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7月,他從加拿大留學歸來,成為四川大學華西第四醫院的外科醫生。他擁有泌尿外科的背景,在華西四家醫院創立了泌尿科/男科,并将其作為醫院的标志性發展方向。
2017年9月,時年32歲的他被任命為華西第四醫院副院長,成為華西四醫院中最年輕的醫院管理者。
2019年2月,随着醫院标志性的第三綜合體開業,泌尿科/男科進一步擴大,成為四川省首家将泌尿科與盆底手術相結合的醫院,以微創技術和顯微外科為特色,"微創泌尿外科盆底手術"。
至此,在他的推廣和參與下,華西四醫院确定了以職業醫學和老年病學為核心的"一心一意"的發展模式,完善了相關專業,多學科發展達到了一個新的水準。
他見證了華西第四醫院的變遷,一直渴望擺脫患者心目中的"職業醫院"标簽,開創了醫院發展的新時代。
在短短幾年内,它已經從開拓者變成了"上司者",從年輕的外科醫生變成了醫院管理者 - 一個關于華西巴的故事,一個醫生成長起來,在醫院裡取得成就的故事。
今天,四川大學華西第四醫院副院長楊珞獨家對話,與您分享作為85後醫院經理的他如何,以有限的經驗和資源不斷自我疊代,在學科建設、人才隊伍等核心戰場上凸顯出來。
羅陽
四川大學華西第四醫院
副主任 醫師/副院長
中華醫學會泌尿外科微創分會全國青年委員會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男性分會性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預防醫學會職業病專業委員會全國青年委員會
四川省性學會男性研究專業委員會常委、秘書
01
先到先得:
打破固有的"大"架構,選擇新的"小"突破
華西四醫院建立于1979年,雖然華西壩上最年輕的"小弟弟",但由于"全國唯一集醫學、教學、科研、防治、治療、康複三級A級職業病防治醫院"的地位,擁有多項光彩奪目的稱号:
四川省職業病預防控制醫院
四川省和成都的化學中毒處理基地
成都職業中毒輻射損傷處理基地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職業醫師教育訓練基地
......
在提供核心服務方面,"職業病防治"也占據了醫院的核心資源,資源的轉移和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醫院的進一步發展。
2013年7月,留學歸來的楊璐選擇了華西四人作為職業生涯的起點。作為一名外科醫生,他的選擇相當"勇敢":當他第一次到達華西四院時,手術室隻有26張病床,加上另外兩名普通外科醫生,這就是該部門的全部。
"我喜歡囤積,給我一畝三分土地,讓我用自己的能力耕種!"作為一名泌尿外科醫生,楊珞對打造自己的職業特色有自己的想法。在成為臨時外科主任後,他果斷地選擇了"男科"作為特色發展方向,在邀請中國男科張思嬌教授、華西醫院陳宗福教授擔任特聘指導教授後,一直與華西醫院泌尿外科在科研和臨床方面保持着良好的交流與合作,不斷招馬,拓展學科實力。
憑借華西醫院泌尿外科技術實力的優勢,經過幾年的艱苦創業,楊珞團隊在泌尿科/盆底外科、男醫、瘘管等幾種疾病上效果明顯,成為四川三佳醫院中率先将泌尿科與盆底手術相結合,在微創技術和微技術的基礎上進行泌尿科/盆底手術, 男醫、婦科及瘘管病等亞專業團隊。
到目前為止,泌尿外科盆底外科在全面發展泌尿科和盆底疾病診斷治療的基礎上,形成了以泌尿科為核心,包括男醫、婦科泌尿科、腸科和康複科的多克協同診治的盆底功能障礙疾病、微創技術和顯微外科治療男性特有的臨床治療中心。
"一旦你确定了你的目标,你就會堅持下去!"從外科手術,到泌尿科,再到骨盆底外科——從無到有,團隊一直打破科室固有的架構,一直處于醫院學科建設的前列,也作為學科帶頭羊楊璆應運而生。
02
身份更改:
從開拓者到規劃者和上司者
2017年9月,羅陽被任命為華西四院副院長,負責學院(醫院)醫療業務、病例管理、醫療保險、物價、醫院感防控、對外合作醫療和醫療實踐建設。随着角色的轉變,楊珞發現,所有關于學科建設和醫院發展的思考都需要自我疊代。
在微創尿盆底手術建設方面取得的成績,為他參與醫院發展中更多學科的規劃積累了經驗和聲譽。華西院20層建立築規劃的到來,也為醫院上司層提供了足夠的規劃空間。
臨床醫學需要多學科支援。
楊珞認為,除了曆史因素和傳統印象給人們心目之外,華西四院發展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學科設定不全,有些患者即使能入院,卻沒有相關學科的支援,患者隻能被轉移走。
多學科互相支援是臨床特征,一家醫院要達到最高水準,必須離不開多學科的支援。
如果說微創治療是華西四家醫院成功探索的特色發展道路,那麼老年醫學和職業病就是老"立法核心",不應該也不能抛棄。
最後,華西四醫院确定以職業醫學和老年病科為核心的"一心一意",通過神經内科、心血管内科、姑息醫學、骨質疏松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腎内科、惡性良性腫瘤科、微創外科、骨科等科室的完善,為支援職業醫學和老年病學發展的相關專業建構"一環"發展模式。 相關科室,加強多學科交叉融合,進一步拓展多學科合作模式與合作範圍,實作資源聚合,提升醫院綜合實力。
同時,挖掘差異化發展的亮點,大力發展特色學科組/MDT診療,賦予微創診療特色學科、顯微外科專項、老年醫學多學科協同診療,走出差異化發展之路。
03
共同開發:
在不同階段尋找志同道合的合作夥伴
從部門經理到醫院經理,人才團隊始終是楊珞的問題。
在外科主任的過渡時期,面對專業醫生的匮乏,立志走出楊珞特有的發展道路,首先想到的就是在泌尿科同行中找到專業背景。
經過他的努力,今天的泌尿外科行業彙集了專門從事泌尿生殖系統惡性良性腫瘤和男性疾病診斷和治療的老專家張思嬌;
如何帶出志同道合的團隊,這是對科室和醫院管理者水準的考驗,"在我看來,管理層需要帶領團隊朝着一個共同的目标前進,并在努力處理和平衡各種利益沖突的過程中。楊補充說。
如果在建尿盆底手術階段隻是一個小小的考驗,那麼在新大樓開通之前,如何建立一支醫療隊伍來适應醫院發展的不同階段,讓各個科室,特别是一些骨幹專科都有主骨科室,這是一個跨越式的挑戰。
"人力資源其實是一件很難做到的事情!"在三級醫院,醫護人員與床位的比例達到标準,使護理與患者的比例合理,避免了醫患比例,特别是在前期業務量不足的情況下。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華西四房選擇了"一步一步"——
"預留人才,多管道招聘人才,率先布局重點部門核心人才,批次充足區室組成。
楊珞介紹,從建立築規劃之初,人才規劃就是一種同步戰略。定期對外招聘,引進海外背景的人才,同行推薦等,各種政策,都能想到使用。華西四醫院給予高素質人才充分的發揮和上升空間,同時也從資曆、工作量、科研水準、學科規劃、醫療品質安全等方面逐漸提高人才考核,讓醫生有一個主管工作;
目前,華西四醫院已經充實了一批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具有留學背景的專業人士,以及一批合格的老專家,人才戰略還在不斷推進,科室的發展正在迅速變化。
自新大樓開放以來,醫院的年均增長率保持在30%以上,疾病數量翻了一番;
記者須知
到目前為止,Medical Plus已經與數十家醫院和部門經理進行了交談,楊珞是85位後總裁中的第一位。在我與他的交談中,我能感受到他充滿活力的創新精神和強烈的自我疊代意識,這可能是年齡給他帶來的獨家優勢。
|/編輯 蔣豔然
照片來源|123rf 部分圖檔由醫院提供
|監督王歡
回顧|藍色系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