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琳)元宵節臨近,賣元宵的門店前又出現了市民排隊買元宵的景象。
今天(2月24日)一早,記者在錦芳小吃磁器口店前看到,等候買元宵的人排成兩條“長龍”,“高峰時得排三四個小時才能買到元宵”。錦芳小吃經理劉春萍介紹,因為現場排隊市民太多,公平起見,這幾天已停止線上元宵銷售。
此外,北京稻香村、護國寺小吃等老字号的元宵仍可線上購買。

24日早上,前來錦芳小吃磁器口店買元宵的市民排了兩條長隊。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早上6點半開門就有顧客排隊
今天早上8點左右,記者在錦芳小吃磁器口店看到,視窗前,市民排了兩條長隊,一隊從視窗往北排到了廣渠路輔路,一隊往東蜿蜒了二百多米。
“這兩天買元宵就得趕早,我們早上是6點半開門,這時已經有人排隊了。高峰時段排隊三四個小時很正常。”從業人員說。
“去年元宵節正趕上疫情,不提倡聚集,有的門店取消了現場購買,我們去年是在網上買的。”市民高女士說,買元宵就得現場排隊,才有過節的感覺。
居民排隊購買元宵。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錦芳小吃經理劉春萍告訴記者,錦芳小吃磁器口店多年來一直是銷售最火的店鋪之一,去年因為疫情,現場購買的銷量大幅下降,店門口買元宵基本不用排隊。“感覺今年排隊情況超過了往年,今天排了兩條隊,昨天排了四條隊。”劉春萍說。
早上9點多,還不斷有來排隊的市民,也有市民看到長隊有些猶豫。有的市民找買到元宵的人問,“您這是排了多久買到的?”“兩個多小時。”“這麼久啊,等排到我得中午了。”算計着時間,有人猶豫着走到隊尾。
錦芳小吃高峰期每天賣元宵20噸左右
從業人員說,他們從年前開始搖元宵,所有人加班加點,正月初八開始,買元宵就需要排隊了。“早上6點半開門,師傅從早上5點開始搖元宵,需要不間斷一直搖到夜裡1點多。”
記者在現場看到,不少人買了好幾袋。劉春萍介紹,這幾天錦芳小吃三個店,每天供應元宵在20噸左右,昨天三個店共賣出元宵21噸,預計今天的量隻多不少。據了解,受疫情影響,去年錦芳元宵與餓了麼平台合作,将元宵賣到線上。今年現場排隊高峰期,為了公平,錦芳元宵取消線上購買,同時取消了高峰時段員工内購。
今年錦芳小吃依然是供應5種餡料的元宵,包括什錦、黑芝麻、可可、山楂和五仁,除了什錦元宵36元/斤,其餘4種售價40元/斤。
從業人員在門店後的工廠中的房間搖元宵。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部分老字号元宵仍可線上購買
記者了解到,牛街白記、功德林和北京稻香村多家門店,也出現了排隊買元宵的場景。
在稻香村東直門店第三門市部,早上8點開門,門口就排了幾十個人等着買元宵。受疫情影響,稻香村取消了門店現搖元宵,都是工廠供貨,為了減少市民排隊時間,從業人員提前将元宵分裝好,什錦元宵30元/斤,紙袋裡裝着20顆元宵,市民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購。
北京稻香村推出精緻黑麻、桂花山楂、奶油可可、傳統五仁四種口味的元宵,以及9種口味的湯圓,其中包括近兩年的“網紅”黃米湯圓,經典的精制黑麻、玫瑰豆沙、桂花山楂、濃香花生和奶油可可等口味的糯米湯圓。除了排隊購買,市民也可以在外賣平台、電商平台購買速凍湯圓。
從業人員包裝元宵禮盒。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護國寺小吃總店将元宵提前分裝在塑膠盒裡,一盒裝15顆。“過了正月初十,店門口買元宵的人幾乎天天都排隊。”護國寺小吃起源店經理王新梅介紹,店裡的師傅們都是從頭天夜裡開始搖,保證一開門13種餡料的元宵都有,這幾天每天都得搖3000多斤。“正月十三、十四兩天,每天要搖6000多斤。”
今年,護國寺小吃總店推出元宵外賣平台銷售、分時段領取、三公裡内免配送費等服務。市民可以在外賣平台上購買元宵。“現在每天元宵的外賣訂單量超過一千斤。”王新梅說。
從熱銷的元宵品種來看,市民仍然偏愛黑芝麻、桂花、什錦等傳統口味。不少老字号為吸引年輕顧客,也推出了一些新口味的元宵,比如護國寺小吃的鮮榴蓮餡口味,頗受年輕人歡迎,每天限量三四百斤,“幾乎是剛搖出鍋,就搶沒了。”
新京報記者 陳琳 攝影記者 李木易
編輯 白爽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