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美塔那(貝德裡希·斯美塔那1824-1884)
任何一個有着悠久曆史和豐富多彩的民間傳說的國家,都會有一位重量級的作曲家。他們用生動的音樂,記錄祖國和民族的傳說、曆史、英雄、風景和民族人物。捷克共和國是多麼幸運,斯梅塔是等待藝術英雄的捷克人。他不依賴民歌,獨立發展了捷克音樂的詩意風格,用歌劇和交響樂來紀念他的國家。
<h1>早年生活</h1>
斯美塔那于1824年3月2日出生于利托米斯爾。當時,該地區不叫捷克共和國,但仍然屬于奧匈帝國,人民接受德國教育。斯美塔那直到三十二歲才用捷克語寫作。他的父親是一位葡萄酒商人和業餘音樂家。斯美塔那在五歲時演奏了海頓的弦樂四重奏,并在六歲時演奏了鋼琴獨奏。然而,由于他的父親不贊成他的音樂事業,他沒有接受過專業的音樂教育。他在上學生涯中換了幾所學校,十四歲就放棄了學業,去了布拉格很長一段時間,體驗了那裡豐富的文化生活,也被李斯特的現場獨奏會震驚了。十七歲時,他在比爾森地區的富裕家庭中因舞蹈和鋼琴獨奏而廣受歡迎。十九歲時,他終于從學校畢業,去布拉格發展并撞牆。卡捷琳娜·科拉洛娃(Katerina Kolarova)是她以前認識的女孩,當她說服她的老師教授斯美塔那和聲和位置方法并鞏固她的作品的理論基礎時,她正在從事鋼琴演奏的職業。斯美塔那當時太窮了,無法支付學費,但幸運的是,在解決問題之前,她被一所音樂學校的院長介紹為勳伯爵擔任家庭教師。斯梅塔在勳伯爵的家中遇到了柏遼茲和舒曼。二十一歲時,他擁有像李斯特一樣的鋼琴技巧,他的作品被莫紮特收藏。
二十三歲時,他決定放棄鋼琴家的事業,創辦一所音樂學校,尋求李斯特的幫助。李斯特沒有提到這筆貸款,但承諾代表他找到一家出版社,并保證他的作品的出版。這所學校成立于1848年,正好趕上了反對奧匈帝國統治的短暫革命,斯美塔那同情革命者,他們幫助制造了障礙。雖然革命被鎮壓,但它使他走上了民族音樂的道路。1849年,斯美塔那與科拉洛娃結婚,但從那時起,家庭悲劇接踵而至,她的四個女兒中有三個過早去世,鋼琴三重奏(Op.15)是對她大女兒去世的緻敬,她的大女兒已經展示了她的音樂天賦。更不幸的是,他的妻子Kolalova患有肺結核。
<h1>瑞典浮标</h1>
三十二歲時,斯美塔那覺得在布拉格沒有未來,她選擇舉家搬到瑞典哥德堡擔任合唱指揮,并恢複了他作為鋼琴家的地位,招收了許多學生。在瑞典時期前後的五年裡,他遇到了一直鼓勵他的李斯特,他曾經由一位維也納指揮家上司,他來自一個沒有一位表演者就無法産生作曲家的國家,這加強了斯美塔那創造捷克民族音樂的決心。在此期間,斯美塔那完成了三部深受瓦格納影響的199部交響曲,"查理三世" - 莎士比亞的角色,其音樂描繪了國王在被騷擾之前,導緻他最終失敗;"華倫斯坦",旨在作為希勒戲劇的前奏,包括複雜的營地生活,僧侶講道,守夜,結局;和"Hakon Jarl" - 殘酷的Harkhon伯爵的故事,他想重建異教徒政權,後來被廢黜的王位繼承人擊敗。
1859年,斯美塔那一家回到布拉格避寒,他的妻子在途中在德累斯頓去世。次年,36歲的斯美塔那再婚,并繼續成為他哥哥的嫂子貝蒂娜·費迪南多娃。1861年5月,當布拉格的政治局勢緩和時,斯美塔那決定回國定居下來,并開始以成熟的方式為捷克音樂而奮鬥。
<h1>捷克國家歌劇院的建立</h1>
回國後,斯美塔那于1863年創作了歌劇《波希米亞人的勃蘭登堡人》,類似于墨索爾斯基的《鮑裡斯·戈東諾夫》,由于同行的抵制,直到1866年才有機會在臨時劇院首演。首演取得了成功,斯美塔那被任命為臨時劇院的永久指揮長達八年。不久之後,他推出了歌劇《被背叛的新娘》,當時正值Op戰争前夕,首演并不成功,斯美塔那逃往鄉間寺院一個月。幾周後,《被背叛的新娘》終于引起轟動,從此,《被賣掉的新娘》在布拉格國家劇院上演了2000多場。
講故事:十幾歲的馬倫卡愛上了珍妮克,但她的父母被婚姻經紀人凱卡爾欺騙,要求她嫁給房東邁克爾的兒子瓦塞克。凱卡爾與傑尼克簽訂了一份合同,要求他放棄他的新娘馬倫卡,條件是他娶了房東邁克爾的"兒子"。後來,人們發現傑尼克是已經分居多年的地主邁克爾的長子,傑尼克和馬倫卡最終成為了親戚,次子瓦塞克愛上了馬戲團演員埃斯梅拉達,而客戶凱卡爾成了笑柄。這部歌劇成為國家歌劇院的代表作,充滿了悅耳的旋律和民間舞蹈節奏。
1868年,為了慶祝被背叛的新娘的誕生,斯美塔那推出了另一部歌劇《達利博爾》,類似于貝多芬的《費德裡奧》,帶有一點瓦格納的影子,但不是很成功,因為它與觀衆的興趣點非常不同。直到斯美塔那去世幾年後,這部歌劇才成為捷克共和國歌劇院的主要歌劇之一。
1874年,斯美塔那完成了歌劇《兩個寡婦》。這是理查德·施特勞斯最喜歡的歌劇之一,每次他通路布拉格,他都必須确認他可以看到戲劇。他自己的歌劇《插曲》也深受《兩個寡婦》的影響。劇情:莊園的女主人卡羅琳娜和表妹阿涅茲卡都是寡婦,一起參加農場的豐收節。獵人穆姆拉爾抓住了偷獵者拉迪斯拉夫,後者為了接近阿涅茲卡而被故意抓住。不久,兩個寡婦争相赢得拉迪斯拉夫,後者追捕阿涅茲卡。阿涅茲卡假裝拒絕,卡羅琳娜趁機與拉迪斯拉夫形影不離。穆姆拉爾與卡羅琳娜的調情遭遇了冷酷的臉色,阿涅茲卡又快又生氣。最後的派對場景仍然是喜劇的結尾,隻留下了穆拉的抱怨。對于這部歌劇,斯美塔那本人将其描述為"獨特的沙龍風格",與莫紮特的音樂意圖相比對。
<h1>祖國,祖國</h1>
1872年11月,斯美塔那完成了愛國歌劇"Libuse,波希米亞主義的異教徒統治者",直到1881年才首演 - 并被用作布拉格國家劇院的開幕劇。但創作這部歌劇的愛國主義主題激發了斯美塔那創作了一系列交響曲《我的國家》(My Country)。"我的國家"是六部分系列,在1874-1880年左右分階段完成,在此期間,斯美塔那由于梅毒感染而雙耳失聰,最終完全失聰。奇迹般地,創造力沒有受到影響。
《我的國家》的六部交響曲是:維謝赫拉德(Vysehrad),布拉格郊外的曆史搖滾,與Libuse有關,音樂描繪了曆史傳說和滄桑;"伏爾塔瓦河"描述了伏爾塔瓦河流經的地區,模仿河流的流動聲音;和Sarka,布拉格郊區的一個岩石山谷,以女主角Sarka的名字命名。音樂描述了她的美麗,以及愛與恨的侵略;塔博爾(Tabor)是波希米亞南部的一個中世紀小鎮,是胡斯派的基地,胡斯派是捷克革命抵抗運動的象征。音樂隐喻了革命者的信念和精神;"Blanik"使用與Tabor相同的神聖主題作為Tabor的續集,它還描繪了布拉格之春音樂節每年開幕的Blanik山脈的風景。
<h1>悲傷的夜景</h1>
1876年,52歲的斯美塔那出版了一本青年回顧展,自傳體《E小調第一弦樂四重奏》(來自我的生活)。這首歌的四首曲子是特别提及的,分别是:第一首音樂,我年輕的時候,我追求藝術,浪漫的氛圍,難以形容的口渴,對未來不幸的警告第三章音樂,對妻子Kolalova的描述;第四樂,給民族樂努力上路的快樂,不幸遭遇了耳病災難,前途未蔔啊,恢複小光的希望,夢想回到早年,頗為遺憾。
1876年和1878年,斯美塔那推出了歌劇《接吻》和《秘密》,分别呼應了《被背叛的新娘》,但沒有得到廣泛傳播,也沒有離開捷克共和國。此時,斯美塔那與女兒佐菲和女婿一起住在鄉下。他生病了,漸漸失去了記憶,甚至不能流暢地說話。該劇于1882年首演,但沒有成功。1883年,斯美塔那出版了反映耳聾痛苦的《D小調第二弦樂四重奏》,并完成了最後一部交響曲《布拉格狂歡節》(實際上是序幕和波蘭舞蹈,構思作品的一部分)。他本來打算将莎士比亞的戲劇《第十二夜》改編成歌劇《大提琴》,但隻寫了363節,并因經常出現幻覺而被迫進入精神病療養院,并伴有瘋狂和自殘的迹象。在那裡,他試圖逃跑,沒有人能認出他的親戚。
雖然斯美塔那晚年曾多次與劇院就版權費發生争執,有時他的作品被故意忽視而沒有為他預留座位,但在1884年3月2日,音樂界的許多人以《布拉格狂想曲》的首演慶祝了他的60歲生日,但此時在療養院的精神崩潰的斯美塔那已經不再受到祝福。
兩個月後,5月12日,斯美塔那去世了。葬禮在Tyn教堂舉行,葬禮隊伍非常壯觀,當它經過國家劇院時,喇叭響起。
<h1>唱片介紹</h1>
由于語言和寫作障礙,很難找到斯美塔那的歌劇錄音,除了捷克唱片公司,聽到"被背叛的新娘"和"兩個寡婦"的完整故事隻能找到Supraphon。
《我的祖國》應該是東歐指揮家演繹的首選,他們更能掌控《道》的節奏和魅力。庫貝利克特别權威,他又錄制了三次唱片:Decca出版了他與維也納愛樂樂團的合作;DG出版了他與波士頓交響樂團的合作作品;Supraphon出版了他與捷克愛樂樂團的合作。作為Supraphon(111208-2)最有意義的版本之一,Kuberik從離家41年後回歸,莊嚴而充滿愛國熱情。當您考慮演奏和錄音時,安塔爾·多拉蒂與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合作的飛利浦版(432196-2)是最好的,将指揮技巧的戲劇性創作與管弦樂隊的超級迷人技巧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