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廣西邕甯剿匪紀事

作者:探秘桂北

強盜

1949年延甯解放前夕,國民黨當局有系統地安排潛伏在逃亡前的軍事政治上司人,解放後與當地土匪、地主、幫派頭目等糾纏,欺騙和威脅部分群衆,組織武裝暴動,企圖推翻新生的人民政權。1950年,聚集在延甯的土匪有:

"中國民主中華人民共和國救國軍"。土匪"總司令"李品賢(又稱"廣東襄貴三省遊擊總司令"),所下的主要土匪有:"第一手軍司令員"姚偉(原廣西國民黨副司令員)、"副司令員"雷小空、"第十團司令員"夏偉、"21縱隊"。班長"龐偉清"(榆林縣,原國民黨旅長)、"新組建的第7軍總司令"蘇為民(劉偉祥,原國民黨上校軍官)、"第17縱隊司令員"魏高軍、"第19縱隊司令員"方文飛等。下轄"團隊"、"分部"等幫派23個,匪幫約4000人,活動遍及全縣,為全縣最大的幫派。

"中國青年反共救世軍"(又稱三角星軍)。總司令張瑞貴(中國人民黨總司令,前國民黨總司令)屬于"第二縱隊"(原國民黨省長大唐鎮黃正軒司令員)和"兩隊"(南州鄉陸善光司令員,原國民黨縣公安總長)、"十六隊"(陸祖秋司令)、"××隊"(範子軒爵士)等4支,土匪約1000人,活動在九區, 第10區、第11區與玉琴、上(想)邊等地。

"中國人要求共産黨救世軍。主要土匪有"一隊總長"魏玉莊、"第13師長"楊冠塘(又稱"第7軍第23師長")、"第25師長"李竹山等。該團夥約1100人,活動在三個官區,與Yuchin接壤。

其他包括"華中省長府反共運動軍"、"反共自衛隊"、"永嶼邊區反共委員會"等10多個土匪。

土匪"地方政權"。主要上司有:"廣西省副省長"方義璇(即陳祥人,原國民黨軍長)、"專員"李秉恒(即陳鄉那潭村人)、"銀甯縣警長"謝子剛(蘇彥那其村人,原國民黨總書記)等。在兩個區下,分别任命了六個鄉鎮公職人員,任命了"區長"、"村長"。

據不完全統計,上述團夥經常參加活動的團夥有6100多人,其武器裝備有:60門21門,機槍1門,輕重機槍283支,長槍千支,無線電4支,收音機1支。

此外,還有三個非武裝特勤組織,即:中國中央司令部土匪間諜旅,中越反共救世軍,中越反共委員會。

土匪行為的一般概述

1950年2月18日,黑幫頭目梁國棟等數千人機關,襲擊平田鄉人民政府,鄉首黃大昭被殺。

1950年2月26日,叛徒與土匪勾結,逮捕了三官區副區長李瑞敏,李瑞敏于28日召開所謂群衆集會,用"向社會公開"後用鐵絲網殺害他們。同日,土匪師長楊冠塘與農生糾纏,李玉壁兩支部隊,攻打南烏、亞王三鄉政府,殺幹部3人。3月7日,2000多名土匪四天四夜包圍三區公所,先後襲擊泰馬、南中、泰安、納辰等鄉鎮政府,打死泰安鄉副鄉長,并在定西、玉琴宮路附近搶劫汽車。

1950年5月,土匪遍布全縣,團夥到處殺人搶劫,危害嚴重。例如:蘇威區安村從業人員屬于林家七六人,除了一個孩子出來求生外,其餘五人被土匪剖腹産殺害。土匪"團長"鄧敏,6月率領土匪圍攻納龍鄉永義村,搶劫了農協會會長李辰省一家13人(含5名兒童),全部被打死。土匪"縣長"謝志剛在陳鄉納桑村挂着土匪"縣政府"牌,公開在附近魯屯收食稅,率強盜殺害古村民4人,帶走22名年輕男子,18名婦女,強迫向男子支付贖金,部分婦女被強奸,全部賣到田間。

據不完全統計,到1950年底,土匪襲擊了我區公職5次,鄉政府12次,原遊擊隊基本村10次,殺害革命幹部33人,農聯骨幹部19人,群衆32人,帶走幹部5人,群衆42人, 搶劫了10萬多公斤公共食品,1億元人民币(舊人民币),摧毀了橋梁2座,電話線20多公裡。

土匪戰鬥

土匪活動爆發後,嚴甯成立了統一的土匪指揮機構——中共延甯縣工作委員會,由省委專責小組組長、廣西省委書記李毅擔任主席,縣委書記齊彩光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34師團長張小兵擔任副主任。土匪之初,人民解放軍在當地部隊和民兵的配合下,繼續進攻,但由于部隊分散,加上政策過于寬泛,土匪遭受了這種崩潰,一時未能清除。1950年9月,據土匪稱,土匪被重新部署:集中于大唐、南霄、南中、泰安、直武、太馬、納禅等三個鄉鎮和八尺地區普廟、那馬、劉炜、鎮南、魏等鄉鎮,集中六營,進行全面圍攻。截至1950年底,土匪總數9支,22個團(聯合),5個分隊,15744人(打死3726名土匪,12018名新土匪),其中第一名:21名列副司令員李向生,黃耀生,第4隊副書記黃耀生,土匪專員兼副隊長李竹山, 第13隊司令員梁成禮,第6隊師長淩雲,第十一隊司令員蘇振民,350餘人(土匪級以上)。下土匪頭:共軍第13師師長楊冠堂、反共救世軍四支部隊司令員梁潔生、五支部隊司令員杜春軒等186人。被殺土匪頭目:新寫的第7軍總司蘇玉民、反共救世軍第2師團長盧文才、黃有澤總司令等。350多名土匪被處決。繳獲各種火炮40657門,輕機重機槍429發(以上兩支含民用槍),60門26門,迫擊炮20發,機槍4門,射彈41發,各種子彈63.3萬發,炮彈1139發。

土匪行為的例子

徐漢林甩出重磅炸彈

1950年9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34師第2營包圍新疆鎮盤古村(今漢林村)的反共救世軍第74團第19師。村土匪頭目黃樹德(原國民黨新疆鄉)老巢,進村主幹道和制高處都建有堅固的防禦工事,其中南山制高200多米,坡陡峭,荊棘叢生,山頂上建了一座以上的高牆,城牆外有兩隻鹿, 地形危險,易于防禦。

23日拂曉,戰鬥開始了。第400團第2營向多個方向進攻該村,但解放軍的進攻受到南山土匪對進入該村的道路的嚴格控制。作為攻占南山任務主攻的六個連,經過五次反複擊斃,連長、向導已經死亡,攻擊尚未奏效。這時,六通營黨委下令:不惜一切代價奪取南山。随後重新調整作戰部署,主要是七個班,組織了一支共産黨員為骨幹的10人突擊班,由一排長王森率領,在3 60炮和3挺重機槍營的掩護下進攻南山。襲擊中,排長王森和兩名士兵被打死,另外兩名爆破手受重傷。剩下的七名班副隊長和三名士兵,冒着強盜的猛烈火力繼續奮力前進,在距離鹿頭前約20米處,發現爆炸袋保險絲在進攻中已經脫落并丢失,七名班副班長徐漢林果斷地将手榴彈放入炸藥袋中進行引爆, 同志們在掩護下,機智的動作靈活,身穿兩頭多鹿,來到地堡附近,毅然拉出手榴彈,引爆了炸藥袋,地堡炸了,獻出了年輕的生命。後續部隊跟随烈士的鮮血,迅速沖進土匪巢,匪徒74團團長黃樹德以下總兵力300餘人。戰後,為了紀念為壯族兄弟的解放而犧牲的蒙古族人之子徐漢林,盤古村更名為漢林村。

廟洞,亭子那土匪打架。

1950年6月17日,土匪"廣東省反共救世軍第19隊"司令黃天石、黃德海股份,糾纏浦廟鄉土匪"反共救世軍第四隊"梁潔生、黃希峰等股份共800餘人,由土匪首黃勝利層指揮,襲擊了大樓。駐紮在該地區的人民解放軍第134師的一個團與土匪戰鬥了大約半個小時,并擊退了他們。第二天早上,為了麻痹敵人,該團向靈山縣的太平方向調動部隊,但另一人當天秘密從新河抵達寺廟附近,等待戰機。土匪發現解放軍已經從大樓裡撤退後,他們建立了廟洞、蒂娜和那個闆的村莊,準備在端午節(6月19日)再次攻擊該建築。土匪部隊在當地民兵中,第一次敵軍行動,在18日深夜包圍了土匪集中在三個村莊,19日拂曉前發動了攻擊。經過大約一小段時間的激烈戰鬥,除了土匪的第一個黃色勝利層逃脫外,土匪全部被俘虜。120多名受傷的土匪被打死,150多人被俘,5挺輕機槍被繳獲,300多支長槍,數千發子彈。兩人死亡,陳勤軒,排長兼通訊員黃漢雄。

方志原創

廣西邕甯剿匪紀事

廣西興安土匪編年史 《馬山縣土匪編年史》廣西龍勝土匪編年史

廣西轶事12:夢山轶事 廣西轶事8:泉城

該州西北部的三座儒家名山:該州西北部的儒家名山:竹榕山,儒家文化的大溪河

廣西邕甯剿匪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