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拆”右腳“補”左腳!醫生:“縫縫補補”再走20年人生路

武漢晚報(記者 王春軒記者 姜穎晨舒)左腳意外受傷,腳底、腳跟缺損,需要做複雜的皮瓣手術進行重建。正常皮瓣部位的皮膚過于嬌嫩柔軟,将來走路時容易磨損腳跟。"至少讓他在接下來的20年裡正常行走!"醫生巧妙地拆卸并幫助"男孩"重建了不怕磨損的腳跟。

意外受傷,"男孩"左腳被砸傷

醫生口中的"小子"已經57歲了,大家都叫他老林。

老林在武漢工作,今年5月初,他在施工現場不小心被水泥闆砸到左腳,全腳血肉模糊,腳跟骨折,腳部皮膚和肌腱嚴重受損。他被送往附近的一家醫院,醫生在那裡清理傷口,重新種植皮膚并進行骨折手術。

經過近一個月的休息和恢複,所有的皮膚都重新種植壞死。6月,老林也做過一次清理手術,換了很多藥,但腳跟、腳底和腳的側面和背部,存在廣泛的皮膚軟組織缺陷,一直滲血,傷口和大量壞死組織,整個腳的血肉模糊不清, 完全無法下山,隻能整天躺在床上。這種嚴重的缺陷需要大手術來重新移植遊離皮瓣(即具有神經和血管組織的皮膚)并重新建立新的腳跟足。當地醫院沒有這項技術,是以他被建議轉移到一家擁有微手術技術的大型醫院。

7月初,一家人将老林送往武漢市第三醫院第一醫院就醫。

"你還年輕,我們一定在考慮拯救你的左腳,至少20年的步行。整形外科醫生姬薇安慰老林:"2020年,武漢市預期壽命已經超過80歲,你還不到60歲,不要放棄希望!"

你在哪裡"彌補"你的腳跟?醫生有麻煩了

老林左腳三分之二是血肉模糊的,有長約21厘米、寬約15厘米的皮膚軟組織缺陷,整個腳跟也有缺陷,傷口表面和壞死組織殘留物範圍較廣。

通常,大傷口需要皮膚移植物,通常從大腿上取下血管皮瓣。但老森林需要修複的是鞋跟和鞋底。其中,腳跟是一個承重區,雖然老森林體瘦,但重量也有120多磅,大腿的皮膚比較嬌嫩,重新設計的腳跟不夠耐磨,以後如果走下去,腳跟部位很容易磨損,導緻皮膚壞死、感染、骨質顯露, 即使有骨脊髓炎和其他後果,嚴重也可能需要截肢。

為了保證老林在接下來的20年裡行走安全,他必須找到自己身上的耐磨襟翼,并修複巨大的缺陷。姬薇經過幾次深思熟慮,終于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拆"右腳,"補"左腳。

本來,雖然腳闆心的皮膚不如腳跟硬,但比身體的其他部位厚,老林右腳闆心的皮膚"動"到左腳做腳跟,是理想的解決方案。

"縫合補足",重新打造耐磨鞋跟

7月17日,老林被推入手術室。

按照術前設計,紀偉先對左腳傷口做了徹底清理,然後從右腳闆中心取出一塊10厘米長、寬4.5厘米的皮瓣,連同血管、神經移植到左腳的腳跟;然後從右大腿前外取下22厘米長、7厘米寬的皮瓣,修複左腳的心髒,最後從右大腿上取下部分皮膚,"彌補"右腳闆心髒和左腳後部的傷口。

“拆”右腳“補”左腳!醫生:“縫縫補補”再走20年人生路

醫生縫合的圖表。圖檔由客座醫生紀偉提供

"手術需要非常精細,整個過程必須集中。姬薇告訴長江日報記者,在手術設計時,要根據臉的大小和形狀進行精細的縫合設計,作為裁縫裁縫一般,不能或多或少地雷,像地雷一樣,不造成絲毫的損傷;當皮瓣安裝在新的位置時,還必須按照術前設計精确縫合,以確定血管就位,"任何血管栓塞,都會導緻腳跟,皮瓣的鞋底全部壞死。"

姬薇回憶說,手術做了8個小時,最後,松開老林左小腿的血管夾後,看到鮮紅色的血液從腳跟皮瓣的血管進入血管,然後注射到腳底皮瓣的血管中,新移植的兩個皮瓣顔色紅潤, 血液效果很好,醫生們都歎了口氣:手術成功了!

手術後,老林恢複良好。不久前,他給紀偉發了一條微信:可以自己走路,國慶已經正常出門去親戚了。

編輯:胡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