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喜歡上海的理由⑤|徐黎明:從蝴蝶酥中品出上海味道

喜歡上海的理由⑤|徐黎明:從蝴蝶酥中品出上海味道

第32屆上海旅遊節

喜歡上海的理由⑤|徐黎明:從蝴蝶酥中品出上海味道

20世紀30年代初,蝴蝶一上市,就俘獲了上海人的味蕾。如今,蝴蝶酥已被融入更多的上海風味。國際大酒店的蝴蝶酥不僅是上海舌尖上的回憶,更是吸引着來自世界各地的客人。

徐黎明(1960年生,上海國際飯店餐飲部總監,範盛餅屋總監。2019年,徐黎明海派點研發勞動模範創新工作室被評為第九批"上海勞動模範創新工作室")

喜歡上海的理由⑤|徐黎明:從蝴蝶酥中品出上海味道

蝴蝶酥,名稱優雅,外表靈巧,千層酥脆,入口和糖磨在嘴唇和牙齒之間。20世紀30年代初,法國小吃上市,抓住了上海人的味蕾。制作蝴蝶薯片的配方是現成的,賣蝴蝶薯片的餐廳很多,但國際酒店蝴蝶薯片可以家喻戶曉,最暢銷。

國際酒店梵勝餅屋是一家前身為廠後店,進二樓的廠房,原料隻是普通的黃油、面粉、鹽、糖、水。面團堆放黃油,撒上一把白糖,在256層上折疊八次,然後手動切片并送入烤箱。在高溫下,面條和糖互相擁抱起舞,"蝴蝶"的翅膀逐漸形成,高高翹起,此時本土原料散發出不可替代的香味。

喜歡上海的理由⑤|徐黎明:從蝴蝶酥中品出上海味道

這一天,扇餅屋的導演徐黎明在手術室巡邏,穿着好好的工作服、兜帽、口罩等,隻微微緩緩的腳步聲透露出他已經六十多歲了,當他拿起刀時,依然像年輕人一樣犀利。國際酒店蝴蝶酥,依然手工剪裁,這也是它優于同類産品的原因之一。徐解釋說:"機器切,面團需要冷凍到一定的硬度才能切好,冷凍後的面團被送入烤箱後,酥脆效果會更差。"

喜歡上海的理由⑤|徐黎明:從蝴蝶酥中品出上海味道

降溫到樓下的餡餅屋後,被裝在透明的袋子裡,一對父子買了兩個袋子。一個從國外來到上海的女孩看到了一個社交網站的推薦,就來買了兩盒禮品盒帶回家作為伴侶禮物。看了一會兒,徐某走出去,轉身來到南京西路,走進了已經工作了40年的國際大酒店。1934年,由燕達克設計的"遠東第一座高層建築"在這裡落成,像陸地上的帆船,俯瞰城市。

喜歡上海的理由⑤|徐黎明:從蝴蝶酥中品出上海味道

1979年,19歲的徐先生進入國際飯店工作。第一份工作是當服務員,後來當司機,修理工......直到50歲,他才接管了範生西派家的生意。"蝴蝶很好,如果局限于國際餐廳的菜肴,隻有上海人知道,遠遠不夠。

于是他從銷售開始,一次一個環節學習,直到掌握了制作蝴蝶薯片的獨當技巧。網際網路經濟尚未完全起飛的時代,範盛西派家創造了"閃"的概念,内環客戶可以遠端訂購,餡餅屋免費送貨。

喜歡上海的理由⑤|徐黎明:從蝴蝶酥中品出上海味道

人力和運輸成本的背後,是徐某對開拓市場的渴望。蝴蝶酥商家一覽無餘,慢慢從休閑顧客轉變為企業單品,同時,國際酒店也主動承擔了多項重大任務,在世博會、世博會等重大場合,精緻的蝴蝶酥等精緻特色小吃頻頻出現,參會人員一緻好評。2011年,随着京滬高鐵的正式營運,徐還以高鐵的袖珍版形式推廣蝴蝶薯片、杏仁薯片等小吃。鐵路鋪設的時間越長,蝴蝶酥跟高鐵飛入江南北,千家萬戶。有的乘客吃蝴蝶薯片,還特約預留包裝紙,家裡會打電話到國際大酒店,再點一份。

喜歡上海的理由⑤|徐黎明:從蝴蝶酥中品出上海味道

今年,Butterfly Crisp正在着手打造短視訊平台直播室,通過直播發貨拓寬線上銷售管道。"改革開放以來,上海的經濟發展一直走在全國前列,上海人接受了更多的新事物,創新的東西很多。是以,即使我現在年紀大了,我也想跟上時代的步伐。徐說。

作者: 周晨

編輯:劉麗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