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四個加強”助推雞西石墨産業高品質發展

作者:灑在濟南

東北網6月8日電(記者孫迎新安澤)8日,由黑龍江省委宣傳部主辦的"奮鬥百年之路揚帆新征程——黑龍江省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主題系列新聞釋出會"赤溪市召開專題會議。會上,中共赤溪市委常委、赤溪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葉應春就赤溪今後将如何推動石墨産業高品質發展回答了問題。

“四個加強”助推雞西石墨産業高品質發展

赤溪市委常委副市長葉英春。

葉英春介紹,雞西是世界優質規模石墨主要産區,全市探明儲量9.76億噸,探明資源量超過20億噸,大型結晶石墨儲量占50%以上,儲量占全省50%,占全國的五分之一。十八大以來,赤西石墨産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全市石墨企業從32戶到60戶,深加工産值實作了年均27%的增長率,深加工占比從28%提高到80%,産值占全市工業産值的10%以上, 行業呈現出從中低端向中高端發展的良好趨勢。

如今,赤溪石墨行業的發展展現在六個特點上:

一是堅定的綠樹發展理念。石墨是國家戰略性礦産。池西堅持集約開發石墨資源、高效利用、綠色發展。不走粗、高消費的老路,延伸産業鍊、價值鍊,走綠色發展之路。榮獲"國家産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和"全國新型工業化(石墨新材料)産業示範基地"稱号。

二是石墨産業叢集的形成。赤溪石墨企業逐漸實作規模化發展,大型企業領先。中國寶安、北汽集團、河工大學機器人等知名企業落戶池西,60家企業差異化發展,形成8條産業鍊,呈現出協調叢集發展态勢。2020年,全市石墨粉産量35萬噸,占全國産量的40%,深加工産品21.5萬噸,雞西已成為全球最重要的石墨新材料生産加工區。

第三,引領石墨行業标準。國家石墨制品監督檢驗中心位于赤溪。國内石墨制品檢測覆寫率達100%,國際标準采用率達60%以上,并通過了CNAS認證。國家非金屬礦标準委員會規模石墨分會落戶池溪,現有石墨制品國家标準3項,地方标準18項,雞西已成為行業标準龍頭高地。

四是科技創新取得突破。池西領形成了全國石墨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建成了"民族品格""省級"科研平台8家,石墨高新技術企業19戶。成功突破國内大粒度人造單晶金剛石技術瓶頸,實作最大單晶15克拉大規模批量生産。在天然石墨負極材料、氧化石墨烯合成、氟淨化等"卡頸"技術方面,取得了行業領先的研究成果,已成為産業創新發展的強大動力。

五是優化資源要素配置。吉西華大力解決石墨礦産權的曆史問題,優化資源配置,實作與産業布局的協調。規劃建設石墨産業專業園區2個,面積17平方公裡。擴建園區污水處理廠、酸性貯存中心、固廢貯存中心等,滿足發展配套需求。

六是培育強勁的發展勢頭。在資源禀賦、産業基礎、要素保護、市場開拓、營商環境等方面,我們形成了獨特的雞西優勢,為石墨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赤溪石墨已經孕育了強勁的發展勢頭,将迎來新的蓬勃發展的曆史時期。

接下來,池西将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通過"四強"推動養雞西部石墨産業高品質發展,為全省建設千億級石墨産業做出西部雞的貢獻。

一是加強科技創新領先。技術是第一生産力。我們将聯合科研機構,發揮企業創新主體的作用。在大規模防護領域,高純石墨、锂電負極材料、半導體材料、石墨烯等專業領域進行精密電源,核心技術開展"揭開",助力石墨行業疊代更新。

二是加強産業叢集發展。光是一朵花就不是春天。我們将繼續聚焦儲能材料、密封材料、超硬材料、石墨烯材料等8大産業鍊上下關聯,形成初級加工共享、深加工為食、互為比對的良性發展格局,以"上下遊互補"的方式,實作産業協同,共同打造大應用市場。

三是加強資源要素配置。我們将繼續完善配套專業園區,加強環保設施和能源設施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營商環境建設,改善要素保護,降低要素成本,增強産業吸引力。

四是加強戰略投資招聘。大行業需要由大企業主導,整體上需要戰略投資。近日,池西與世界建材集團世界500強企業達成合作,石墨研究所即将落地,正在推動更大的合作。将繼續開展精準投資,吸引雄厚,延伸深加工産品鍊,全面開拓市場應用空間,使雞西石墨成為龍江石墨、中國乃至全球石墨産業發展高地的核心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