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閩粵贛邊區客家籍院士名錄閩粵贛邊區客家籍院士名錄

作者:梅江夜話

< h1級"pgc-h-arrow-right"資料跟蹤"19">粵港邊境地區客家學者名錄</h1>

摘要 據不完全統計,廣東遠邊區至少有客家院士62人,其中梅州39人,閩南8人,山西8人,揭陽4人,惠州2人,韶關1人。

江西閩南(8人)

郭黑(1905-1976)江西省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南康和廈門大學原校長王亞楠首次翻譯了馬克思的偉大著作《資本論中國》。1955年當選為中國第一科學院院士。

賴元明,江西省龍南縣人,寒區工程與土木工程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博士生導師,國務院政府特殊補貼專家。國家百大傑出博士論文獲得者,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999年被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新世紀百萬人才計劃"選為國家級人才。

黃魯生,江西省贛州市上虞縣人,動物遺傳育種家,博士,教授,現任江西農業大學校長。201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葉家安,江西省南康市,地理資訊科學,城市規劃,城市地理學家。彼于二零零三年獲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球科學系首位香港院士,并于二零一零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張佳璐,江西省贛州人,天文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2005年當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實體學院天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張家鋁業長期從事天體實體學的研究和教學工作,是中國相對論中天體實體學的創始人之一。

鐘登華,江西省贛州縣人,水利工程專家,現任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水工程仿真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200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鵬,女,1965年10月出生于江西省甯都市,分子生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2015年當選),開發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

江西省玉都縣孫金生,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第八屆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2017年當選),俄羅斯科學院院士,俄羅斯工程院院士。

福建路西(7人)

盧家熙,原籍福建省永定縣,是一位實體化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和科技組織負責人。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委員),1981年起任中國科學院院長,1988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副院長,1993年3月當選為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

盧延昊(1913 04.—2000 02),福建省永定縣人,著名地質學家、古生物學家、地層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古生物研究所副所長,國家地層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科學院進階院士。

盧培章(1925.10-2017.8.23),福建省永定市人,化學色譜家,九山學會會員,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實體研究所研究員,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林尚安(1924.6.8-2009.3.17),福建永定,高分子化學家。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教授,原化學系主任、高分子研究所所長、廣東省化學學會理事長、名譽會長,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謝連輝,福建省長石人,1935年3月出生,1958年畢業于福建農學院。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福建農林大學植物病毒研究所所長、教授。

謝華安,1941年8月16日出生于福建省龍岩市,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植物遺傳育種家、研究員,200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林鵬(1931.12.18-2007.05.12),福建省龍岩人,植物生态學和紅樹林濕地生态學專家,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郭百靈,1936年10月23日出生于福建省龍岩市,數學家、計算數學專家,北京應用實體與計算數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200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廣東省

揭陽地區(4人)

黃旭華,原籍廣東省揭陽市渝湖鎮新餘村的船舶設計專家、核潛艇研究設計專家。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黃旭華長期從事核潛艇研發工作,開辟了中國核潛艇發展領域,是中國第一代核動力潛艇發展的聯合創始人,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2019年10月,黃旭華在接受《南方日報》采訪時談到了自己的家庭:"我是客家人,祖籍家庭,出生在太衛,三個身份不可或缺。"

黃淑培,廣東省揭陽市玉湖鎮觀音山村人,1911年就讀于蘇州東吳大學,1913年就讀于北京清華大學。曾任吉林大學副校長、一級教授、内燃機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黃濤力教授是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的學生,在國内外享有很高的聲譽。

楊遵義,廣東省揭陽市灰寨鎮人,地層古生物學家。地質學家,地質教育家,中國古地層的創始人,新中國地層古生物學教育的先驅。1980年,楊遵義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曾毅,廣東省揭陽市揭西縣武景府鄉人,曾任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院長。1946年畢業于廣東省梅縣冬山中學。1952年畢業于上海第一醫學院(現複旦大學上海醫學院)。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3年,他當選為俄羅斯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2003年,他被選為法國國家醫學科學院的外國院士。

惠州地區(2人)

黃炳偉,地理學家,綜合自然地理學家。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名譽所長、研究員。主編的《中國綜合自然區》是國内首本詳細、系統的國家自然區劃專著。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鄭世玲,廣東惠陽,建築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法國建築科學研究院院士,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空間研究所所長,同濟大學中法工程與管理學院院長。

韶關區(1人)

華南農業大學植物遺傳學家、教授劉耀光于201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五月 (39)

李國浩,廣東省梅縣人,橋梁力學專家,世界十大結構工程專家之一,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系委),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之一。曾任同濟大學校長、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主任、上海市科協主席、上海市政協主席,主持南京長江大橋、武漢長江大橋、虎門大橋、上海楊浦大橋等橋梁的建設。

潘玉剛,廣東省梅縣人,哈佛大學博士後生,世界知名量子化學家,美籍華人協會第四任會長,海外傑出華人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首批聘請的10位中國頂尖科學家之一,美國波士頓學院終身教授。

張楚涵,廣東省梅縣人,清華大學水利水電工程教授,水利水電工程專家,200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主持了"南水北調"等水利工程建設。

蔣煥成,廣東省梅縣人,工程結構專家,國家級注冊結構工程師,英國注冊結構工程師,姜環城設計事務所主任,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是上海東方明珠電視塔的設計師, 上海金茂大廈、北京電力排程大廈、中遠灣城、重慶朝天門濱江廣場等建築。

梁伯強,醫學教育家、病理學家、中國病理學創始人之一,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理學院院士),曾任衛生部醫學科學委員會常委委員、國家科委醫學組委員。 中華醫學會會員,中華醫學會副會長。

李上浩,廣東省梅縣人,淡水藻類科學家。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理學院院士),并擔任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黃子清,廣東省梅縣人,實體化學家、化學教育家,實體化學創始人之一,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教職院士),曾任清華大學教授、北京大學教授。他畢生緻力于實體化學的教學和研究,特别是在解理論和熱力學方面。

鐘慧蘭,廣東省梅縣人,内科醫生,熱帶病研究創始人,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78年成立,任中國第一家熱帶病科研機構北京熱帶醫學研究所所長。

楊簡,廣東省梅縣著名病理學家,中國實驗惡性良性腫瘤學的主要創始者之一,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曾任中國醫學科學院實驗醫學研究所教授、中山大學醫學院院長, 中央衛生部醫學科學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病理學會理事長,第93屆醫學科學院中國醫學科學院院士,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委員。

梁春光,廣東省梅縣人,半導體實體與器件專家,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任電子部第十三研究所副所長。

古德森,廣東省梅縣人,采礦工程專家,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南礦業冶金學會采礦分散工程研究所所長、全國政協委員。

周向濤是廣東省梅縣的醫生和病理學家,1974年被授予皇家病理學院院士。

吳衛星,廣東省梅縣人,著名惡性良性腫瘤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教職工),中國惡性良性腫瘤學和放射治療的先驅和創始者之一,創辦了中國第一放射生物學專業和惡性良性腫瘤學第一專業。第一種用于治療宮頸癌和治療睾酮肌母細胞瘤N-甲溶性肉瘤的新型钍容器,他總結了惡性良性腫瘤治療的基本原理已在中國惡性良性腫瘤學界得到廣泛應用。

廖萬清,廣東省梅縣人,醫學真菌病專家、皮膚病專家,200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海軍軍醫大學皮膚病與真菌病研究所所長,長征醫院皮膚病與真菌病研究所所長, 上海市醫學真菌研究所所長。

陳志傑,廣東省梅縣人,現任空軍裝備研究所所長,進階工程師,專業技術少将軍銜,一級功勳,全國空中交通管制技術專家總組組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空中交通管制專業學術帶頭人, 國務院、中央軍委空中交通管制委員會辦公室專項綜合專家。2011年12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元元,廣東省梅縣人,國家金屬材料近網成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材料加工工程學科帶頭人,2013年12月19日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華中科技大學校長, 中國材料研究會第七屆理事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常委,中國高等教育協會副會長。

侯義軒,廣東省梅縣人,國際知名數學家,美國藝術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現任加州理工學院應用數學系主任、教授,在應用數學和計算數學方面取得了許多原創性成果, 如流體力學、多尺度問題、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等。

彭淑軒,廣東省梅縣人,現任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外科研究所所長、美國外科醫學院榮譽院士(2004年獲獎)、英國皇家外科醫學院榮譽院士(2006年獲獎)、歐洲外科醫學院榮譽院士(2009年獲獎), 法國外科醫學院榮譽院士(2016年獲獎)

楊海星,廣東省梅縣楊彥,馬來西亞國家科學院進階院士,馬來西亞大學遺傳學、動物學(哲學)博士,教授。

李一章,中國科學院院士,進階院士,澳洲科工院外籍院士,東盟工程技術院創始院長,廣東省梅州市梅江區西陽鄉沈都村成員。

王福松,廣東興甯本地高分子化學家,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系委),1988年至1994年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

張如新,廣東興甯人,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哲學家、教育家,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系)院士,東北師範大學校長

張祖梅,廣東省興甯市,金屬材料與機械工程專家,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系委),曾任中國科學院機電工程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科學院長春分院副院長。

王偉華,廣東興甯,農業工程-電子資訊技術與自動化專家,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并當選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國際農業工程學會榮譽稱号,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農業機械化與農業經濟學科評審組", "農業工程學科評審組"成員、第一召集人。

劉煥斌,廣東省興甯市人,曾任華南理工大學校長、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副會長、廣州市科學技術協會副會長。

廣東興甯人民大學會員何向斌,2014年當選為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是國内知名航天專家,曾參與"兩彈一星"研發工作,在空間科技相關領域取得成果,退休後發射并主持海南航天發射中心項目, 是中國太空夢的見證者、參與者和實踐者。

來自廣東大埔的地球實體學家楊文澤于200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現任浙江大學地球科學學院教授。

廣東省大埔市自然地理學家鄭杜于199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員、國家重點基礎研究項目"青藏高原的形成與演化及其環境資源效應"首席科學家。中國自然地理學主要學科負責人之一

饒芳泉,廣東台坡本地人和電氣專家,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自1999年起擔任上海交通大學電力學院電氣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蒲慕明,廣東省大埔人,2000年當選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2009年當選國家科學院院士,201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15年當選為香港科學院創始院士,現任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科學。

邱冠洲,廣東大埔土生土長的礦産工程師,2011年12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并擔任中南大學副校長。

山東屠呦,廣東省大埔市人,機械與動力工程專家,2019年11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任華東理工大學副校長。

邱承軒,廣東省廣嶺嶺人,世界著名數學家,1994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時也是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邱英南,廣東省卡納嶺人,國際知名實體化學家,美國天主教大學助理教授、化學系教授、系主任,1986年獲台灣中央研究所院士。

吳慶平,廣東人,食品安全科技專家,201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鐘世貞,廣東五國,臨床解剖學專家,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著名曆史學家、廣州中山大學漢語系畢業生陳偉加入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成為一名研究員。1949年赴台後,任台灣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央研究所院士、曆史語言研究所首任所長。

廣東省數學家李國平,Fengshun,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系委),曾任四川大學教授、武漢大學教授、副校長、中國科學院武漢數學實體研究所名譽所長。

1988年1月,廣東豐順市黃國軍應邀前往倫敦,成為亞洲第一位獲得英國皇家外科醫學院榮譽院士獎的人,該學院的章程規定,在任何時候,世界上的名譽院士不得超過120人。他還是美國胸科醫師學會的會員,澳洲皇家外科醫學院心胸外科的榮譽會員,以及聯邦德國外科學會的永久會員。

相關連結:梅州院士廣場展示梅州院士的人生故事

閩粵贛邊區客家籍院士名錄閩粵贛邊區客家籍院士名錄
閩粵贛邊區客家籍院士名錄閩粵贛邊區客家籍院士名錄
閩粵贛邊區客家籍院士名錄閩粵贛邊區客家籍院士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