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餘青:債券市場和人民币國際化相輔相成

中新緯客戶10月30日,由中國債券資本市場40人論壇暨中新經濟社會協辦的"新視野新經濟之旅——中國債券資本市場40人論壇首屆峰會"在北京舉行。在峰會圓桌論壇上,野村東方國際證券有限公司董事長餘青指出,債券市場與人民币國際化相輔相成,最重要的是我們的"走出去"和"請進來",即所謂的雙向開放。

餘青:債券市場和人民币國際化相輔相成

野村東方國際證券有限公司董事長于青

"從理論上講,作為無風險信用債券,毫無疑問,市場定價必須以基礎為基礎,政府債券的價格或政府債券在國際市場上的利率實際上是無風險配置,而對于其他發行人,尤其是信用債券作為定價的基礎。"餘青說。

在餘青看來,目前政府債券收益率作為風險收益率這樣的利率,正在成為市場利率定價的基準,未來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包括市場改革、流動性改善,以及運用一些工具對沖風險的使用者,政府債券在市場上, 作為定價基準肯定會有很大的作用。

談到中國債券市場與人民币國際化的關系,餘青認為,兩者都是中國經濟改革開放的産物,中國債券市場和人民币國際化程序實際上是相輔相成、相輔相成的。

于青坦言,沒有中國的經濟改革,就不會有今天的債券市場,國債市場的發展伴随着改革開放。從債券交易的角度來看,政府債券最早的投資者其實都是個人投資者,是機關的職工、國有企業的職工,他們持股到最後的國有交易所,到今天的交易所挂牌交易,到銀行間市場提供的交易櫃台也可以交易,從最早的持有和支付, 到各個市場進行交易,也要一步一步來。

餘青指出,從債券市場開放開始,其實我們從最早的單向"走出去"到發行債券,到今天的外國投資者進來,再到外國發行人到中國債券市場,這也是資本市場改革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節點,沒有改革就沒有今天的債券市場。同樣,如果不對外開放,人民币的國際化也無法達到今天的水準和地位。人民币國際化有兩個基本前提,一是人民币的自由兌換,二是人民币可以成為國際結算貨币和國際儲備貨币。

"債券市場和人民币的國際化是相輔相成的,最重要的是我們的'走出去'和'請進來'是所謂的雙向開放。"餘青說。(中新緯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