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米南瓜湯,挖野菜也像谷物......"一首"毛專員和我們在一起"的歌謠,生動地再現了土地革命時期井岡山的紅色記憶。
井岡山革命據點是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者率領中國勞工、農民和紅軍在井岡山建立黨的第一個農村革命基地。此後,中國革命走上了"農村周邊城市,軍隊奪取政權"的正确道路。

當時,井岡山地區處于經濟封鎖之下,食品、布料、藥材等基本必需品匮乏。以糧食為主,以雜草米為主,用于生産紅米。但是,受制于大米加工條件,紅米出毛坯,食用時難以吞咽,被富豪作為"次食"。紅軍和貧苦農民一樣,隻能吃這種"紅米",是以流傳着"紅米南瓜湯,朱毛采糧在井岡"的好話。然而,面對極端困難,紅軍保持了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頑強的戰鬥力,星火最終成為了最初的潮流。
改革開放後,井岡紅米的營養價值得到了進一步凸顯。井岡山地區獨特的灌溉水和山地日照條件,使紅米在水稻品質和油質方面形成了獨特的品質。随着加工工藝的精益求精,紅米的口感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除了作為主食外,還可以制作紅糕、腸紅米、酒等。2010年5月,京岡紅米獲得農産品地理标志注冊保護。
根據中國民法典第123條的規定,與"井岡紅米"類似,由"原産地和商品名稱"組成的辨別稱為地理标志,可以作為一種自主知識産權對象進行保護。"地理标志"強調産品的"産地",即産品的品質、特征或聲譽被認為與其生産的地理位置有關,是以以原産地名稱的形式保護當地特色産品。這種以原産地為基礎的命名保護在我國有着悠久的曆史傳統,早在東漢時期,中藥材的特定産區就會有"陶笛草藥"的稱号。近代以來,在法國葡萄酒工業的影響下,它逐漸演變成一個世界性的産權保護體系,主要用于保護農産品、食品、葡萄酒、手工藝品等在特定生産區域。
目前,我國地理标志管理主要有兩套制度,重點是知識産權保護和産品品質監督。知識産權保護制度,根據《商标法》和《地理标志産品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主要針對已注冊的地理标志商标進行先後公示保護和事後保護未注冊地理标志。産品品質監督制度主要以《農産品地理标志管理辦法》為主,對地理标志産品或者原産地産品進行品質監督。
農産品地理标志
地理标志産品辨別
在革命戰争時期,廣大的農村是黨上司的革命武裝力量的生存基礎,農民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主力軍,許多革命基地的農産品都打上了鮮明的紅色标記。土地革命時期,廬江水邊的"井岡紅米"和玉玉山的"紅安君"培養了大批紅軍戰士,為革命豫園奠定了基礎;
歲月變遷,争變明星轉變,在世界矚目的抗擊貧困中,地理标志品牌建設已成為精準扶貧和工業富農的強大引擎。2020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省通路時指出,黃花産業要變成大産業,讓黃花成為人民脫貧、成為富有的"搖錢樹"。
2021年的開年被網友譽為"土得渣,美花",在快閃劇《山海之愛》中展示了甯夏西海谷地區移民在福建同行的幫扶,将"幹灘"打造成"金沙灘"的人員意識。劇中的"甯夏"、"賀蘭山東威酒"等特殊資源,是地理标志産品的真實展現,幫助當地人民實作精準扶貧。
據官方統計,我國目前已全部走出832個貧困縣,60%以上的地方有地理标志,相關産品産值已超過1萬億元,地理标志特色産業的發展已遍及各地,特别是農村地區發展區域特色經濟, 實施精準扶貧的重要途徑。
2021年3月1日,《中歐地理标志協定》生效,中國首批100個地理标志受到歐盟的正式保護。其中有已出口到歐洲的産品,如前述的甯夏賀蘭山東白酒和吐魯番葡萄幹、普洱咖啡等,還有出口到歐洲有潛力的産品,如煙台蘋果、紹興酒、中國農産品和特色商品在國際貿易中的競争優勢有望進一步發展,農村經濟和區域經濟将進一步提高開放水準。
歐盟"原産地名稱保護"标志
歐盟"受保護的地理标志(PGI)"産品辨別
革命戰争年代,按照粗糧野菜、山澗喂養了一支不怕吃苦、不怕死的紅隊,最終取得了"站起來"的革命勝利;今天,站在"兩個百年"目标的曆史交彙點,展現紅色文化、傳承紅色革命基因的地理标志産品,将在高層次開放平台的幫助下,進一步融入國際知識産權保護體系,繼續寫在世界舞台上的"強者"!
投稿:北京知識産權法院
編輯:金彥辰王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