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直擊股東會|摘帽後的湘電股份将聚焦主業 軍工業務放量需要時間

作者:财聯社

财聯社(湘潭記者黃璐)消息稱,"公司19年來提出三年主營業務翻番,效益翻倍,實作了全面扭虧為盈的目标,去年已提前一年完成,所有業務部門實作盈利,好于預期",4月7日下午,湘電股份(600416。SH)董事長周建軍在公司2020年年度股東大會上表示。

他表示,公司去年完成了定向供股和湘電風能轉移,由于2019年風波較多,固定加息過程,雖然有曲折但最終順利完成,此次融資全部用于償還債務,降低财務成本;

今年的重點是進一步降低公司的計息負債,擴大市場佔有率。"十四五"期間,我們将繼續推進"三年繁衍生息、增效"規劃,重點推進"電機電控及成套"主業。

直擊股東會|摘帽後的湘電股份将聚焦主業 軍工業務放量需要時間

您如何實作 50 億美元的收入目标?

"公司年報披露時間比較高,為了提前摘帽準備,"周建軍說。

根據公開财務業績,湘電股份2018年虧損19.12億元,2019年虧損15.79億元。2020年4月1日,湘電股份因連續兩年淨虧損被發出退市風險警告,股票變更為"ST湘電"。

2020年,公司實作營業收入46.9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淨利潤7.52614億元,實作摘星和脫帽盈利。今年4月1日,湘電股份由"SST湘電股"改為"山店股",曆時365天。

在二級市場,湘電股價實作了"逆襲",2020年全年上漲193%。業績和股價"轉紅",公司最新的股東名冊上不僅有多家機構參與,還吸引了一批投資者到湘潭參加公司現場股東大會。

一位研究軍工股多年的個人投資者現場詢問湘電今年為什麼收入目标是50億元及其營收構成計劃,還詢問了公司未來幾年的願景。

周建軍表示,公司去年營收約47億被納入風能業務,如果排除這一塊,營收約為40億,湘電風能不談,今年的目标是50億,與去年相比仍有20%以上的增長率。

去年,湘電剝離風電,公司總營收同比下降9.77%,但風電業務仍實作營收28.71億元,占比61.12%。

據悉,公司14五期間的目标是實作收入翻番,省和國有未來利潤将有指導要求。很難說長期要求是實作10億利潤,而是需要5年還是10年才能實作。

對于50億營收目标的構成,另一位高管進行了業務拆分,根據今年的計劃,重點關注電機、電氣控制、電磁能源主業,交流電機營收約26億,低壓3億,共計29億;除其他事項外,還有其他部分。總而言之,它将略高于預算中的50億美元,為業務目标留出空間。

軍工業務量需要時間才能爬坡

在過去幾年中,風電業務占湘電股份收入的大部分。從2017年到2019年,該公司的風電業務分别占收入的33.27%,20.13%和39.18%。湘電風能管理不好,一直是公司過去的主要虧損之一。

蔡連記者指出,出席會議的大多數投資者更關注湘電股份的軍工業務發展。

直擊股東會|摘帽後的湘電股份将聚焦主業 軍工業務放量需要時間

(資料來源:湘電股份2020年财務報告)

公開資訊顯示,2018年和2019年,湘電軍工部門收入分别為5.94億和5.59億,毛利率分别為31.27%和22.56%。2020年1-9月,軍隊營業收入4.18億元,毛利率降至16.97%。

2018年1-9月,翔電力實作淨利潤7563.24萬元、8153.36萬元和110.223億元。(注:年報未披露更多詳情)

根據該公司的聲明,軍工部門的毛利率有所下降,主要軍工産品結構的變化導緻了利潤率的相應變化。湘電股份軍工業務營收穩定,但并未出現明顯增長。對此,現場投資者也比較關注。

公司高管現場解說,公司的軍工業務也在進行轉型,産品預研、研發、試生産到應用的一個過程,公司是軍工核心配套機關的一部分,産品處于逐漸量産的過程中。關注短期增長看起來并不快,但長期複合增長有望實作良好增長。

随着公司原合同項目今年未簽約落地,未來随着軍民融合的推進,據其個人了解,軍工企業将迎來更好的機遇。"十年磨刀",這項業務對于公司未來的收益将形成更好的支撐。

據中信資本證券調研分析,湘電股份在軍工裝備制造領域具有較高的技術壁壘。掌握的核心技術主要是為國内頂尖高新技術專家團隊研發的特種裝置推進技術和傳動技術工程,為國内最先進、國際尖端技術,子公司翔電是國内唯一擁有這一核心技術的企業。

公司有效止血點剝離虧損資産後,未來公司将以船舶綜合電力和電磁輻射兩大核心技術為發展重點,同時向民用船舶動力推進、衛星發射、軌道交通、海上風電等民用擴張。

值得一提的是,在軍事裝備系統內建配套生産方面,湘電股份的主要競争對手是中海重工712研究所和704研究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