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百年風,第一顆心依然存在。2021年,我們迎來了中國共産黨成立一百周年,大河網推出了"尋找中原印記第一心"系列報道,主要圍繞黨的曆史、重大事件、重要遺址和紅色文物,參觀河南紅色遺迹,回顧那段紅色歲月, 追求紅心,講中原紅故事,做好紅傳與紅教育,引導網友銘記曆史,珍惜當下。
大河新聞(記者王輝記者薛夢軒)在河南省卓市馬村區安陽市街道,有這樣一個充滿"紅色氣質"的村落,這裡,講述了英國烈士代代相傳的故事,是革命精神的祖傳,正是西漢王村。
說到西漢王村,村名是一個很好的來源。西漢王村,原名西萬餘村,解放戰争期間,中共休武縣第三區區長韓克建、政委應親王在西萬峪村工作,1946年5月中旬的一個晚上,受到國民黨地方武裝進攻,韓克建、應親王兩名同志與敵激烈交戰, 最終是因為不可戰勝的英勇犧牲。為了讓世世代代代緬懷韓克儉、英親王兩位烈士,讓烈士們載入史冊,中共秀武縣委決定将西萬餘村改名為西漢王村,并于6月18日, 1946年,在這裡舉行了一次追悼會,數千名軍民淚流滿面地悼念,悼念烈士。

韓克建,英國烈士王子簡介宣傳專欄
曆史因為記憶而永恒,精神因傳承而發揚光大。為了紀念革命烈士的光輝成就,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焦作市人民政府于1996年清明節在西漢王村北部豎起了一座亭子,以紀念兩位烈士。2009年,城索市南水北調運河開工建設,漢王烈士紀念碑搬遷至紅文化廣場西北角。2014年底,南韓國王烈士紀念碑和紀念館進行了重建,即漢克儉和應親王烈士去世的原址,文化牆以圖形展示闆和主題場景為基礎,再現了解放戰争期間漢克儉和英國王子烈士的革命事迹。在完善廣場、道路、綠化等配套設施的基礎上,成立了專門的文物保護小組,負責烈士紀念碑文物的保護工作,安排專人全面負責紀念碑館的日常管理和維護,努力為群衆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品質的良好教育場所, 優雅幹淨的環境氛圍,以及各種教育手段。
漢克·簡,英國烈士親王紀念碑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善用紅色資源,弘揚紅色傳統,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的重要訓示精神,近年來,以黨的建設為燈塔的西漢王村緊緊圍繞"弘揚烈士,教育子孫後代"的宗旨, 充分發揮當地紅色資源優勢,重點實施紀念碑周邊的"亮化工程""硬化工程""文化工程""美化工程"以老人民幸福院為核心的黨建綜合體"服務圈",有效提升了紅色教育崗位的品質,将其打造成融合黨性教育的紅色教育基地, 烈士紀念碑、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防安全教育。
來訪學習小組集體向烈士鞠躬
在清明節、烈士公祭日等重要時間節點,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機關、學校和社會團體到西北韓國王烈士紀念館開展紅色教育活動,以擦去墓碑、花籃、重溫入黨誓誓等形式, 緬懷革命烈士,傳承革命精神,在全社會廣泛形成了強烈的緬懷烈士、敬拜烈士的氣氛。
學生參觀小組合影
今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西北韓國王烈士紀念館作為當地的"紅色地标",已成為人們緬懷革命烈士、追尋黨史印記、傳遞革命精神的地方。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清明節期間,西北韓王烈士紀念館接待了30餘名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機關等團體1500餘人,接待了600多名群衆前來敬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