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更好地發揮全國人大代表的作用,促進各項效益惠及人民群衆,臨江鎮人大堅持運用"美麗海門最美代表"的主題實踐載體,充分結合"我為群衆做實事""基層研究問題解決月"等活動, 創新的"三體化"監管模式,即代表監督與選民接觸整合、現場調研與專題調研整合、實踐與監管項目整合,有效解決民生問題。進一步推動臨江鎮八民生實務工程有效落地,不斷增強人民群衆的幸福感、準入感。
9月17日,臨江鎮人大圍繞"解決群衆反映強烈的問題,推進民生工程"為主題,組織了第三季度代表團體活動和代表接觸選民活動,區鎮各級人大代表、村、村、村部分選民代表、 政府相關部門和部門負責人參加了活動。臨江鎮人大積極探索和創新活動方式,将接觸選民活動與巡視活動相結合,将"衆議院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選民接待延伸到巡視線。組織選民參加檢查監督、專題查詢、聽取專題報道等環節,聽取代表和選民的意見和建議,充分發揮代表與選民的接觸,關注民生,注重民智,展現民意的最大效用。
"今年蒼蠅太多,門打不開,嚴重影響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今年6月以來,元居村村民對飛蟲問題反應強烈。經調查,由于兩家養殖企業的村區水稻香味,以雞糞為飼料,造成周邊地區蒼蠅和蟲害嚴重,影響周邊群衆乃至鄰近村莊村民的正常生活。"盧秘書,你們村裡采取了什麼措施來解決這個問題?"元居村人大代表袁建飛、選民彭家煥共同請了賴斯鄉村黨總書記盧洪波。稻香村和袁聚村積極作為,注意标本和處理,第一時間為受影響的村民提供免費的粘蠅紙,噴灑藥水殺死蒼蠅,并積極與相關企業聯系,同意整改計劃,要求企業立即停止雞糞進入, 選擇其他飼料代替,雞糞部位徹底清潔。所有整改工作均已完成。
"為什麼要建一條生态河?"如何建構它?""項目現在進展到什麼程度,什麼時候完成?"該鎮全國人大代表陸培向專門負責該項目的臨江鎮水利站副站長陳霞曦抛出詢問,她繞開了代表的詢問内容。打造渭河生态河工程是臨江鎮八大民生工程之一,渭河經過近兩年的治理,水質良好,但部分河坡存在山體滑坡問題,打造"水清、岸綠、河水暢通、美麗"的生态河将大大提升農村水環境,成為人們放松身心的好地方, 娛樂,釣魚。渭河是臨江新區一條三級河,從北面十一過河起,向南流至河内,全長約3公裡,流經西三、普峧、陽營三個行政村。河岸由木樁和樁的形式保護,河道淤塞和疏浚,河坡種植綠色。整個項目投資約1200萬元,目前預制樁已堆放700頭,竣工預制樁3600餘座,主體工程将于11月底竣工。
臨江鎮人大堅持民生實踐活動與民生監督并行不悖,推動建立村民為機關的代表上司動态現實圖書館,代表們定期彙報實際情況,确定代表以民生為機關的監督責任項目, 進行有針對性、精準的監督,發揮自身優勢,推動解決一批人焦慮、焦慮的問題。本屆代表組活動、村人大代表向鎮人大、選民雙向彙報18條實際進展及下一階段意向,并通過對民生工程現場的考察,聽取農民戶建房許可證和交通安全改革工作專項報告等,落實監督職責, 推動政府部門加快項目建設,確定項目品質。
今年以來,臨江鎮地區交通事故頻發,社會反應強烈,交通安全設施改造工程迫在眉睫。臨江鎮建設局推進鎮便捷人民服務中心停車交通安全設施改造、縣道亮化工程、農用路建設養護工程、寶林路南段連續"Y"型路口改造工程、主要交通幹線區域安全環境整治工作,并做了專題報告。今年在臨江鎮24區事故多發路口鋪設紅藍兩色路面,增強車輛減速慢行警示作用,在平中路2個重要路口,安裝"無信号燈交叉口互警系統"和智能發光地磚,在臨江大道和洞庭湖路交叉口完成4套交通信号燈, 8組交通燈闆等裝置安裝。我們将有序推進新區交通安全指數。
臨江鎮人大按照海門區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要求,對農民住房許可證工作進行專項監督,聽取專題報告。據統計,臨江鎮應開展農村場所綜合性房地産登記17614例,5月份已完成鎮17個村的資料收集工作,6月份開展檢查工作,并找出缺口。目前,全鎮初步收集資訊共計16190例,初步篩選合格病例數11837例,三級待确診病例數5073例。但由于人口基數大、曆史問題較多等原因,進展速度緩慢。下一階段,各職能部門将繼續堅持統籌考慮許可的數量和品質,加大糾紛調整力度,做到應當早發、應當發放,確定在規定的時間内順利完成城鎮登記任務。
(資料來源:海門市人民政府網站)請在海門市人民政府網站回複後24小時内發送私信或發送3613378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