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九旬老黨員李迎春憶峥嵘歲月

作者:掌中慶陽
九旬老黨員李迎春憶峥嵘歲月

"無論我一生中遇到什麼困難,我總是想着黨,想着人民,我們黨要帶領人民走到今天并不容易,希望我們的子孫後代永遠記住黨的曆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在建黨一百周年之際,90歲的黨員70多年的老兵李迎春向黨表達了自己的感情。

九旬老黨員李迎春憶峥嵘歲月

李迎春,1932年11月出生,1947年參軍,1949年9月5日入黨。日前,記者在環縣河道鄉陶花子村看到老人,他正坐在街上和鄰居聊天,神情滿滿,臉上帶着親切的笑容,說話爽快輕松。

李英春的兒子李文學告訴記者,老人思想開朗樂觀,思想開明,平時喜歡和大家聊天,每個人都講自己的故事,還記得很清楚。從飽經戰争的革命戰争年代參軍,經曆了無數大大小小的戰役,到傷員複員複員參加社會主義建設,再到成為為鄰居服務的"赤腳醫生",他畢生獻身于黨和人民。

九旬老黨員李迎春憶峥嵘歲月

盒子慢慢打開,李英春一邊向記者回憶,1947年春天,河都區解放後,在曲子縣管轄下,隻有15歲的李英春代替弟弟入伍,即進入陝西甘甯邊區政府東警指揮獨立團第2營4、2排, 開始了他的職業生涯。

入伍第一年,李英春随軍參加了周邊清環戰役、華池戰役、環縣戰役、榆林之戰,因為他年輕,主要負責軍中通訊員的工作。"當時沒有通訊工具,當昔日的敵人需要遞送這封信時,必須及時寄出,不能透露任何秘密。

激烈的戰争過程也使他迅速成長,除了正常的兵役外,還經常跟随營長的文化知識,這為他未來的醫療工作提供了基礎。

九旬老黨員李迎春憶峥嵘歲月

1949年春節前後,李迎春在青羊縣三立橋參加了一次為期半年左右的訓練課。在此期間,他接受了全面的國小文化知識教育,并學習了基本的戰場護理知識。同年7月,他的團被編入第1野戰團的第7陸軍獨立團,在那裡他擔任第2營的衛生官。

随後,李迎春參加了天水解放戰役,"與其說是天水解放,不如說是為了接收天水,當時我們的大軍來到天水前線,沿途國民黨軍隊和地方武裝幾乎全部自首投降。這一時期,由于他勇往直前、學好,集中營黨支部考察,通過介紹老黨員張勝祥和穆國銀,于1949年9月5日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産黨。

1951年,李英春被編入西北軍區第2軍第7軍甘清義土匪小隊,擔任支部衛生隊護士長,參加西南土匪四川康地區戰役。西南土匪的戰鬥生活艱苦,也極力鍛煉個體意志,高原天氣多變,冬季特别寒冷。李英春回憶道,"晚上入睡前,所有的星星,整夜都沒有進雪,早上起床卻要用手把雪從帳篷裡挖出來,幸運的是,我參軍的時候已經把狗皮鑷子帶到了身邊,上面大用。"

入河一天後,部隊在"三木叉"裡過夜。第二天清晨,李英春走出營地,到附近森林裡撿幹柴,準備在營房裡生火,回來的路上突然聽到一陣槍聲,他立刻扔掉了柴火,沖進了營地。出乎意料的是,敵人已經來了。他按照戰争的要求緊急将醫療隊配置設定到各營,然後扛起槍沖到前線。

九旬老黨員李迎春憶峥嵘歲月

在這場戰鬥中,朱家懷的戰友田世勤在反擊中,剛被敵人的火力打起來,當他沖上去準備治療時,發現戰友已經犧牲了。昔日戰友沖進陣型的場景依然凜凜倭,成為隐藏在心底最後的老人,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此後,李英春先後參加了青海、西藏、四川和甘肅甘南渤海、朗木寺等規模大的土匪戰鬥100多次。在一場激烈的戰鬥中,硝煙滾滾,彈片飛濺,他和戰友們猛攻,敵人的炮彈落在一邊,他飛來飛去的炮彈擊中了腰部,被擡離戰場時一直無法移動,從身體上殘缺不下。

1953年,土匪基本結束後,李迎春被安排進入甘肅軍區警衛訓練隊進行為期六個月的學習。同年,他被西北軍政委授予西北解放紀念獎章,當選為基層黨代表,參加甘肅軍區第一次黨代會,并被授予紀念獎章。之後,他被送到武漢軍醫學院學習臨床醫學,畢業後回軍當醫師。1957年因腰肺結核退伍,被列為甲級傷殘軍人。

複員後,李英春被派往環縣人民委員會民政局工作。1965年,他積極響應政策1号召回鄉,因為軍隊有就醫經驗,他被配置設定到他一直在趙琦、陳啟軒、闫七軒、陶華子等旅衛生診所擔任"赤腳醫生",為當地人民開展醫療衛生服務30多年, 受到鄉鎮鄰居的稱贊。

2019年,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李迎春獲得了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獎章。

李英春說:"神殿的這份榮譽,是黨和國家對我的,也是人民對我的信任。(圖檔由我的家人提供)

(作者:餘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