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挺進深藍|打破進口依賴,國産海水三文魚養殖實作“零”的突破

作者:大衆日報
挺進深藍|打破進口依賴,國産海水三文魚養殖實作“零”的突破

"原來是一個退役的海上鑽井平台,我們将在青島花大約半年的時間,把它改造成一個影響深遠的海水養殖的中央管理平台,然後把它拉到黃海水冷水群區域,在120海裡外的深海進行鲑魚養殖。

10月16日,中央媒體在六河省和市"先進深藍"主題采訪團走進位于青島西海岸新區的山東深海綠化養殖有限公司。碼頭海風,海浪聲,公司常務副總裁唐清凱帶領大家搭建了影響深遠的海水養殖裝備中央管理平台。該平台改造完成後,将被放置在黃海水冷水群中影響深遠的海洋綠色養殖試驗區,為試驗區提供鲑魚等高價值魚類養殖飼料的儲存、能源供應等保護。

挺進深藍|打破進口依賴,國産海水三文魚養殖實作“零”的突破

據介紹,國家級深海綠色養殖試驗區,位于黃海冷水群區,由山東深海綠化養殖有限公司建設,是農業農村部準許的全國首個全國深海綠色水産養殖試驗區,該項目已被列入國家"藍糧倉科技創新", 山東省"十四五"規劃與山東省重點研發規劃。試驗分為A區和B區,總面積553.6平方公裡,海底海水溫度常年保持在12攝氏度以下,适合鲑魚鳟魚等鲑魚的生長。

"鲑魚隻能生活在20°C以下的水溫海域,我國亞熱帶暖海不可能養殖,但黃海冷水群這種特殊水文現象的存在,加上我國影響深遠的海水養殖裝備技術和産業,使我國的鲑魚養殖從不可能到可能。"唐先生說。

經過6年的艱苦創業,從PE實驗網箱到全球最大的全潛式深海養殖裝置"深藍1号",國家級深海綠色養殖試驗區項目組克服了黃海水冷水群鲑魚養殖中的幼苗、影響深遠的海水養殖裝置、功能管理等關鍵環節的技術研究,推動了黃海水冷水集團鲑魚鳟魚綠色養殖技術創新和産業化産業化 發展壯大,填補了國内外一批海洋科技空白。

2021年6月,試驗區首批鲑魚收獲豐收,标志着我國首次大規模養殖高價值魚類成功,打破了鲑魚依賴進口的局面,實作了國内海洋鲑魚養殖"零"的突破。

挺進深藍|打破進口依賴,國産海水三文魚養殖實作“零”的突破

預計到2025年,國家級深遠海洋綠色養殖試點區項目總投資将達到50億元,将建成水産養殖綜合管理中心平台,12個大型深水網箱,養殖水體達到170萬立方米,可生産成品鲑尾800萬條,年産量4萬噸, 帶動近1萬個就業崗位,打造十億級深遠的海洋産業叢集。

(《人民日報》客戶記者張文軒小芳報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