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媒體報道,美國海軍的遠征機動基地艦"米格爾·基斯"号(Miguel Keys)近日抵達日本西南部、日本海沿岸的薩蘇博基地并停靠。報道稱,該船此前曾從太平洋中部港口夏威夷出發,一路向西,經沖繩進入日本海,并抵達笹賽堡基地,整個航程近一個月。

據了解,美軍遠征機動基地艦艇作為大型水上非戰鬥艦艇,主要作為海上基地,可以替代部分岸上基地和港口的作用,可以近距離接觸各種艦艇,并提供任務補給,進而支援缺乏海外基地在各種任務行動的情況下, 反地雷行動和海上救援行動等内容。此外,還可以進行特殊操作。該基地艦是美國軍方最新,最先進的遠征基地艦。它于2021年5月投入使用後立即部署到夏威夷。此後,他一直在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的控制範圍内航行。
報道稱,遠征機動基地艦的長度達到239.3米,寬度為50米,滿排水量達到9萬噸,是美國海軍航母以外最大的軍艦,而且該艦船使用正常動力,與航空母艦相比非常特殊,是目前全球噸位最大的正常動力戰艦。它的形狀與大型油輪相似,但具有不同的任務分區。
分析人士指出,這類基地艦艇是美國海軍在二戰結束後研制的一種支援艦艇,因為美國在海外的許多基地在二戰結束後被取消,是以美軍在某種程度上通過這種基地艦艇協助海上任務。但這次這艘船抵達日本,其任務有些"混亂",因為日本作為美國在西太平洋的"前線"要塞,在日本東海岸有橫須賀軍港,西邊有佐賀寶軍港,還有沖繩等基地供美軍使用, 美國向日本部署基地艦顯然有些多餘。此外,美國在亞洲有幾個海外基地,包括菲律賓的克拉克基地和新加坡的樟宜海軍基地,以及關島的一個基地,基地艦艇最弱的區域是西太平洋,但它仍然将該艦部署到該地區,這是有原因的,這不得不考慮。
分析人士認為,該艦被部署到該地區,顯然是因為美軍現在對該地區的控制力較小,緊急調動軍艦到西太平洋加強防禦能力,但鑒于它沒有作戰能力,還部署在這樣的"前線"地區, 再加上艦艇的體型,在發生作戰行動時,艦艇的生存能力非常薄弱,甚至經不起第一輪的打擊,是以美軍向西太平洋的軍事部署很可能非常簡單。這是為了威懾鄰國,但最終可能會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