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行業“内卷”終結者:監管重拳下快遞價格戰趨緩,三季度頭部業績持續修複

作者:王琦 785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曹恩輝上海報道,對于國内快遞業來說,長期困擾的"價格戰"或正在迎來一個拐點。

無論是9月份快遞行業業務資料還是主要"糧食産區"物價量,雖然業務增速有所放緩,但快遞單價同比降幅持續收窄,環比擴張,說明行業價格競争趨于緩和。

在行業眼中,雖然快遞的"價格戰"依然是同質化競争,是行業走向清清的重要内生動力,但快遞行業的競争最終需要回歸良性博弈。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快遞相關政策密集出台,也為快遞行業"修複"競争奠定了基礎。對此,安信證券分析師孫岩認為,"在目前監管強勁的背景下,基本上可以判斷快遞行業價格已經出現的底部,激烈的價格戰将會結束,尤其是企業負責人的戰略已經轉向,更加注重利潤、服務品質。"

<h4>關于"金九"快車的開幕式</h4>

每一個傳統旺季的"金九銀十",國内物流業幾乎總是迎來更加顯著的營商環境反彈。今年中秋節(9月19-21日)期間,全國郵政快遞業收遞包裹近18億件,較疫情前的中秋假期呈爆炸式增長。

事實上,由于許多因素,快遞業的增長速度在整個9月份都放緩了。不過,在快遞單價表現上,同比降幅收窄,勢頭持續環比上漲,通過價格惡性競争或迎來終局信号。

據國家郵政局統計,今年9月,全國快遞服務企業完成業務量94.5億台,同比增長16.8%,營業收入921.4億元,同比增長11.8%。截至今年前九個月,全國快遞服務企業總業務量完成767.7億輛,同比增長36.7%,總營收達到7430.8億元,同比增長21.8%。

不可否認,9月份的快遞行業資料并不令人滿意。這一比例,特别是在場外,從8月份的27.6%降至9月份的18.4%,這是自疫情爆發以來首次增幅不到20%。但在業内人士看來,增速放緩的是"疫情帶來的逐漸消除低基數效應,行業業務量增長,營收增長回歸正常"的表現。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券商分析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考慮到快遞價格上漲,電力限制影響生産、消費,快遞行業業務量增速有所下降,但全年1000億的營業量仍然是一個高機率事件。"

結合A股快遞上市公司披露的9月經營資料,幾家公司的表現仍存在分歧。

在業務量方面,順豐控股和遠通快遞9月分别實作營業量8.86億輛和14.53億輛,同比增長21.70%和19.35%,高于行業增長水準,雲達股份、神通快遞分别實作營業量16.28億件、10億件,同比增長11.28%。 16.23%,低于行業增長水準。

"在'價格戰'休會後,行業需求增長放緩,業務量競争不再'撕裂',"分析師告訴21世紀經濟。

好在快遞單價上,頭部企業的步伐基本保持一緻。

9月份,全國快遞行業單票收入為9.75元,同比下降4.31%。但與8月份相比,環比上漲了4.39%。其中,上市快遞公司公告快遞單價漲幅更為明顯——順豐機票價格17.60元,環比漲幅10.14%;

9月是快遞公司單張機票價格上下波動的關鍵點。月初,國内快遞企業集體宣布提高配送費,月底,中通、元通、極兔等快遞公司下發《關于規範快遞市場價格的通知》,"正确"價格指導。

<h4>回歸良性競争</h4>

值得肯定的是,随着"價格戰"的緩和,快遞企業的盈利能力有望繼續得到修複。

根據元通快遞釋出的最新三季度報告,公司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為人民币305.42億元,同比增長30.41%,歸屬于母公司的淨利潤為9.54億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1.16%。但第三季度,圓通快遞實作淨利潤3.08億元,環比增長12.13%。

此外,順風控股第三季度盈利預測也顯示,公司淨利潤下限在報告期内持續反彈,環比增長14%至29%。

海德快遞業務業績持續回修,離不開目前快遞行業競争環境的改善。自去年複産以來,國内快遞企業奉行"以價換量"的政策,價格惡性競争日趨激烈,以至于一些快遞企業甚至出現跌破2元的票價。

今年4月以來,地方快遞監管部門開始控制主要快遞"食品産區"的無序競争。4月9日,義烏郵政管理局暫停了義烏公司的一些配送中心,原因是白石快車和極兔快車的低成本傾銷,他們一再警告他們沒有這樣做。被稱為義烏快車市場的快車風向标,惡性"價格戰"被迫按下暫停鍵。

6月,經國務院同意,交通運輸部、國家郵政局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于保護快遞集團合法權益的意見》。7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釋出《違價行政處罰(征求意見修訂稿)》,将快遞行業"價格戰"引發的市場混亂納入監管範圍。

特别是,9月29日,浙江省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通過了《浙江省快遞業促進條例》,該條例強調快遞企業不得在無正當理由的情況下提供低于成本價的快遞服務,并鼓勵電子商務經營者在快遞等方面為收件人提供個性化、差異化的快遞服務選擇。 企業,快遞包裝,預定的交貨和交貨方式。

2021年,快遞相關政策密集出台,超越曆史上任何時期,國内快遞行業價格走勢、競争格局、發展邏輯都将受到影響。

"随着市場秩序的鞏固,快遞界合法權益的保護,快遞行業綠色環保政策的出台和監管幹預,快遞公司單一的'價格戰'模式已無法進行。上海市交通運輸委員會郵政快遞委員會副主任、快遞行業專家趙曉民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告》采訪時表示。

詳情請下載下傳21金融APP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