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博巴的教學與藝術

波巴的教學與藝術

□ 徐江

"波霸"這個名字對中國美術學院來說并不陌生。它不僅牽涉到一段重要的曆史,代表了共和國早期藝術教育的交流成果,而且作為一個富有成效的案例,融入了國美悠久的學術脈絡,建立了獨特的藝術風格。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波霸在20世紀60年代,受到學院的高度重視,與潘天壽等東方大師建立了互相尊重和友誼。他的教學方法和思想在中國藝術教育的讨論和實踐中被反複提及。改革開放初期,他的教學方法直接影響了國美基礎教學的改革和不分青紅皂白的實驗。羅馬尼亞專家石油教育訓練班的學員們,也用一生的不懈努力,将這一獨特的方法和理念傳播到全國,成為中國美術教育實驗變革的重要資源。波巴一直活在國美的曆史中,在中國藝術教育的過程中。

博巴的教學與藝術

歐辰波巴 自畫像 紙素描 80cm×51cm 1961 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

博巴的教學與藝術

金埃德 羅馬尼亞 畫家 波巴 布畫 130cm x 110cm 1993

波巴先生的教學有幾個重要特點:一是高度重視分析的合理性。這種理性不僅培養了藝術家的嚴謹風格,也形成了藝術表現的特點。第二,注意語言的表達。從對生活的觀察和關注,凝聚成形式化的語言,尤其是線性表達的力量。這使得他的教學很容易與東方藝術聯系起來。第三,注意詩意的本質。這更多來自他的作品,來自他的學生金一德先生,徐俊軒先生的藝術深深感受到了這種精神。這種自然的詩意不僅是詩畫的一對一風格,更是心靈與事物合一的哲學。這些特點已經深深地融入到國美教學的日常和脈絡中。

博巴的教學與藝術

尤琴波巴 孤山 秋季油畫 66cm×92cm 1961 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

波巴先生的畫作在1978年他學習的早期首次出現。金一德先生給我們上了一課,波巴先生的一些畫作是重要的典範。尤其是一幅孤山書寫的圖畫,棕色的樹木成森林,秋天的十山。古詩中的"雲樹"和"煙樹"是什麼意思?我認為波巴孤山正是這張照片。據當時當場寫字的小楓先生說,他畫了一幅潘天壽先生的肖像,潘先生不願意,但很無助。波巴先生畫了潘老的神,松樹總督,結束沉默的方式,本身用潘老的白色素描骨頭。20世紀80年代初,在羅馬尼亞現代藝術的參觀展上,人們看到了波巴的新畫作:深藍色的天空,瓦拜的鋼廠,以及下面滾滾的金色麥浪。經典的三段式風格,簡潔的洗滌實踐,厚實而輕松,如果金屬。幾年前,我的朋友給我送來了一幅老紳士的風景畫,老樹十秋,一群滄桑,筆色蒼白,世界靜谧。這是他晚年的工作,可能反映了他的心情。波巴先生當之無愧是天生的詩人,送風景,寫人心,專注山間的氛圍。我想,在波巴先生的作品中,總有一種沉重而辛辣的筆和魅力,這是不是60多年前,他去中國旅行時就彼此互動了?

"江山留下了勝利的痕迹,我又回到了我身邊。波巴先生的教學和藝術是國美曆史上的成功,我們一次又一次地造訪,一次又一次,既帶着"感動的眼淚",也帶着"幸福的回答"的夢想。■

(作者為中國文化聯合會副會長)

博巴的教學與藝術

儲存在波巴故居的紀念照片象征着中羅馬友誼的悠久曆史

博巴的教學與藝術

埃胡辰·波巴的書

博巴的教學與藝術
博巴的教學與藝術

從潘天壽等人到波巴斯的新年賀卡

博巴的教學與藝術

波巴斯教學筆記(油畫讨論)1960-1962 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收藏

跨越時空的回聲

□馬楠

Euchen Boba,一個熟悉而陌生的名字。他是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繼蘇聯馬克西莫夫石油教育訓練課程之後第二位被"邀請"的外國油畫家。1960年至1962年間,羅馬尼亞人應邀在《中羅文化協定》的安排下到中國舉辦"羅馬尼亞石油專家教育訓練班"(後來簡稱"羅馬尼亞教育訓練班")。熟悉中國新藝術教育的人都聽說過他,人們過去都姓波巴,羅班同學還尊他為"專家"。據說波巴在談判機構時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杭州,理由是"在北京,靠近大使館,每天都會有一次會議"。波霸的選擇與蔡元培的選擇不謀而合。20世紀20年代,時任民國政府教育主管的蔡元培選擇西子湖成立國家杭州藝術學院。在《關于建立國立藝術大學的建議摘要》中,他認為當時首都"政治的起起伏伏,往往影響着學校的秩序和安全",是以他提出成立國立藝術大學,為學習學術場所"最合适的地方, 沒有比西湖更好的了...(它将)影響社會藝術的未來,并不深刻和遙遠!"縱觀中國美術學院的曆史,可以說波霸選擇浙江美術學院在杭州是偶然和不可避免的,而在後來的發展中,羅的階級興衰,秀藏,似乎與這個選擇産生了一些奇妙的共鳴。

博巴的教學與藝術

14名學生的歐琴波巴羅班紙墨117cm×146.5cm 1960年代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

波巴來到浙江和美國上課,在國内正經曆着艱難的時期,饑荒和物質匮乏造成的生活條件,以及中蘇之争,使本已緊張的國際形勢更加複雜。最初為蘇聯專家開設的第二個石油教育訓練課程招募了學生,但由于蘇聯單方面撕毀了協定,波巴斯受到了壓力。當然,國際政治環境的壓力是一方面,但他們可能沒有預料到,在藝術創作中,以切夏科夫體系為代表的蘇聯模式教學占據了如此統一的地位,而波巴教學則強調結構線條、理性概括、主觀情感和詩意表達,以吸引"自由主義"等批判聲音, 讓老師和學生不知所措。誠然,中國與蘇羅的三邊關系促成了羅氏階級從大格局走向大格局,毛澤東在195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提出的"百花盛開,百争"的文化科學工作方針,為羅的教學開辟了空間, 但羅某班的第一年還是不順利。波巴留起了大胡子,據當時在羅馬的翻譯趙玉建說,按照羅馬尼亞的習俗,男人長了胡子。同學們找到了當時來杭州出差的文化部文教司司長程親王,王某明确表示,"學術觀點不同不應視為負面教材","學研第一"。中央政府的訓示就像一顆令人心跳停止的藥丸,教學順利進行。

博巴的教學與藝術
博巴的教學與藝術
博巴的教學與藝術

展會現場

多年後,羅馬尼亞重要的藝術評論家丹·格裡戈雷斯庫(Dan Grigorescu)回憶說:"埃胡辰·波巴非常害羞,很少談論他的作品。他是一個快樂的人,非常講故事的人,熱衷于捕捉幽默的人物和場景,毫不費力,非常精确地用諷刺來描繪道德肖像。但當涉及到他自己的工作時,它突然變得寡頭。這不是假裝,而是因為他的記憶被層層諷刺包裹着:應該解釋意圖的話語變成了對結果的評論,是以他不想說太多。在那些日子裡,藝術宣言和計劃通常需要定義文化史的基本方向并證明風格選擇的合理性,選擇相信最令人信服的論點存在于作品中,存在于形式的建構中,存在于對現實世界的反應中,存在于作品本身擁抱自然的方式中,以及存在于對自然的解釋方式中。"

博巴的教學與藝術
博巴的教學與藝術
博巴的教學與藝術
博巴的教學與藝術

波巴選擇通過他的作品,通過對學生及其文化身份的真誠了解和尊重來促進他的藝術創作。他反複對同學們說:"中國美術很棒,我覺得你們可以從優秀的漢畫中學到很多東西,漢畫的概括、簡潔、線條和構圖方法,可以從油畫中學習,希望你們能找到油畫和中國畫相結合的道路,以後在國際上你的油畫可以看到它是中國。波巴也做了同樣的事情,他帶同學們參觀了平劇《武聖蓋》中叫田和昆曲花丹石奎,留下了一些戲曲人物作品;波巴以中國的筆墨線條而備受推崇,他還學會了用中國墨水進行創作。丹·格裡戈利斯庫(Dan Grigoliscu)在他1982年出版的《在中國的兩年,與中國傳統藝術的接觸》一書中總結道,這對波巴藝術的形成至關重要。藝術家首先學會了将概念濃縮成一個符号,并将形式轉化為意義的載體。意義不一定必須像傳統的歐洲繪畫那樣以叙事的方式繪制。這些短文作品反映了為防止失去最初印象所做的努力。事實上,這是一個将事物簡化為本質的過程。藝術家的禀賦不僅展現在向整個視野傳遞生命力和力量的筆觸上,還展現在傳達精緻表現力和微妙透明度的彩畫上。Ehudchen Boba并不認為中國藝術是一種異國情調的狩獵,而不僅僅是他作品中的圖檔般的基調。他在中國學到了一種極為簡化的表達方式,将現實的表象簡化為深刻的符号......他通過接觸中國藝術帶來的造型語言的簡化是一個自然的過程。這一變化的過程也展現了歐琴波巴的長期努力:在40年的創作生涯之後,藝術家希望繼續将可見現實的本質提煉成由最高理性符号宣讀出來的詩意語言。尤金·波巴從未遠離現實世界。然而,他總是試圖擴大可見世界的邊界,并發現用于評論它的确切語言。"

博巴的教學與藝術
博巴的教學與藝術

課後,波巴斯回到羅馬尼亞,根據在中國創作的大量材料創作了大量作品,受到高度評價。正如Eugen Schilleru在《當代》(Contemporanul,1962年10月22日)一書中評論的那樣:"在中國生活了兩年的吉娜·哈久和歐琴·波巴并不鄙視中國傳統的藝術語言、技巧和材料,相反,藝術家們樂于使用和贊美它們。他們尊重和愛與他們生活在一起的人,并希望更好地了解他們,更真實地描繪他們。兩年來,他們做到了,形成了多角度分析的思維方式,決定走向藝術思想,将現實世界的多樣性、沖突的事實融入其中,而且不乏詩意。"

但對于羅教育訓練班的學生來說,考試才剛剛開始。回到工作崗位的學生在後來的工作中被貼上了"Roepais"的标簽,并被邊緣化為關鍵的負面材料。那麼波巴的個人創作經曆呢?他對中國畫有什麼影響?這些研究成為不可觸及的話題,被封印在曆史的塵埃中,并被掩蓋。于是波霸似乎成了一個模糊的名字,直到1979年"全國美術學院素描教學座談會",浙江美術學院油畫老師金一德和徐俊軒共同撰寫了《波霸素描教學》,系統地介紹了波霸的教學方法,引起了廣泛的讨論。之後,浙江美術學院85年級畢業生引起了争議和時尚藝術的興起,人們開始追溯并通過羅教育訓練班的學生再次專注于Eauchen Boba和羅馬尼亞專家油脂教育訓練課程。

博巴的教學與藝術

"羅班在推動當時中國油畫的多元化方面發揮了強大的作用,這是曆史賦予羅的使命,"學生金艾在展覽開幕式上說。強調多樣性和包容藝術家的個人創造力,通過14名學生在國内培養一批藝術家的意識和創新能力。羅的課程結束後,夏培瑤回到四川美術學院,在王松賢校長的支援下開展實驗教學,被稱為"小羅教育訓練班",他的班級培養了羅中性、張曉剛、葉永清等一批"四川畫派"的重要畫家;曾在金一德任教的王廣義,主持浙江美術學院油畫學院第一工作室的徐俊軒在接受采訪時說:"這麼多年了,我們現在很冷靜地看到,每一門藝術、每一種教學方法都有了成效,當年第一家工作室取得了同樣的成果,這是不争的事實: 如77級侯文義、80級張培力、薛鵬珠、81級魏光清、劉大紅、耿建一、魏小林等......"

博巴的教學與藝術

翻閱文獻,我在波巴的課堂記錄中讀到一句話,"繪畫是永遠看不見的開始,直到可見的結束"。他說,這句話是為了提醒學生捕捉對象更深層次的精神氣質,正如他所說,"模型是一本書,一頁一頁就讀,從現象看本質",這是第一層意義。然而,60年後,羅廷班這部現代藝術史教育及其參與者的命運和讨論在解讀新中國不同時期的文藝政策,在傳統文藝美學、社會主義傳統與全球當代藝術交織在一起,如果隐藏、覆寫和不斷搶救,不禁讓人感到難過。展覽的标題是"永不可見的開始",也是對這兩種含義的精心回應。

為了準備這次展覽,我們在多方的協助下來到羅馬尼亞,參觀了波巴的母校布加勒斯特國立藝術大學,以及距離首都五小時車程的波巴故鄉薩爾瓦辛市,參觀了波巴唯一幸存的親戚,并與羅馬尼亞有關專家協商, 收集了100多件作品,以及教學筆記,信件,照片和其他文獻,并編纂了波巴年表,使真誠而簡單的藝術家和藝術教育家的面孔清晰。而通過波巴及其藝術思想和影響,我們可以回歸曆史舞台,探索和反思新中國素描教學的改革及其對油畫和中國畫的影響,以及中國傳統藝術語言和技巧在目前當代創作的可能性。基于這些作品和文獻,展覽以《尋路》、《漫漫長路》和《快樂答》三塊闆塊為依據,一般展示歐辰波巴和妻子吉娜哈秋20年代繪畫創作的主線,并以羅培生的課堂親和後期實踐為支線, 特别是以中國美術學院的繪畫教學實踐為脈絡,延伸到具有代表性的當代中國畫和實踐。

博巴的教學與藝術

展覽得到了中羅兩國政府和人民的大力支援,得益于鄭勝天先生等當代藝術研究者的長期努力和積累。鄭勝天先生提出,"有很多藝術家既不能歸為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也不能歸為前衛。事實上,它自1950年代以來就已經存在了。一些東歐評論家和曆史學家将1950年代至1980年代東歐國家的藝術實踐稱為"社會主義現代主義"。中國與第三世界和東歐國家的對話與交流,促成了"社會主義現代主義"在中國的形成,實際上,這種現代主義培育和培育了20世紀80年代萌芽的中國當代藝術。關于波霸和中國當代藝術的教育和創作,還有很多需要進一步的組織和研究,而這次展覽隻是一個起點。也許,正如金一德的學生吳山學院所建議的那樣,應該建一個波霸學院。值得期待的是,中國美術學院與羅馬尼亞駐華大使巴西爾·康斯坦丁内斯庫達成協定,努力推動埃胡丁·波巴講座的學者交流項目,以中國美術學院為基地,與羅馬尼亞藝術、設計、影像、戲劇等知名專業機構和機構互動, 使兩國文化藝術交流與發展更加全面深入。■

(作者為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研究策劃總監、《從未見過:歐辰波巴與當代中國畫》策展人)

欣賞尤琴·波巴的作品

博巴的教學與藝術

爐邊素描 尤琴波巴工作室 59.5cm×90cm 1960 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

博巴的教學與藝術

鄂武臣波巴 有一張報紙靜物 畫布油畫 60cm×80cm 1961 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

博巴的教學與藝術

歐亨·波巴騎士 紙版畫 49.5cm×67.5cm 1968 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

博巴的教學與藝術

Ewuchen Boba 建築勞工 布面油畫 90cm ×120cm 20世紀60年代 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

博巴的教學與藝術

歐亨波霸之家 杭州紙墨 41cm×77cm 20世紀60年代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收藏

博巴的教學與藝術

鄂武臣波巴嘉興 油畫 59cm×81.5cm 20世紀60年代 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

博巴的教學與藝術

歐辰波巴 冬季油畫 60cm×80cm 1984 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