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光之樹科技CEO張佳辰對話凱文•凱利:展望AI、可信計算和BAT颠覆者

作者:Odaily星球日報

5月26-29日,由中國國際大資料産業博覽會組委會和中央廣播電視台央視财經頻道、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主辦的2019中國國際大資料産業博覽會(以下簡稱"數字博覽會")在貴陽盛大舉行。

光之樹科技CEO張佳辰對話凱文•凱利:展望AI、可信計算和BAT颠覆者

作為2019區塊鍊高端對話大會的延伸,由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主辦的凱文·凱利圖書分享會于27日在貴陽中樹閣舉行。光樹科技CEO張佳辰作為中國企業家代表與凱文·凱利進行了交談。

光之樹科技CEO張佳辰對話凱文•凱利:展望AI、可信計算和BAT颠覆者

Light Tree Technology提供基于區塊鍊的安全多方計算技術,旨在幫助資料各方在不暴露原始資料的情況下進行協作,使資料不可見,并幫助銀行,保險,網際網路公司和政府機構解鎖新的資料應用程式,包括風力控制,營銷,科學研究等。

<h3>"失控"的遺憾</h3>

張家忱:你憑借自己獨特的技術可預測性,赢得了全世界很多粉絲。《失控》出版于1994年,也就是25年前,書中提到了多年後的大熱門概念:雲計算、AR、網際網路、共享經濟等等。二十五年後,回頭看,沒有太大的差別。如此準确的預測在當時是罕見的。今天回過頭來看,你認為《失控》一書中有什麼需要修改和補充的地方嗎?

KK: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我以前考慮過這個問題,我發現沒有什麼可以改變的。

當我寫《失控》時,它是公開的。例如,它将在Twitter上更新,寫任何你想要的東西。甚至在上個月,他就從中汲取靈感,并在Twitter上進行了更新。

雖然我不想修改它,但我有很多東西我認為應該更新和添加。首先是有更多的空間來描述經濟模型和預測,等等,這是至關重要的。另外,我想補充一篇對計算機技術模拟演練的描述,甚至想加一整章來寫計算機仿真演練。

<h3>"不可避免"對科學和技術的獨特可預測性</h3>

張家忱:在《必然》一書中,你闡述了科技的十二種必然力量,并描述了這些趨勢在未來30年将如何形成共同的方向,引導科技的方向。我很好奇KK預測參考資料是如何獲得的。這使得它能夠準确預測30年後的技術趨勢。

KK:并非一切都是可預測的。例如,不同公司的特點是做不到的,但可以肯定整個系統的未來方向。我們善于總結規律,比如說,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無論是生态的還是系統的,都有可能不斷地和它相似的模式出現,我們正在檢測這些模式,其實很容易估計未來的大趨勢,這是我預測未來的依據, 即使在我們的生活中,其實也有這樣一條發展之路可以借鑒。

我們的生活和生活其實就是不斷創造新的思維或思維模式,雖然人類的科學技術不能創造思維,但可以肯定的是,正是非常需要這種思維模式的。"

就好像我們無法預測谷歌是人工智能巨頭一樣。因為即使一家公司正在嘗試開發人工智能技術,它也不知道它是否會成功。沒有辦法預測這一點。

<h3>"人類和人工智能團隊為未來而努力"</h3>

張家忱:衆所周知,人工智能是三K黨最重要的技術,人工智能的未來是什麼?

KK:人類現在面臨的是一個數字網際網路世界,資料允許我們一起工作,吸引大規模的多人遊戲一起工作,比如說,可能有一百萬人實時線上合作,但基于建立信任機制的能力。未來協同效應的可能性在于,我們可以吸引互相信任,從某種意義上說,區塊鍊和加密貨币是能夠進行前所未有的大規模工作的協作工具。人類和人工智能小組工作是未來的趨勢。

資料隐私和資料使用問題:聯邦學習和可信計算提供幫助

張佳辰:光樹科技提供基于區塊鍊的安全多方計算技術,旨在幫助資料各方在不暴露原始資料的情況下進行協作,使資料可以隐形使用,解決資料孤島。大資料是AI的生産材料,您如何看待未來平衡資料價值和隐私的趨勢?

KK: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關于資料隐私,我認為未來我們的生活可能會被監控,而這種監控行為可能來自手機,或者攝像頭等,這是一個大問題。在這個領域,我們可以從多個次元分析和找到解決方案,目前,資料隐私對人們造成的傷害不會很快得到解決。

至于如何平衡資料價值和隐私,我們可以對未來抱有希望,我堅信,随着技術的發展,會有一個高科技的應用,它将幫助我們記錄我們的生活資料,同時也幫助我們保護我們的隐私。基于區塊鍊的安全多方計算、差分隐私和聯邦計算等概念是技術解決方案。我們可以提取資料的特征,然後将所有結果放在一起,但提供更好的隐私保護。

光之樹科技CEO張佳辰對話凱文•凱利:展望AI、可信計算和BAT颠覆者

張佳辰:解決資料流通的安全和隐私問題,是光樹科技正在做的高性能、安全、可配置的安全多方計算系統。其原理是:系統在晶片信任環境中建構作業系統,使加密資料經過解密操作後進入可信環境,整個原始資料不可見,隻輸出結果,無縫支援包括機器學習在内的常用模型,進而實作資料不可見。同時,區塊鍊和智能合約見證并追溯資料協作的過程。

<h3>颠覆BAT的下一代巨頭已經出現</h3>

張家忱:早在7年前,您就來中國與騰訊創始人馬華騰交談。當時,馬化騰問道:"你覺得誰會超越騰訊?七年後,重新審視這個問題:誰會颠覆像BAT這樣的巨頭?你的答案是什麼?

KK:世代數字平台是一個網絡,它彙集了所有資訊,并使用許多超連結來實作機器可讀性。這樣的搜尋引擎産品是由Facebook和百度等巨頭上司的。第二代數字平台是社交媒體。它連接配接了各種關系,它連接配接了所有人,相關的巨頭,如微網誌和微信。第三代平台将颠覆BAT的傳統巨頭。颠覆者可能會出現在數字孿生領域,并成為繼門戶和社交網絡之後的第三代平台的關鍵切入點。

我們将能夠将世界上的一切數字化。這種颠覆者現在很可能已經出現,處于發展的早期階段,直到十年後才會被廣泛注意到。我不認為所謂的第三代"大玩家"會是科技巨頭本身,比如百度、谷歌和阿裡巴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