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捷克之行:尋找伏契克的故事

作者:使用者蕭林
捷克之行:尋找伏契克的故事

捷克共和國之旅:找到沃奇克的故事

說到捷克共和國,一個中歐國家,首先想到的是什麼?恐怕很多人會想到《好士兵曆險記》(《好士兵曆險記》的中文譯本),這是捷克作家賈的諷刺傑作,其文學價值和社會影響,正如法國小說家布洛克所說,《好士兵曆險記》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經典之一。"我記得小時候看過同名電影。在捷克,沒有人知道"好士兵",好士兵幾乎總是捷克共和國的象征。是以,它的創造者哈塞克被歐洲文學評論家稱贊為捷克作家,與16世紀的拉布雷(巨人傳記的作者)和塞萬提斯(堂吉诃德的作者)相提并論。不過,這裡不是說好士兵帥可,以後再說布拉格和他的故事。

捷克之行:尋找伏契克的故事

讓我們首先說,中國另一位著名的捷克人,一位記者、作家和反法西斯戰士朱利葉斯·沃契奇(Julius Vocic)的書《絞刑架下的報告》曾經是1949年後中國革命傳統教育的經典之一,當時他還在上國小,但沒有完全了解這本書的内容及其原理。直到大人,多讀書,多走路,多看各類人,才有更深的了解和領悟。

在獄中寫下并完成經典著作《絞刑架下的報告》後,沃爾西奇于 1943 年 9 月 8 日在柏林的博羅什監獄被德國納粹絞死。為了紀念他,9月8日被定為世界記者日。

捷克之行:尋找伏契克的故事

I. Vocic和絞刑架下的報告

Julius Vcic,捷克斯洛伐克文學評論家、作家、記者。1903年出生于布拉格斯梅霍夫勞工區的一個工薪家庭。十幾歲的時候,他學習得很辛苦,讀書像饑渴一樣,最喜歡經營老書店買書。從年輕時起,他就感受到了勞工階級的痛苦。在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下,他積極參加革命活動,15歲時參加五一遊行,18歲時加入新成立的捷克共産黨。他于1921年在布拉格查理大學藝術學院學習,自1928年以來一直擔任該黨的管風琴報紙《紅色權利報》的編輯。

1936年後,納粹德國對歐洲的侵略蔓延到捷克斯洛伐克,沃契奇和他的同志們一樣,以極大的愛國熱情撰寫了許多尖銳的文章,以揭露納粹的陰謀。1939年3月15日,納粹的蹄子粉碎了捷克斯洛伐克美麗的山河,納粹德國軍隊占領了捷克共和國,捷克共産黨被迫潛入地下,沃爾契奇留在布林格堅持鬥争,并于1941年當選為黨中央委員。

捷克之行:尋找伏契克的故事

1942 年 4 月 24 日上午 10:05 .m,沃契奇來到葉利内克的家,當他準備離開時,蓋世太保手持短槍,砸開了大門并逮捕了他們。Vocic被推上一輛車,被帶到Punklac監獄。由于叛徒的背叛,蓋世太保認定沃契奇是捷克共和國中央委員會的成員和《紅色權利報》的編輯。Vocic周五被捕,但周二晚上在納粹監獄遭受酷刑後再次醒來,遭受了無數殘酷的毆打和酷刑,以及卑鄙的誘因投降。納粹在幾次瀕死的場合見過沃契奇,但拒絕認罪,是以他們抓住了武奇克的妻子,并在他面前折磨她。武奇克對法西斯主義者的不人道行為非常憤怒,他的妻子很英勇,堅稱她不認識沃西奇。當敵人把他的妻子帶走時,他知道這是他們永恒的秘密,盡管他們悲痛欲絕,他還是用快樂而堅定的眼神向妻子道别。

在那些非人的日子裡,Vocic以超人的意志克服了身體上的痛苦,過着一種生活,戰鬥了不止一次,保持了積極的樂觀精神,并在監獄中組織和上司了政治鬥争。他的精神感動了一位捷克衛兵,後者幫他拿了一些鉛筆頭和碎紙片,他用這些簡陋的工具寫下了舉世聞名的不朽作品《絞刑架下的報告》。

捷克之行:尋找伏契克的故事

1943 年 6 月 9 日,沃契奇被帶到"帝國"接受審判,并在龐克拉克監獄服刑 411 天後去世。Vocic停止了寫作。9月8日,沃契奇在柏林的布羅申斯監獄被殺。在這本以血與生命寫成的書中,武奇克記錄了他與納粹的鬥爭和監禁,表達了對生命的熱愛以及對國家和家鄉的深深依戀。1945 年 5 月,納粹德國戰敗後,武奇克的妻子從監獄獲釋,并找到了捷克斯洛伐克衛兵,後者來到沃契奇的手稿并對其進行了彙編以供出版。《絞刑架下的報告》一書展現了沃契奇和他的戰友們的鮮血和生命,能夠與世界相遇。

《絞刑架下的報告》是Volcic撰寫的一部紀錄片。自1945年反法西斯戰争勝利後在捷克共和國出版以來,該書已被翻譯成90多種語言,并出版了30多個版本,在世界各地廣泛流傳。20世紀50年代,兩本中文譯本發行,在中國廣為流傳,對讀者産生了極大的教育和啟迪作用,聲響成為中國青年心目中的榜樣。選為2014年語言北區大學版前兩卷第三子產品課文。這本書的結尾有句格言:"人們,我愛你們,你們必須保持警惕!來自世界各地革命者的名言。

捷克之行:尋找伏契克的故事

尋找布拉格:武奇克的足迹

1、出生地

在捷克首都布拉格的Smykhov區,有一條長長的Duszczykvo街,位于第20街,這是一座五層樓的建築,在大門的左側有三個房間,其中兩個是Vuchik和他的家人住的地方。沃西奇于1903年2月23日出生于這裡。在建築物的米色外牆上,在兩扇窗戶的中間上方,有一塊小石闆,一塊形狀像一本打開的書的石碑,上面刻着Vocic的名字和出生日期。他在這裡長大的環境與沃奇克的生活和思想有着非常密切的關系和重要的影響。

捷克之行:尋找伏契克的故事

透過窗戶向外看,在草地山坡的街對面,有一座名為Biltramka的小屋,莫紮特曾在那裡生活和創作。這條街延伸到遠處一個名為"Strana"的小墓地,安靜而風景如畫,着名詩人傑魯達的"墓地之花"從中獲得了許多圖像和靈感。從很小的時候起,Vocic就能夠背誦"墓地之花"中的許多最佳段落。音樂和文學的微妙,啟發了武奇克的人性和對美的向往,使他從小就表現出了對詩歌和戲劇的天賦。

在建築物旁邊,在街上,有一條小路慢慢地爬上山坡,在坡道的盡頭是Volcick父親工作的Linhoff機械廠。結果,年輕的Vocic很早就目睹了勞工和平民生活的艱辛,并成長為一個試圖改變社會不公正的熱血青年。他12歲時創辦了《斯拉夫》周刊,15歲時上司了罷工,18歲時加入捷克共産黨,1921年在布拉格查理大學藝術學院學習,自1928年以來一直擔任該黨官方報紙《紅色權利報》的編輯。一邊從事激烈的政治鬥争,一邊從事文藝的創作和研究。

捷克之行:尋找伏契克的故事

2、逮捕

布拉格的第14區是一個遠離市中心的僻靜地區,有一座大型住宅樓,附近的Poncolac監獄,距離Vocic被捕的West Tusch街1133不遠。七十八年前,這所房子的主人是電車勞工Jelineks,他們也是捷克反法西斯組織的成員,将他們的家作為Vocic和地下反叛組織之間的秘密聯系點。

1942 年 4 月 24 日 10 點,德國蓋世太保闖入大樓,占領了 Volcic。當時,傑裡涅克家有六個人,九個蓋世太保闖進屋裡,指令其他五個人進去舉手,卻發現沃西奇躲在門後。這時,武奇克雙手握着一把上膛的手槍,在門打開的那一刻打開了保險,如果他從後面向毫無戒心的蓋世太保開槍,在隻有2、3米的距離内,讓他們死傷一半以上應該沒問題,六個捷克人再次聯手制服剩下的幾名蓋世太保, 這不會是一件沒有赢家的事情。那一幕應該是好萊塢大片中我們經常看到的好人英雄或香港電影中周潤發,舉手的槍聲,子彈,壞人一個接一個地倒在地上......不幸的是,這隻是電影,而不是生活,它總是比藝術更現實,更嚴酷。在真實的曆史中,武奇克猶豫了一下,從門後走了出來,留下兩把手槍還躺在床上,雙手被綁着。

捷克之行:尋找伏契克的故事

許多追求鬥争哲學并崇拜暴力革命的人質疑Vocic選擇開槍,即使在槍戰中受傷或死亡,也不允許蓋世太保放輕松。還有人認為,熱愛文藝的Vocic深受人文精神的啟發,秉持人文主義價值觀,不想在混亂的近距離射擊中危及其他五國同胞的生命,無論槍戰的結果如何,流血總是不可避免的。也許,Vocic覺得蓋世太保隻能抓住自己的,自己放棄抵抗就能挽救其他5個人的生命......沒有人能真正準确地解釋和深刻了解Vocic在那一刻的想法,他們都用自己的價值标準和情感色彩來解釋,曆史在那個火花般的時刻 - 最多三秒鐘 - 被書寫。

78年後的今天,走進這個綠樹成蔭的住宅區,推開1133号的前門,走下五級台階,有一排淺黃色和深黃色兩色的四層建築,第一個房間在大樓的右側,是Vocic住的地方。房間裡的家具和書架樸實無華,牆上挂着畫,窗戶在風中飄動,孩子們歡笑追趕的聲音從鐵門外的高地傳來。我希望他們永遠活在陽光下,活在喜悅中,永遠不要經曆那段黑暗、可怕的時光。

捷克之行:尋找伏契克的故事

3、審訊

布拉格分為兩部分,舊城區和新城區,由伏爾塔瓦河上的30座查理大橋雕像連接配接,新城區中心着名的瓦茨拉夫廣場。

捷克首都布拉格最重要的貿易和社會中心Vaclavske namesti是現代布拉格的代表。瓦茲拉夫廣場建于14世紀,是查理四世在布拉格新城建立時為促進貿易交流而規劃的前三個市場之一,曾經是馬匹的貿易中心,但它實際上已有數百年的曆史,因為它在19世紀末經過重大翻新後被稱為新城。但随着曆史和社會變革的演變,它逐漸成為捷克共和國許多著名曆史事件的發生地,見證了捷克共和國的成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以及布拉格之春和天鵝絨革命等重大曆史事件,進而賦予了它獨特的曆史和政治意義。

捷克之行:尋找伏契克的故事

750米長、60米寬的瓦茨拉夫街和瓦茨拉夫廣場構成了布拉格新城的中心。國家博物館直接通往國家博物館,在高聳的大理石平台上,有一座古老的皇帝瓦茨拉夫騎着馬,舉着戰旗的高大雕像。這條廣場街道被稱為布拉格的香榭麗舍大街,兩旁排列着建于20世紀初的優雅古典建築,林比色彩缤紛的商店是該市最繁忙的商業區之一。Baga建于1930年,是一座典型的實用主義風格的建築,是一片充滿物質主義香氣的鋼鐵森林。另一方面,隔壁的賭場整晚都充滿了樂趣。廣場周圍有許多酒店、餐廳、大型商店,遊客雲集,熱鬧非凡。沿着這條曆史悠久的現代街道漫步,您偶爾可以看到年輕的街頭藝術家随着20世紀30年代的歌曲表演和跳舞。廣場周圍環繞着綠地和小睡座位,以及售票亭等大排檔。到了晚上,瓦茨拉夫廣場(Vaclav Square)更加令人心潮澎湃,霓虹燈亮起,一輛豪華轎車停在賭場前,小酒館,咖啡館和舞廳,俱樂部開始以墨水出現。

捷克之行:尋找伏契克的故事

瓦茨拉夫廣場附近是一座宏偉的建築,帕切科宮,最初是百萬富翁佩切科的私人住宅。在建築物拐角處的牆上有一塊青銅銘牌,上面刻着Vocic的名言:"人們,你必須清醒!"和一尊反法西斯主義者的雕像,标有年份:1939-1945。因為自1939年納粹入侵捷克共和國以來,蓋世太保一直将這座建築作為它在布拉格的總部,這座美麗的建築變成了一個血腥而可怕的人類地獄。

Vocic在被捕後的那天晚上被帶到Pecheco宮,在那裡他開始了一段反複審訊和折磨的艱苦日子。佩切科宮的地下室,盡管是蓋世太保的酷刑室和臨時牢房,但現在有一個特殊的紀念館。走進佩切科宮,走進地下室,在昏暗的燈光下,一股恐怖氣息襲來。審訊室裡擺滿了蓋世太保用來摧毀酷刑的各種酷刑工具,黑暗的牢房被迫變窄,擔架在地上排成一排,浸泡在反法西斯分子的鮮血中......

捷克之行:尋找伏契克的故事

武奇克在《絞刑架報告》中描述的"電影院",其實是審判的地方,一個寬敞的房間,有六排深褐色的長凳,沒有扶手和靠背,等候名單必須背直挺立,雙腿并攏,雙手平放在膝蓋以上,直立坐在凳子上,面對着光秃秃的, 白色,電影般的牆壁...蓋世太保指令受審者在銀幕上回憶他們的過去,就好像他們是一部電影一樣。"我在這裡看過數百次我自己的電影,一遍又一遍地重複它們的細節,現在我試圖重複它們,"Vuchik寫道。這是他每次回到Pomkolac監獄的牢房時做的第一件事,用鉛筆頭在一張碎紙上記錄他所經曆的事情。隻有坐在那些長凳上,觸摸歲月留下的痕迹,心中才會感到很強烈的震撼,才會怨恨納粹的極權主義殘酷,同情善良和普通的無辜者,尊重正義正義的智人,反對血流,屍體遍布整個戰争,愛來之不易的和平。

捷克之行:尋找伏契克的故事

4、紀念碑

Horaschowitz站,在1989年之前被稱為"Vuchik站"。這是布拉格的交通樞紐,火車的轟鳴聲,地鐵的震動,人們的噪音,無盡的人群......這裡永恒的節奏年複一年,日複一日。為了紀念武奇克,車站大廳裡的兩根大理石柱上刻有武奇克的側面頭像和他的福音派名言。

但随着捷克共和國的政治演變和社會發展,Vocic的言論和想法一直很消極。把他想象成一個被神化的人物,被意識形态優越的曆史叙事過度贊揚。結果,以Vcic命名的車站和公園被重新命名,公園門口的Vulcic雕像被移至Orsani公墓,國家博物館不再保留Vuchik的雕像。站堂裡的兩根大理石柱是承重的,當然是無法拆除的,但其中一根柱子上的Vocic側頭被鑿掉了,另一根柱子上著名的Vocic名言依然存在:"我們為喜樂而生,我們為喜樂而戰,我們将為喜樂而死。是以,永遠不要把我們的名字與悲傷聯系起來。"

捷克之行:尋找伏契克的故事

在布拉格的許多公園和大型建築前發現的紀念Vocic的石頭,雕像和雕像現在很難找到。隻有站在布拉格郊區一個街道花園中的Volcic詩完好無損,上半部分雕刻着武奇克的側面肖像,下半部分有一首詩,想念他:"他沒有死,他還活着,他仍然閃耀着到處,每個人。"

街道花園外,流淌、清澈見底的溪流,晝夜流向遠方,仿佛在呼嘯着吟唱着"絞刑架下的報告",已經背誦了無數次:"我熱愛生活,為了美好的生活,我投入戰鬥。人,我愛你,當你也用同樣的愛回報我的時候,我是幸福的,當你不認識我的時候,我很痛苦,如果我得罪了任何人,請原諒我!如果我安慰過任何人,請忘記我!"武奇克留給人們告别他心愛的祖國和世界,進而永遠活在愛他的人的心中。

捷克之行:尋找伏契克的故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