"不可或缺"的神話。他們将不得不接受一個常識:國家的興衰;國家的興衰;國家的興衰。美國人與其他人沒有什麼不同。

當中國等所謂"威權國家"的經濟超過美國時,西方民主的影響力就會觸底反彈。據自由之家稱,自2006年以來,全球民主一直在下降。民意調查顯示,大多數美國人對現狀并不滿意。

丘吉爾有一句名言:"民主是最糟糕的政府形式,除了那些已經嘗試過的政府。如果這說明民主盡管存在問題,但仍然比其他形式的政府更好,那麼1月6日在國會大廈發生的騷亂表明,民主可能是有害的,甚至是緻命的暴力。

很難相信國會大廈,美國民主的最高大廳,會受到一群支援者的暴力襲擊,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和選舉舞弊的虛假指控。

中美之間的競争必将加劇,直到2030年,因為美國認為這是打倒崛起大國的最後機會。美國、英國和澳洲最近達成的"Aukus"協定允許美國與澳洲分享其嚴密保護的核動力潛艇技術,導緻澳洲撕毀了與法國達成的數十億美元的潛艇協定。

周波:“極限競争”距沖突僅一步之遙

澳洲總是落後于美國。圖檔來源:華爾街日報

法國外交部長讓-伊夫·勒德裡昂(Jean-Yves Le Drian)将這一不尋常的行為描述為"背後捅刀"。這表明,美國已經盡其所能犧牲關鍵盟友,以對抗競争對手。

但是,盡管幾艘核潛艇可能确實使北京的決策複雜化,但它們不會改變大局。平衡對于澳洲來說可能太難學習了,從曆史上看,大多數澳洲士兵都像鼻涕蟲一樣打過老大哥的戰鬥。

這一次,很明顯,莫裡森政府決定冒着與中國發生軍事沖突的風險與美國站在一起。鑒于澳洲将在未來幾十年内不可避免地依賴美國和英國的核技術,即将上任的澳洲政府将受到莫裡森決定的限制。

即使有英國和澳洲的幫助,時間也不在美國這邊。五角大樓對台灣問題的電腦模拟表明,美國一再敗給中國。當然,這不是中國沾沾自喜的原因,但如果中國周邊地區發生沖突,中國人民解放軍具有主場優勢。

今天的美國武裝部隊比1980年代規模更小,更老,而解放軍則恰恰相反。到2019年,解放軍海軍擁有約350艘艦艇,超過美國海軍的約293艘。雖然數量不等同于品質,但數量本身就反映了一定的品質。

沒有什麼比國防開支更能解釋一個國家對安全局勢的評估了。三十年來,中國的軍費開支一直低于國内生産總值(GDP)的2%,這表明其對面臨的安全挑戰充滿信心。

如果中國感到受到威脅,不得不增加國防開支,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可以很容易地将其國防預算增加一倍;

拜登表示,美國将與中國采取"極端競争"的形式,但不會有沖突。然而,當競争走向極端時,它離沖突隻有一步之遙。與以競争為重點的美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已經公開表達了合作,但一個耳光并沒有響起。一個國家沒有實力就無法競争;一個國家沒有實力就無法競争。

美國的外交和國防政策就像一個鐘擺,總是在松弛之間搖擺。問題是,戰略上萎縮的美國何時會回落,還是不可能這樣做?美國從阿富汗撤軍被視為美國專注于與中國競争的一種方式,隻有時間才能證明這是否是一個明智的決定。

但如果這是一個愚蠢的戰略錯誤,那将是一個比越南、伊拉克和阿富汗戰争加起來更緻命的錯誤。它将永遠結束自19世紀末以來美國的霸權,并永遠離開它。

翻譯: 祖拜蒂亞

翻譯:徐新雲,韓宇

周波:随着美國專注于與中國的"極端競争",沖突僅一步之遙

阿富汗戰争的塵埃尚未塵埃落定,但後果是顯而易見的。随着美國全球反恐運動的結束,拜登總統與中國"極端競争"的前奏已經開始。問題是:它會持續多久?

如果說20年的阿富汗戰争對美國來說是一場"永遠的戰争",那麼它與中國的競争可以被描述為"永遠的競争",因為它肯定會持續更長時間。中國可以"隐藏實力,等待時機"的日子已經一去不複返了。

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實在是太大了,無法隐藏。當華盛頓将其作為其主要戰略競争對手時,北京不可能拖延時間。

但在經濟領域,骰子是鑄造的。去年年底,中國經濟占美國的70%。人們普遍認為,到2030年左右,中國将超過美國,成為國内生産總值(GDP)的世界最大經濟體。

根據耶魯大學教授保羅·肯尼迪(Paul Kennedy)的說法,這将是自19世紀80年代以來一直不存在的情況,當時美國的經濟超過了英國。在整個20世紀,美國經濟規模大約是任何其他大國的兩到四倍。

正如澳洲前總理陸克文(Kevin Rudd)所指出的那樣,當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時,這将是自喬治三世(1738-1820)以來,世界第一次将一個不講英語、非民主、非西方的國家作為其最大的經濟體。

對于美國人來說,這将是一個巨大的變化,他們自出生以來就一直被灌輸美國是"例外"或"不可或缺的"神話。他們将不得不接受常識:國家興衰;國家興衰;國家崛起和衰落。美國人和其他人一樣。

當像中國這樣的"威權國家"的經濟超過美國時,西方民主的影響力将處于最低點。據自由之家稱,自2006年以來,全球的民主一直在下降。民意調查顯示,大多數美國人對美國的狀況不滿意。

溫斯頓·丘吉爾(Winston Churchill)有一句名言:"民主是最糟糕的政府形式,除了所有已經嘗試過的其他形式"。如果這表明,盡管存在問題,但民主仍然比其他形式的政府更好,那麼1月6日的國會大廈起義表明,民主可以是惡毒的,甚至是緻命的暴力。

很難相信國會大廈 - 美國民主的最高席位 - 會受到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和選舉舞弊的虛假指控的呼籲下遭到一群支援者的暴力襲擊。

到2030年,中美競争肯定會加劇,因為美國将把中美視為打倒崛起大國的最後機會。美國,英國和澳洲之間最近的"Aukus"協定允許美國與澳洲分享其精心保護的核動力潛艇技術,這意味着廢除澳洲與法國的數十億美元潛艇協定。

法國外交部長讓-伊夫·勒德裡昂(Jean-Yves Le Drian)将這一不尋常的舉動描述為"背後捅刀子",表明美國如何以犧牲重要盟友為代價,對競争對手采取絕望的措施。

但是,盡管一些核潛艇确實可能使北京的決策複雜化,但它們并不一定是遊戲規則的改變者。對于澳洲來說,平衡可能是一門太微妙的藝術,無法學習。從曆史上看,澳洲士兵打的大多數戰争都是他們作為初級夥伴加入的其他人的戰争。

這一次,莫裡森政府顯然決定冒險在與中國的軍事沖突中站在美國一邊。鑒于澳洲在未來幾十年内不可避免地依賴美國和英國的核技術,莫裡森政府已經讓繼任的澳洲政府受制于其決定。

即使有英國和澳洲的一些幫助,時間也不在美國這邊。五角大樓在台灣的戰争演習表明,美國一再輸給中國。當然,這并不是中國沾沾自喜的理由,但如果中國外圍發生沖突,中國人民解放軍(PLA)擁有在本土的所有優勢。

今天,美國的武裝部隊比1980年代規模小得多,曆史也要大得多。解放軍恰恰相反。到2019年,解放軍海軍擁有約350艘艦艇,超過美國海軍約293艘艦艇。雖然數量不是品質,但它有自己的品質。

沒有什麼比國防開支更能說明一個國家的安全評估了。三十年來,中國的軍費開支一直保持在GDP的2%以下。它充分說明了中國對其安全挑戰的自信。

如果中國感到受到威脅,以至于不得不增加國防開支,那麼這個第二大經濟體可以很容易地負擔得起将國防預算增加一倍;但美國能否将其已經比中國大三倍的軍費開支增加一倍?

拜登表示,美國與中國的競争将采取"極端競争"而不是沖突的形式。但是,當競争變得極端時,它離沖突隻有一步之遙。與美國強調競争相反,中國理所當然地呼籲合作。但探戈需要兩個人。一個國家沒有實力就無法競争;一個國家沒有實力就無法競争。同樣,它隻能與力量合作。

美國外交和國防政策的鐘擺傳統上在自信和回調之間搖擺。問題是,一個正在緊縮的美國什麼時候會倒退,還是會倒退?美國從阿富汗撤軍是合理的,因為美國專注于與中國的競争。隻有時間才能證明這是否是一個明智的決定。

但是,如果這是一個愚蠢的戰略失誤,那麼這是一個巨大的錯誤,比越南,伊拉克和阿富汗戰争的總和更重要。它将永遠注定美國自19世紀末以來一直保持的霸權地位。

周波是清華大學國際安全與戰略中心進階研究員,中國論壇專家

本文為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内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将追究法律責任。在WeChacn上關注觀察者的WeChacn,每天閱讀有趣的文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