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30萬噸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項目基金會助力解決"白色污染"
據中國科學院官網報道,4月19日,30萬噸/年CO2基生物降解塑膠項目在吉林省化學工業循環經濟示範園舉行奠基儀式。項目位于博達東方新化工(吉林)有限公司。公司是香港遠大東方集團旗下的吉林萬泰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與長春英華的合資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C類研發、生産、銷售和應用技術開發的高新技術企業。項目總投資30億元,占地面積18萬平方米。該項目采用具有國際領先水準的長春聚碳酸酯(PPC)生物降解塑膠第三代合成技術,經過産業化,不僅找到了解決世界"白色污染"問題的切實可行的辦法,也找到了有效利用二氧化碳的最佳途徑和方法。

該項目主要生産聚合物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薄膜,在多個省市開展了多種作物田間試驗,2015年和2016年的試驗資料顯示,玉米、果蔬等大田作物産量增加5%~10%,經濟作物增幅超過10%,作物産量增幅明顯, 具有大面積的推廣和使用條件。
PPC第三代合成技術誕生于"中國應用化學的搖籃"長春英華研究所,是中科院生态環境高分子材料重點實驗室的科學家團隊,20年來克服了結晶難關,先後獲得中國科學院科技貢獻獎,擁有多項國際、國内專利。據了解,該技術生産的生物降解薄膜已經通過多個省市開展了多種作物田間試驗,2015年和2016年的試驗資料顯示,玉米、果蔬等大田作物增産5-10%,經濟作物增幅超過10%,農作物産量增幅明顯, 具有大面積的推廣和使用條件。
據介紹,聚合物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塑膠産品有五大優點:一是采用二氧化碳為主要原料,成本遠低于其他生物降解材料;其次,該産品具有高阻力,強防水性,良好的透明度和高斷裂伸長率。三、生物降解性好,具有光降解性能;四、加工性能好,一般吹膜機械具有普遍性;五、應用領域廣闊,可用于農用地膜、環保購物袋、快遞包裝、醫用敷料、食品包裝、垃圾袋等生産。
資料顯示,各地殘留薄膜、塑膠包裝供應,多為石油基化工原料,其使用壽命超過100年。處理這種白色廢物,挖掘垃圾填埋場不起作用,高溫焚燒會産生化學緻癌物質,如二惡英。"白色污染"正在侵蝕中國18億畝耕地、13億多人口和兒童的生活品質和國家糧食安全。如果我們不改變調子,100年後将沒有好的耕地可以種植,更不用說可持續發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