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永安千年名産“大湖魚”

- 五大湖飛蝸牛養殖場的品牌

永安自古以來就流傳着一首民謠,講的是當地四大名品:"雞峰芋芋洋芋、橋尾豆腐大湖魚"。有兩句諺語:"冀山老酒酒,五大湖魚的味道很美。"任何來五大湖參觀省級正常抗戰遺址和士林風光的遊客,在品嘗了大湖魚之後,不要驚歎于魚的美味。每年元旦,"五大湖魚"都成為送給朋友和親戚的好産品。每隔兩天休息一次,五大湖魚塘一側自然會呈現出釣魚的場景。

為什麼五大湖的魚如此美麗,如此受歡迎和衆所周知?據《永安縣紀事報》報道:"五大湖...中多清池,原來叫湖,它的水從龍溪洞流向這裡,四個小時,魚是最美的。"它的水富含礦物質,因為它從地下洞穴流出,而且它特别清晰,因為它流淌的更多。池塘和溝渠自然生長水和草,由于水的流動,郁郁蔥蔥的水草在水下搖擺,為魚類生長提供了極好的條件。

五大湖魚類的起源也頗具傳奇色彩。也有人說,這與我的祖先選擇住在五大湖有關。據《宋陽來家譜》記載,賴某原居于河南省玉川,戰後北方,南方遷徙。宋高宗紹興的一天,住在永安北門地區的十九祖鵬勇,在他家附近的高飛寺和人聊天,鄰居對他說:"你兩個兒子抓了一條大魚,你不趕回家吃魚嗎?"原彭永功的兒子小一和蕭二不小心掉進了河裡,弄濕了衣服,這個鄰居逗他,故意說要抓魚。這個笑話後來被追捧了。有趣的是,當時愛吃魚的彭永功相信這是真的。他沒看到魚就沖回家,以為是兒子自己吃了,很生氣,說:"兒子抓魚了,就算老兒子吃,這樣的兒子養起來有什麼用?是以我不知道我是否要把我的兩個兒子趕出家門。

彭永功的次子賴小笛離家出走,一直夢想着抓幾條大魚給他癡迷于魚的父親吃,以示孝順。他來到五大湖,看到這裡的水和草很美,隻是魚,然後特意去江西買魚苗放養。到了新年,他真的送給父親一條又肥又大的活魚。父親非常高興,他告訴他回家住。但是索豐人愛上了五大湖,并在五大湖定居下來。據傳說,這是五大湖魚類的起源,而二是五大湖姓賴的開山祖先(小一個住在龍岩縣,成為龍岩賴的祖先)。

第二年800多年來,以賴姓為主的湖人繼承和發展了祖傳産業,使養魚技術更加發達,積累了獨特的烹饪經驗,使五大湖魚逐漸被四方所熟知。

抗日戰争期間,随着山城永安成為福建省會、中國東南政治、文化教育的中心,一大批政治家、藝術家學者、教授聚集在永安,五大湖魚的名聲日複一日。雖然雞肉、魚和雞肉的價格較高,但魚價較高,"五大湖魚仍然廣泛銷售。肉質細膩,遠比河魚好;無異味,比海鮮更強;沒有泥土,與其他地方池塘放養的淡水魚不同。記得老奶奶最怕魚腥味,是以家鄉産的五大湖魚自然成為她老人唯一喜愛的魚珍品。該鎮幸存的教育前輩賴華先生說,1942年,住在永安寺山春谷山村的國民黨省政府主席劉建珂去五大湖考察戰時國民教育工作,還給他取名"五大湖魚"。同年冬天,國家聲校校長、我國著名音樂家陸謙先生到五大湖區福建省師範學校參觀,受邀到農舍品嘗著名的五大湖魚,并做了即興的七字演講。詩:

洞口冷泉混樂團,老書屋是一支煙;

五大湖有初秋的收獲,但肥肉魚充滿了水。

五大湖的魚類養殖業在其曆史上曾多次達到頂峰。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實行農業生産責任制,五大湖水面養魚面積、魚種和産量達到快速見頂。我還記得很清楚,我家鄉的前廳後面全是池塘。當時,大湖在古木天、樹林、池塘衆多,水利,從底層岩層的優質礦泉水填滿了十裡塘。每逢捕魚季節,家庭、男人、女人和孩子,袖口、褲管、魚背、拿着魚叉、拉漁網,忙碌而快樂。

從陸謙先生的詩中可以看出,五大湖養魚的主要方式屬于稻田養魚,即收獲一季水稻後,再放水養魚。這也是五大湖養魚業的特點。解放後,由于極左路線的影響,兩季水稻被強制執行,五大湖的魚類養殖業曾經為糧食生産和滅絕讓路。改革開放以來,五大湖的魚類養殖業迅速複蘇,許多農民通過養魚成為富裕家庭。

由于其長期享有盛譽,五大湖魚類也出現了許多假貨和劣質産品。一些魚販為了牟利,将魚從其他地方帶到五大湖或永安市場作為"五大湖魚"出售。同時,由于近年來集鎮建設的影響,一些原有礦泉水源的池塘從活水變成靜水,死水和草的生長被扼殺,魚類的生長隻能依靠飼料飼料,影響了一部分"五大湖魚"的品質。

事實上,這些都不是正宗的五大湖魚。正宗的"五大湖魚"有三個特點:一是魚鱗外觀純正亮,深青色,其他魚為渾濁土黃色;1984年,南京大學地理系教授、中國著名土地整治和資源利用專家鮑浩生走訪五大湖,指出這與五大湖獨特的地下礦泉水資源有關。

那麼,直到今天,純淨的"五大湖魚"還存在嗎?答案是肯定的,而且相當多,而且在不斷發展中,隻是因為水資源的關系,放養的池塘被限制在五大湖洪雲山麓的石林腳下,靈頭清水池到前方的海洋池前的增田村。一些熟悉五大湖地理的釣魚愛好者通常隻在這些水池邊釣魚。

但是,五大湖淡水魚面積已達2000餘畝,年産量達60多萬公斤,魚類種類更加多樣化,有鯉魚、草魚、白鲱魚、花鲱魚、羅非魚、武昌魚等十幾個種類。該鎮成立了水産技術指導站和漁業協會。五大湖的魚類養殖業正在進入輝煌。

"五大湖魚"确實是一個真實的名字。

(1997年8月28日《福建科學技術日報》第三版,1997年7月17日《海峽科學技術指南》第四版,1997年8月21日《福建漁業日報》第四版,1997年8月22日《三明海外華僑日報》第七版,8月7日三明廣播電視日報第12版,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