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2歲成為中科院最年輕博導的徐穎,被網友親切稱為“北鬥女神”

作者:覺察觀天下

在漫長的曆史中,最不缺的就是英雄,而在這些英雄身上,有的人特别漂亮,他們并不比男人差,甚至在某些方面更勝一籌。古花玉蘭為父親從軍隊,荊中向全國報到;而在和平年代,許多女科學家紛紛湧現,為了給中國的科學和軍事發展錦上添花,今天我們要介紹一位女科學家,她被網友親切地稱為"北鬥女神",32歲成為中國科學院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創下了一個難以打破的記錄。

32歲成為中科院最年輕博導的徐穎,被網友親切稱為“北鬥女神”

中國科學院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

這位傑出的女科學家是出生于四川的80歲女孩徐穎。回顧徐瑩的成功之路,不得不提的是,她的父母,徐穎的父親是一名在農業技術站工作的普通員工,而她的母親是傳教職業的數學老師,因為她的父母思想非常開放,是以徐穎從小就沒有被要求學習太努力。

當時,徐瑩和很多同齡人一樣,長大後想成為一名偉大的科學家。高中畢業後,也許是受到母親的啟發,徐瑩在理科課上的成績比其他學生都高,這也堅定了她成為科學家的決心。

32歲成為中科院最年輕博導的徐穎,被網友親切稱為“北鬥女神”

因為在4歲上國小的時候,是以徐瑩比别人更早地參加了聯考,最後她通過了聯考,拿到了北京資訊工程學院的錄取通知書。當時隻有16歲的徐穎已經讓一些人驚歎不已,她不為外界的贊譽而煩惱,在大學期間繼續努力學習通信工程,畢業後順利在北京理工大學完成了六年的學習,繼續學習信号和資訊處理。2009年畢業于中國科學院的徐穎,六年後,32歲,成為中國科學院最年輕的院長,可以合理地說,如此偉大的成就值得媒體廣泛報道,但2016年的一次"平凡演講"讓徐穎聲名鵲起。

32歲成為中科院最年輕博導的徐穎,被網友親切稱為“北鬥女神”

名副其實的"北鬥女神"

徐穎的中國科學院光電研究所負責一項重要的國家科研任務,即"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研制。在徐瑩12年的工作生涯中,"北鬥"可以說是一個她繞不開的話題,她的大部分科研工作也是為了研發、改進、更新"北鬥導航系統"而做的。

北鬥導航是我國研制的衛星導航系統,在定位、導航、授時、天氣觀測等方面具有世界領先優勢。但是,由于公衆對于"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等"高科技産品"還很陌生,平時接觸的機會很少,是以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北鬥,利用北鬥,徐穎主動接管了導航科學的作用。

32歲成為中科院最年輕博導的徐穎,被網友親切稱為“北鬥女神”

2016年,徐瑩參加了一檔電視節目,為觀衆上了一堂通俗易懂的公開課,北鬥系統的工作原理、性能優勢講得很清楚,很多人都加深了對北鬥系統的認識。節目結束後,徐穎的演講視訊也迅速火了起來,很多網友都會被她親切地稱為"北鬥女神",這個名字一方面是肯定徐瑩對于北鬥系統研發、完善、推廣的貢獻,另一方面,也表現出了公衆對徐穎的好奇心。因為在大家的固有印象中,中國科學院的科學家大多是中年男性,雖然智商與普通人不同,但也因為"智能上衣",價值有點"低"。突然出現了徐瑩這樣一位年輕漂亮的女科學家,大衆的好奇心已經失控。

32歲成為中科院最年輕博導的徐穎,被網友親切稱為“北鬥女神”

推廣警察北鬥制度

對于外界給自己打"北鬥女神"的稱号,徐瑩很謙虛地說:我作為一個現實的科研工作者,自知不覺不叫"女神",北鬥系統發展不是我自己的功勞,是以希望大家不要繼續叫我"北鬥女神"。對于徐穎的謙虛回應,有不少權威學者表示:北鬥體系的誕生凝聚了許多中國科學家的努力,其中徐穎的功勞不可磨滅,要知道,相比于網際網路行業常見的"996"工作模式,一旦科研工作者投入實驗,工作強度可以遠高于996。有報道稱,中國科學院的科學家為了盡快完成科研項目,基本上沒有雙休這個說法,隻有在新年假期才會回家和家人團聚,吃一頓飯,這樣就會馬上投入到項目研究中。

32歲成為中科院最年輕博導的徐穎,被網友親切稱為“北鬥女神”

當然,既然徐穎在32歲就可以成為中國科學院的向導,可以想象,她的努力肯定比一般的科學家還要多。2019年,徐穎和楊麗偉被授予"Kop中國"形象大使稱号,此後她周遊世界發表演講和發表演講,推廣北鬥體系。今年6月,徐穎通過視訊演講參加了一個重要的科學論壇,她演講的主題仍然是圍繞"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并表示對北鬥産業化發展充滿信心,看來徐穎這個"北鬥女神"的稱号是"不能失去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