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氣溫轉暖,醫生叮囑腎病患者:甯願睡到中午,也别輕易做這4件事

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适請線下就醫。

一到春天,氣溫慢慢升高,街上穿短袖的人多了,鍛煉的人也多了,大家的生活節奏似乎也開始加快了。

但對于腎病患者來說,天氣一暖,不光是衣服要換、飲食要調,連作息和日常活動也都得跟着重新盤算一下。

很多人以為春天是養生的好時候,出去走走、早起晨練、吃點滋補的東西都是理所當然的,可對于腎功能本身就脆弱的人,這種“看起來健康”的習慣,很可能反而是負擔。

那春天來了,氣溫轉暖,腎病患者到底應該避開什麼雷區?

早起做操

天一熱,很多人就覺得是時候“喚醒身體”了,尤其是清晨的鍛煉,仿佛成了春天的标配。

但腎病患者真不能跟着别人這麼幹,尤其早上五六點起床去晨練,簡直是拿自己身體開玩笑。

你看别人精神抖擻,出點汗覺得排毒了,殊不知你這點“運動量”,對腎來說壓根就不是鍛煉,而是透支。

腎髒在夜裡承擔的排毒和代謝任務特别重,它要等到淩晨以後才能把那些白天積攢下來的“代謝垃圾”慢慢處理掉。

如果你天剛亮就跳起來折騰,身體還沒完全從“夜班模式”退出,結果就是氣血沒集中到腎,反倒被四肢搶走了。你以為你在鍛煉,其實你的腎還沒睡醒。

有個病人是建築勞工,冬天一整季都老老實實休息,一到春天覺得自己該“動一動”,結果連着三天早起快走,尿蛋白飙上去了不說,還出現了腰酸惡心的症狀。

研究也指出,清晨這段時間,人體血壓和心率都有一個“自然上升期”,這對健康人是預熱,對腎病人是打擊。

如果腎功能原本就吃力,再疊加一個高峰期運動的刺激,簡直就是雪上加霜。

衣服穿少了

春天一回暖,大家就迫不及待地脫衣服了,總想着把冬天那一身“厚重感”甩掉,輕盈點兒。

可腎病人真不能這麼幹,尤其不能為了涼快讓肚臍、腰部或者腳踝長期暴露着。

腎的功能并不隻是在代謝和排毒那點事兒,它還特别怕寒。

這個怕冷不是說你手腳冷的問題,而是腎本身的微循環非常敏感,稍微一冷,血流就會變少,過濾的效率就跟着降。

而且寒冷刺激會讓腎小動脈收縮,這種收縮是反射性的,是人體“自保”機制,但長期處于這種狀态,反而會讓腎功能越來越差。

一個快遞員就是在春天開始穿單衣幹活,每天風吹得腰直哆嗦,結果兩周後開始水腫,檢查發現肌酐又升了一檔。

很多人以為穿得少是鍛煉耐寒,其實對腎病人來說,這叫“拆東牆補西牆”。

你表面上看起來精神了,身體卻在默默流失陽氣。

尤其是春天早晚溫差大,白天熱得滿頭汗,晚上冷得直打哆嗦,這種冷熱交替對腎的打擊特别大。

它沒有“調溫”功能,結果就是寒氣直接積在腎區,慢慢引發反複的發炎,甚至讓本來穩定的病情急轉直下。

研究發現,長期暴露腰部和下腹,會導緻局部神經緊張和微血管功能異常,進而影響腎機關的供血。這種影響是累積性的,等你發現問題的時候,往往已經晚了。

吃野菜養生

每年春天,朋友圈總有那麼一波人,開始曬各種“野菜大餐”:荠菜馄饨、馬蘭頭拌豆腐、香椿炒雞蛋。

看起來是天然、綠色、養生的代表,但這些東西,對于腎病患者來說,遠遠沒那麼“養人”,甚至有可能直接讓病情反複。

野菜的最大問題,不是它不幹淨,而是它太“活”,成分複雜,不穩定,含有的植物堿和草酸成分,在春天這個季節容易和人體内的鈣、鎂等微量元素發生反應,生成一些腎髒很難排出的結晶。

這種結晶長期沉積下來,就容易造成腎結石,或者加重已有的腎損傷。

有個在食品廠打工的患者,因為機關發福利送了好多野菜罐頭,天天吃得不亦樂乎,結果一個月後名額全線升高,尿液檢查發現結晶明顯。

研究也早就發現,某些春季常見野菜,比如香椿、苋菜、荠菜等,草酸含量極高,有些甚至比菠菜還多好幾倍。

正常人吃了也要注意焯水處理,但很多腎病人壓根不知道這回事,連着吃上幾頓,腎髒排不出去這些“垃圾分子”,最終就是堵在那了。

别覺得這些菜是天然的就沒副作用,對腎來說,不管天然還是化學,隻要代謝不了的就是毒素。腎髒本來就脆弱,哪經得起你這樣折騰?

情緒也會傷腎

春天還有一個事兒容易被忽視,就是情緒起伏。

很多腎病患者到了春天會感覺莫名的疲倦、心煩氣躁,這其實不是你矯情,而是季節性神經調節的一個變化。

中醫講“春主肝”,肝氣一動,情緒就容易上頭,而腎在這個時候往往是“被動受氣”的那個。

腎和神經内分泌有着非常複雜的關系。人在焦慮、失眠、壓抑的時候,交感神經會持續興奮,腎上腺皮質激素水準升高,血管收縮加劇,腎小球壓增大,結果就是加速腎機關的“過勞”。

一位從事售後客服的患者,春天業務忙,常常加班,還焦慮到失眠,結果一個月後腎功能迅速下降。

研究也指出,慢性精神緊張狀态,會導緻腎髒自我修複機制被抑制,進而讓發炎反應更劇烈,病情更不穩定。

很多人以為,腎病主要靠吃藥控制,其實心理狀态同樣決定着康複的程序。

你看,這春天啊,對别人來說是重新開機,對腎病人來說卻是考驗。

越是氣溫轉暖,越得把生活節奏慢下來,别急着迎春,而是要穩住自己。

腎髒,不會喊疼,不會報警,一旦出了問題,想挽回就難了。

還不如現在就收一收,别貪“動”、别穿“涼”、别亂吃,乖乖地把身體照顧好,這才是真的過春天,不是闖春天。

以上内容僅供參考,若身體不适,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關于腎病患者要注意的事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讨論!

參考資料

[1]李鵬.腎康注射液對慢性腎衰竭大鼠腎間質纖維化、内質網應激狀态和線粒體氧化損傷的影響,現代藥物與臨床,2024-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