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麗娃河原來是河,現在是湖!這個“兩河流域”大學地圖集探尋“一江一河”淵源

常說"麗娃河,愛在中國的師範大學",那麼麗娃河究竟是什麼河呢?事實上,它真的是一條河,但現在它變成了一個湖泊。新出版的《華東師範大學地圖集》厚219頁,揭示了"兩江流域"大學70年來的曆史和地理變化,也探索了一所大學與上灘"一河一河"的近在咫尺。

麗娃河原來是河,現在是湖!這個“兩河流域”大學地圖集探尋“一江一河”淵源
麗娃河原來是河,現在是湖!這個“兩河流域”大學地圖集探尋“一江一河”淵源

第二個地點,從蘇州河到黃浦江灣

胡泛勇是一位名叫"胡念線"的地理學家,他于1953年開始在華東大學任職,直到退休,他經常說:"沒有地圖不是地理。"新地圖集由6 19章組成,其中第五章承載着傳統的校園實體空間,但不僅僅是一張'校園地圖',也不再局限于描繪二維平面的校園地理。依靠全校的特點和綜合優勢,校長錢旭宏認為"這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圖集"。

麗娃河原來是河,現在是湖!這個“兩河流域”大學地圖集探尋“一江一河”淵源

建校之初,華東區選址在上海,舊址為大夏大學,并逐漸擴建為現在的普陀校區(中山北路校區)。大夏大學舊址南臨蘇州河,東臨中山(北)路,阿特拉斯專家認為,學校有很多優點:一是中山路是上海西部主要的南北走向,20世紀50年代擴建後,為學校提供了更便捷的外部通道,南臨蘇州河,并與"校河"裡瓦河相連, 優美的環境,将學校的文化背景融入到水的精神之中;雖然校址當時位于郊區,但周邊空間相對容易擴建,最終形成了今天860畝的格局,為學校發展的前50年提供了充足的空間。

麗娃河原來是河,現在是湖!這個“兩河流域”大學地圖集探尋“一江一河”淵源

2002年,華東大學開始建設宜航校區,選址來到黃浦江第一灣,第二條"校河"櫻桃河蜿蜒入黃浦江。經過近20年的密集努力,1700多畝校園在"三區關聯"中快速轉型,早已看不到"大廢"的陰影,也為學校再建50年世界一流大學發展目标提供了空間保障。

可以說,縱觀華東分部大學兩校選址,似乎離不開"郊區""水"關鍵詞。70年前,普陀校區早已從"郊區"進入中心城區上海,20年前,校園也從"郊區"到上海2035規劃的主要城區;

麗娃河原來是河,現在是湖!這個“兩河流域”大學地圖集探尋“一江一河”淵源

順便說一句,上海高校格局的發展變化與城市的發展息息相關。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上海進入城市和郊區化發展階段,随着大學的調整和擴大,大學的"郊區化"在世紀之交應運而生。在上海郊區,除了松江大學城等典型區域外,奉賢、南彙、臨港也形成了一定的大學叢集。華東大學選擇毗鄰上海交通大學校園,建設新校區,并與周邊紫竹高新區、五餘江川社群形成"學區-園區-園區-城市"三個融合、共同發展的新格局。

近十年來,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上海五個新城市建設的戰略背景下,華東大學再次順應大都市區發展規律,開辟了崇明生态研究所、臨港研究院新的空間布局。 蘇州研究院等是以,華東大學"兩江流域"與上海"一江一江"格局的關系似乎突然變得開放。

麗娃河原來是河,現在是湖!這個“兩河流域”大學地圖集探尋“一江一河”淵源

兩條"學川",新比老更進階

解放日報上官報記者了解到,華東大學始建于1951年10月16日,追溯其淵源,大學創辦于1924年,大夏大學成立于1925年,光華大學,以及其他一些大學,包括1879年在上海成立的聖約翰大學理學教育學院。

麗娃河原來是河,現在是湖!這個“兩河流域”大學地圖集探尋“一江一河”淵源

沿水而上,麗娃河的原名其實就是大夏溪江。1931年3月4日,上海的《宣言》和《時事》有一則新聞,"榮宗京捐獻了大夏溪江"。其記錄:"大夏大學中山路,新校區西邊,有一條河,從學校北面,流經運動場和Liva Liyu村直接流向蘇州河,面積60餘畝,岸面較深,水底清澈見底,遊泳鱗片和細藻,直視一覽無餘, 岸邊挂陽,倒影成好玩,風景極佳,隻為大海。這條河原本是無錫面粉巨頭榮宗景的産業,現在是榮氏大夏捐贈的。自從學校在這條河裡以來,它一直在疏浚它,用于課後釣魚,劃獨木舟和遊泳。"

麗娃河原來是河,現在是湖!這個“兩河流域”大學地圖集探尋“一江一河”淵源

是的,裡奧麗塔别墅實際上是一個"别墅區"。有趣的是,《毛墩》第18章,有一群年輕男女打車去麗娃麗華村郊遊,包船穿梭在河裡,臉上的柳樹在風中飄揚......後來,他們因為雷雨早早回家,在家談郊遊,四次提到"麗娃裡約"的場景。

麗娃河原來是河,現在是湖!這個“兩河流域”大學地圖集探尋“一江一河”淵源

"麗娃"在非虛構或虛構作品中是如此美麗。随着大夏河從大夏大學向南流經麗娃漕園村,公共河流再注入蘇州河,久而久之,大霞溪被稱為麗娃漕園河,簡稱"麗娃河"。如今,華東大學舊校區的"麗娃河"已經自給自足,成為多座橋梁連接配接的校園湖泊。地圖上顯示有一條地下通道與蘇江相連。

麗娃河原來是河,現在是湖!這個“兩河流域”大學地圖集探尋“一江一河”淵源

或許更鮮為人知的是,就其"校河"資質而言,櫻桃河大學華東分部與浦江相關的櫻桃河有着悠久的曆史。櫻桃河曾經被稱為玉都湖,在明代,"玉都九老"在玉都湖岸邊的森林中聚會朗誦詩歌。她呼應了中北校區的裡瓦河,分享了一個資訊。

麗娃河原來是河,現在是湖!這個“兩河流域”大學地圖集探尋“一江一河”淵源

"圖集突破傳統元素組織,創新多樣化的視覺表達,實作非常緊張的閱讀體驗。中國科學院院士周成虎評論了這幅地圖集:"它以地圖的形式,描述了一所曆史悠久、在國内外享有盛譽的大學的曆史和現代風格。講述華東師範大學的故事,講述中國大學的故事......"

專欄編輯:徐瑞哲 文字編輯:徐瑞哲

來源:作者:徐瑞哲 盧安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