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相聲大師侯寶林合作的搭檔被稱為"兩郭",一個是郭琵琶,另一個是郭全寶。

關于侯寶林的故事,相信很多觀衆都比較熟悉,就連他的後代都知道很多事情,但對于他的重要合作者來說,人們知道的并不多。
其實,郭全寶也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相聲演員,除了一輩子與侯寶林搭檔外,還與劉寶瑞、馬璧、餘愛民等諸多合作,尤其注重帶子,在業内是衆所周知的。
這次我們來聊聊,郭全寶,業内人稱"少年郭老"。
01
郭全寶,北京人,1921年出生,小時候和侯寶林一樣,最初學的不是相聲,而是平劇。而且,郭全寶正在學習醜陋的角球表演。其實,很多年後一些串話裡面,或者可以表現出來,郭全寶确實有一定的平劇基礎。
11歲時,郭全寶在北京立交橋和白全福上演了兩張黃色的滑稽表演。13歲時,郭全寶開始正式學習相聲,他崇拜的師傅是相聲藝人于俊波。于俊波是一個生活方式的演員,是以郭全寶屬于包字一代。
此後,郭全寶在北方許多地方演出,以及北京著名的啟明茶館。解放前,郭全寶與常寶軒、馬三麗等人一起演出。
02
1951年,郭全寶參加了中國人民到北韓的慰問團,兩年後調到中央電台說唱團,與侯寶林、劉寶瑞等人成為同僚。
讓我們從郭全寶和侯寶林的合作開始。解放前後,侯寶林與郭琵茹的合作較多,解放後郭老師兩位都合作過。郭全寶是侯寶林的重要合作者之一,曾一起演出過《光公戰争秦瓊》《說皇帝》《變故》《醉漢》《學鼓》《戲方言》《吳歌打虎》《陰陽五行》《賣包子》等,其中許多都成為侯牌的經典作品。
除了侯寶林,郭全寶、劉寶瑞也合作過很多作品。很多觀衆都認為劉寶瑞隻是一個單身的王者,其實他也說了很多相聲,和郭全寶合作最多。他們一起說《高個子》《好啊好》《找東西》《做大事》《做大弦》等等,而在這些作品中,郭全寶一般都是作為預告片演員出現的。
也就是說,郭全寶其實是個好演員,但戲弄功夫卻不為觀衆所熟知。郭全寶不僅僅是侯寶林的綠樹成蔭的演員。
03
除了侯寶林和劉寶瑞兩位大師,郭全寶和尹愛民也說了很多串話,特别注意帶來新人,為馬冀也赢了,比如"賣布頭"。馬璋晚年曾說過,郭全寶老師是一個心甘情願的表演者,在觀衆面前表演努力,觀衆喜歡,他越不累,表演越有活力。
除了與演員合作,郭全寶還擅長單口相聲表演,比如他表演的《迷茫縣官》《火》《三近視》,也都是單調的精。
不僅對于馬璨這樣的相聲後代來說,郭全寶之前一生對一些業餘相聲演員并不羞于教,一方面他不保守,願意把相聲藝術的精髓傳給後代,另一方面,他随和,從不上大藝術家的架子。
04
2004年7月,一生都說相聲的郭全寶在北京去世,他最後一次接受治療的醫院不是高幹醫院,也不是他家附近的醫院。可以看出,郭全寶晚年也不從事專業化,像普通人一樣,不給别人帶來麻煩。
這不僅适用于他自己,也适用于郭全寶對子女的教育。因為父親的名氣,幾個孩子小時候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優越感,但郭全寶經常教導他們,我們都是普通人,都是受苦的人,你覺得自己跟其他孩子沒什麼差別。
轉眼間,郭全寶先生已經離開我們十多年了。你還記得永遠興高采烈地站在舞台上,白發蒼蒼的郭先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