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用科學擁抱後浪們 這部紀錄片竟然“請”來了門捷列夫

作者:封面新聞

封面記者李宇新

大約150年前,俄羅斯科學家門捷列夫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個基于原子量的元素周期表,這一舉動成為科學發展史上的重大成就,并在世界上留下了不朽的遺産。但門捷列夫肯定沒想到的是,150年後,他會以生動活潑的動畫形象出現在一部中國紀錄片中,向觀衆展示元素發現的曆史。

用科學擁抱後浪們 這部紀錄片竟然“請”來了門捷列夫

今年6月,科教紀錄片《門捷列夫很忙》在中央電視台備案頻道首播,該片以著名化學家門捷列夫的動畫形象為系列,通過有趣的知識介紹,向廣大中國觀衆普及化學基礎知識。在内容方面,影片講述了碳、矽、鈾、鐵等元素的故事,這些元素在人類文明程序中起着關鍵作用,從有毒元素的力量及其功能出發。但從風格上看,影片幽默的解說、活潑動感的配樂,以及豐富多彩的畫面,都打破了科教紀錄片的傳統印象。

"科學和教育紀錄片不是自然而然地以故事為基礎的,也不是熱門紀錄片。我不是很擅長自然科學,但是當我想告訴觀衆這些科學知識,尤其是年輕人時,我仍然有很大的創作欲望和沖動。也許我們國家未來的化學家将在門捷列夫的聽衆中。"門捷列夫很忙,"紀錄片導演李金軒說。

用科學擁抱後浪們 這部紀錄片竟然“請”來了門捷列夫

化學"冷知識"被"文科"主任挖出來

"數學學好,走遍世界都不怕。這種有點滑稽的口語似乎伴随着80後和90後的學生時代。而李金軒導演的創作路徑,也與這句話有些巧合。早在2018年,同樣由李金軒執導的紀錄片《我的牛頓教練》,聚焦體育中的身體知識,在業内獲得了不少好評。這就是門捷列夫忙碌的原因。

"它與牛頓是同一個系列,但它更成熟一些。在豆瓣上,可以看到這位網友對"門捷列夫很忙"的評價。從實體學到化學,從牛頓到門捷列夫,李和他的團隊花了近兩年的時間繼續這個系列。未來,将有一部關于數學的廣播作品,完全符合"數學"領域。

300多年前,德國煉金術士布蘭德在尿中尋找黃金、陰陽的錯誤,他偶然發現了一種化學元素——磷,而在中國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璇可以被稱為"元素周期清單之父",正是因為他命名祖先時很多規矩, 隻是現在才如鈉、鎂、鋁、钴、烯等奇怪的詞......在《門捷列夫很忙》中,用化學"冷知識",加上有趣的評論和圖檔,可以說是重新整理了觀衆的"知識點"。

在自然科學領域,需要一些專業精神才能輕松找到關于化學的有趣觀點。但令人驚訝的是,李金軒确實是一位全神貫注的"藝術"導演,而"科學"是完全無可争議的。李彥宏還談到了劇本創作初期在整個制作過程中,占了近一半的時間。李還接手了一系列任務,從早期的劇本,到現場拍攝,再到後來的畫外音。

"這部電影最大的困難在于劇本創作階段。我是一個純粹的文科學生,這些是我上學時讓我崩潰的科目。"電影中所有有趣的化學反應都來自'文科'導演。在寫劇本時,李金軒每天查閱大量資料,然後收集到有趣的知識,找相關專家進行驗證,并了解确切的科學真相。"從實體到化學再到數學,每個科目都是一個新的挑戰。"李說。

用科學擁抱後浪們 這部紀錄片竟然“請”來了門捷列夫

未來的化學家,也許是《門捷列夫》的觀衆

在《門捷列夫很忙》中,細心的觀衆可能會發現,每一集一定都有一個"中國元素"。不僅有"明朝皇室命名卻造出奇異字"的故事,還有"古銀針毒蛋黃變黑"、"明長城是米砂漿做成"等話題,都是中國古代曆史和化學相關轶事。李克強還表示,"中國元素"一直是他制作此類紀錄片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點。

而在創作過程中,李金軒也有一些迷茫的時刻。因為與目前熱門美食紀錄片相比,科教紀錄片不僅針對觀衆的門檻很高,而且缺乏與生俱來的故事和話題,在業内關注度不高。"科學和教育紀錄片處于這種狀态,我是為數不多的制作科學紀錄片的導演之一。我仍然希望越來越多的人進入這個領域,進而繼續提升電影的檔次,在國際上拿出出光彩的作品。"

用科學擁抱後浪們 這部紀錄片竟然“請”來了門捷列夫

在采訪中,李克強談到了與一家英國紀錄片公司的交流,該公司正在舉辦一項活動,從空間站現場直播地球。"我問他們為什麼要做這個節目。他們說,"有商業方面的考慮,但不能看電視的人将成為下一個宇航員。"我認為這可能就是制作科學紀錄片的意義所在。"

雖然用李金軒的話說,《門捷列夫很忙》并不是一部大規模的制作,但大量的紀錄片,在影視行業,也屬于一種非常小衆和偏頗的門類。"中國未來的偉大化學家有沒有可能出現在門捷列夫的觀衆席上?"這也是我們對國家科學教育的微薄貢獻。"

用科學擁抱後浪們 這部紀錄片竟然“請”來了門捷列夫

<b>:"如果你有新聞線索,歡迎你向我們舉報,一旦被采用,就會有費用獎勵。新聞微信關注:ihxdsb,feedQQ:338640571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