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從華路天香蜜山上,一隻金黃的蜻蜓挂滿了樹枝,嶺南早春第一果實成熟,誘人的香氣喚醒了整個春天。記者從華麓田走進田間,參觀了疫情期間山區農産品銷售的新思路。

1:旅遊接送網絡銷售,導遊進入微商
與廣州市區相比,華麓田海拔比較高,晝夜溫差大,空氣濕度也高,适合種植蛞蝓。香味在2017年獲得國家有機食品認證,2019年獲得廣東省名牌産品,走進香氣誘人的花園,你會發現這些都不是假名。
雨後,香蜜山的煙熏火燎,600畝樹,450畝挂着的果實,郁郁蔥蔥,黃色的成城果格外醒目。整個山林有四種森林——早上6号鐘、白水晶、解放和大五星。控制每年的嫁接時間,果實可分為早、中、晚、晚四批成熟,一般來說,果實的成熟期是從2月中旬到5月上旬,今年受氣候的影響,第一批日期在3月初迎來了采摘期。
随着四期的成熟,産量同比增長了三分之一
春節期間,早熟的果實長到4點左右成熟,勞工們開始收拾袋子,以防水果開裂,防治害蟲。仔細觀察蜻蜓的表面,可以觀察到一層薄薄的絨毛,那就是蜻蜓自帶的"保護層",面對雨水,容易脫落,是以袋子對飛蛾有保護作用。今年3月8日,早熟的水果長到9個以上成熟,有很多甜味可以采摘。據園林園長鄧建橋介紹,去年開花期雨量較少,是以今年的收成、産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三分之一,預計今年将生産330多噸水果。
疫情下,農産品正在尋找新的出路
收割,卻遭遇了疫情,這種遊客采摘作為果園主要銷售管道的新招——網絡銷售。香密山銷售經理潘小艾介紹,今年受疫情影響,銷售到電子商務,導遊到微商,在網絡上幫助推廣鼻涕蟲,廣東省可以通過快遞郵寄。截至3月4日,已收到50箱訂單,總計150英鎊。此外,果園本身還生産加工産品,如幹酒和幹酒,以便可以食用一批棗。潘曉愛介紹,目前仍在積極聯系資源,努力加工軟膏、糖,延長銷售期,拓寬銷售範圍。
2.草莓:銷售以門到門交貨為主,員工以配送人員為主
另一邊的香蜜草莓園也選擇了網絡銷售,草莓園主要通過配送上門銷售的草莓,分布範圍從化工區、草莓園員工到配送人員。此前,草莓園以遊客為主采摘,現在轉為網上銷售,果園官員表示,與同期銷售沒有緩慢,但價格從原來的30元/斤降到了18元/斤。
3 蘭花:蝴蝶蘭花銷售受到影響,有計劃擴大電子商務零售量
泸田桂峰村蘭花種植基地的蘭花銷售也受到疫情影響。廣州世貿園藝有限公司張濤介紹,種植基地采用智能溫室棚進行種植,常年有蝴蝶蘭花。此前,蘭花以批發到嶺南花店、花市和出口東南亞國家為主,也以電子商務為零售,電子商務零售占總銷售額的10%。今年受疫情影響,春節期間至2月底,蝴蝶蘭花銷量比去年同期均下降10%-20%。
種植基地頭引進,在蘭花銷售緩慢之前,部分幼苗好,将重新栽培;3月份,預計将有30,000株蝴蝶蘭出售,現在市場正在逐漸複蘇,截至3月7日的銷量不到三分之一。上述負責人計劃擴大電子商務的零售出貨量。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何晶瑩
廣州日報全媒體攝影記者:何晶瑩
廣州日報全傳視訊記者:何晶瑩
廣州日報全媒體主編彭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