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06種!上海記錄到的野生鳥類越來越多,已占全國1/3

餘曉娜,新聞部首席記者

你知道上海有多少隻野生鳥類嗎?

4月12日,上海市綠化局 www.thepaper.cn 記者獲悉,截至目前,上海地區共記錄野生鳥類506種,覆寫79個區段22種,其種類已占全國鳥類種類數的1/3左右。

統計資料顯示,在過去的一年裡,共有70萬隻候鳥遷徙或經過上海或在那裡過冬。其中,從去年11月到今年3月,由于北方寒潮等原因,上海冬季約有12萬隻鳥,其中崇明東灘、橫沙東灘和南彙東灘冬季水鳥最為集中,數量超過90%。

506種!上海記錄到的野生鳥類越來越多,已占全國1/3

真丹烏鴉(現國家二級關注野生動物保護)鄭雲祥合影

許多鳥兒留在上海,不離開

記錄顯示,在過去一年中經過上海或在這裡過冬的70萬隻候鳥中,南彙東灘有30萬隻,而前一年在南彙東灘有10萬隻。為什麼過去一年有那麼多鳥兒來上海?

上海市綠化管理局野生動物保護廳二級研究員袁曉指出,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方面,去年冬天氣溫低,很多寒潮襲來,很多原本在北方冬天的鳥兒都停留在上海;

"很多鳥都是'機會主義者',如果有吃飯和玩耍的地方,環境很好,沒有人開車離開,很高興留下來。袁曉說,為了吸引鳥類留下來和生活,必須同時滿足安全和食物條件。近年來,上海一直試圖讓鳥類的栖息地少受到人類的幹擾,該市現在已經指定了六個野生動物狩獵區,鳥類在這裡生活感覺更安全,不必擔心整天被獵殺。

此外,上海還在積極開展鳥類基地的修複工作,如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互花稻草項目。人草之戰後,約24平方公裡的恢複面積,每年可吸引數十萬隻鳥類來生活。

是以,有些鳥類不僅選擇冬天來上海,還留下來,把上海作為永久的家,比如帶骨的雞這種鳥。"從曆史上看,骨頂雞很少在冬天後留在上海,但大約10年前,我們在橫沙島上一次觀察到超過2萬隻骨頭頂的雞,結果發現其中一小部分已經離開了他們的蛋來繁殖,現在在許多濕地和公園湖泊中全年都可以看到骨頭頂的雞。袁曉介紹。

有白鹳、夜莺等冬季候鳥,原來隻在上海冬季,現在全年都能觀測到,呈現出築巢、孵化蛋的整個生命周期。野生保護部門追蹤了一些白鹳,其中一隻追蹤了三年,發現它常年在上海呆着,最遠的還去西塘玩了一圈,然後又回來了。

506種!上海記錄到的野生鳥類越來越多,已占全國1/3

鄭雲祥、大彬宇(現為國家二級野生動物重點保護)。

很多鳥迷路了,成為"新朋友"

舒适的栖息地,不僅讓"老朋友"越來越多,還有很多"新朋友"也來了。

根據上海綠色城市局的資料,506種鳥類記錄中有一小部分是上海鳥類的新記錄或稀有記錄,這意味着它們以前從未在上海或很少被觀察到,要麼被冷空氣"吹"或被台風"吹",要麼在與鳥類遷徙時迷失方向。琉球山胡椒鳥和羽圈是最近記錄的稀有遊客,前者首次在上海被觀察到,後者僅在上世紀中葉才被記錄。

去年12月,觀鳥愛好者在南彙喙觀鳥公園發現了一隻琉球山胡椒鳥,小而高,周圍有灰色的羽毛,額頭和脖子上有一圈白色,像珍珠飾品一樣。這不僅是上海第一次觀察到它,據說也是第一次有記錄中國大陸,此後在包括上海植物園在内的幾個地方發現了這種鳥。

506種!上海記錄到的野生鳥類越來越多,已占全國1/3

紅喉之歌(現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鄭雲祥合影

今年清明時期,觀鳥者在南會記錄了一項項圈,捕捉老鼠吃。項圈是一隻貓頭鷹,據說當時捕獲的老鼠與鳥差不多。

讓鳥兒願意來上海,留在上海,是城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結果。4月11日,第40屆上海"愛鳥周"啟動儀式選址在宜航區某工廠,上海市綠色城市局副局長顧曉軍表示,今年的活動進入工廠後,野生保護宣傳工作的覆寫範圍進一步擴大,接下來的愛鳥周啟動儀式将進入上海迪士尼度假區。

今年,上海"愛鳥周"期間将舉辦上海人觀鳥大賽、"愛鳥飛翔"線上有趣的跨境遊戲等豐富的線上線下活動,宣傳為保護鳥類,保護野生動物資源,維護生态平衡,改善人類生存環境,幫助公衆進一步了解鳥類的保護, 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牢固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科學理念。

負責編輯:加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