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瘧疾消滅戰中 有哪些“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

作者:央廣網

新華社北京7月5日電據中央廣播電台《中國之聲新聞超聯》報道,中國的瘧疾病例數量已從1940年代的3000萬例下降到零。這對中國來說是一個重大突破,意義重大。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賽向中國表示祝賀,稱中國的成功并非易事,是幾十年來通過有針對性的持續行動取得的。中國加入了無瘧疾國家的行列,向世界表明,無瘧疾的未來是可以實作的。

瘧疾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我國為根除瘧疾作出了哪些努力?什麼樣的"中國計劃"和"中國智慧"為世界做出了貢獻?

瘧疾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

瘧疾是一種寄生蟲病,瘧疾寄生蟲通過蚊蟲叮咬進入人體,而寄生紅細胞,通過反複增殖破壞紅細胞,對人體造成沖擊,症狀反映為發燒、寒戰、寒戰交替出現,嚴重還導緻死亡。不同的瘧疾寄生蟲也可引起不同周期的疾病發作,能侵入人體的瘧疾寄生蟲主要有四種:日間瘧疾寄生蟲、三日瘧疾寄生蟲、惡性瘧原蟲和卵形瘧疾寄生蟲。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研究所所長周曉農說,瘧疾不能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因為它是通過蚊子叮咬或進入瘧疾寄生蟲患者的血液傳播的。結果,蚊子密度越高,瘧疾就越嚴重,例如在赤道周圍的非洲和東南亞,以及在北歐較冷的地區,沒有蚊子分布的地方,沒有瘧疾。

我國為根除瘧疾作出了哪些努力?

在我國消除瘧疾的道路上,幾代人共同努力并持續努力。自1950年以來,中國一直在系統地推進根除瘧疾,其目标在《1956-1967年國家農業發展計劃》中有所規定。

雖然瘧疾在1960年代初和1970年代初經曆了兩次高峰,但通過有效和有力的方法迅速減少了瘧疾。周曉農表示,有不亞于愛國衛生運動和地方分類指導工作的幫助。幾代人的持續規劃努力,加上科技手段的發展和經濟條件的改善,使全國瘧疾發病率逐年下降,為我國消除瘧疾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什麼樣的"中國計劃"和"中國智慧"為世界做出了貢獻?

為響應全球根除瘧疾倡議,201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和其他13個部委聯合制定了《中國根除瘧疾行動計劃(2010-2020年)》,旨在到2020年實作全面根除瘧疾。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消除标準,中國需要連續三年無感染,并建立有效的監測和應對體系,以制定完整的預防和應對計劃。

以周曉農為例,為了完善監控響應體系,中國提出了一個關鍵戰略——線索跟蹤、庫存來源。"線索追蹤"即一旦發現病例,立即開展流行病學病例調查,發現潛在感染人群,"點源"就是采取綜合防控措施,對同行人員進行篩查,診斷和治療患者,同時采取滅蚊措施,消除疫源,消除感染源。

同樣,以病例和流行地點為核心的"1-3-7"根除瘧疾實踐也已出現,并已作為根除瘧疾的"中國規劃"被世衛組織納入全球根除瘧疾技術指南。此外,我國還啟動了"523計劃",尋找瘧疾專項藥物,在數百名專家的共同努力下,青蒿素終于在20世紀70年代被發現。

擁有"消除瘧疾認證"是否意味着我們永遠不會再經曆瘧疾?

2021年6月30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中國已認證瘧疾消除認證,這是繼天花、脊髓灰質炎、絲蟲病和新生兒破傷風之後,中國又一項被消滅的重大傳染病。

不過,周曉農提醒:蚊蟲依然存在,輸入性病例數量也較多,我們還需要加強監測、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在獲得"消除瘧疾認證"後,我們的工作不能停止,團隊不能退出,要保持消除瘧疾仍然需要堅持準确的防控。

強有力的政治承諾,加上強有力的國家公共衛生系統,不僅使我們能夠根除瘧疾,而且也表明了一個負責任的國家的形象,它履行了其國際義務,履行了國際承諾。其次,中國還将為實作無瘧疾世界、保護人類健康更美好的未來做出貢獻。

制片人:梁月

記者:裡奇

編輯:楊洋 潘玉偉 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