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勞春燕:婚後不顧父母反對和丈夫分居,16年過去,她可曾後悔過?

在那閃耀着光芒的央視舞台上,勞春燕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憑借着她從容自信且輕松親民的主持風格,在衆多優秀主持人中脫穎而出,成為了評論類節目主持領域的佼佼者,深受廣大觀衆的喜愛與贊譽。然而,當我們将目光從那光鮮亮麗的熒幕前移開,深入探尋她的人生軌迹時,便會發現,在這輝煌成就的背後,隐藏着無數不為人知的艱辛與酸澀,猶如一幅充滿故事的畫卷,緩緩展開在我們眼前。

勞春燕:婚後不顧父母反對和丈夫分居,16年過去,她可曾後悔過?

勞春燕于 1972 年在浙江紹興這片充滿文化底蘊的土地上呱呱墜地,這裡名人輩出,文化氣息濃郁,仿佛從一開始就為她的才情埋下了種子。而她的父親,作為當地電視台的一名新聞記者,更是在她的成長過程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在勞春燕的童年記憶裡,父親總是忙碌的身影,一台錄影機不離身,筆記本随時記錄着各種新聞線索,每天不是在外奔波采訪,就是在家中伏案撰寫稿件。年幼的勞春燕渴望父親的陪伴,可父親往往隻是随手塞給她一本書,便又投入到工作中去,這讓她心中對父親的怨言悄然滋生。

勞春燕:婚後不顧父母反對和丈夫分居,16年過去,她可曾後悔過?

随着年齡的增長,勞春燕識字漸多,一次偶然的機會,她翻開了父親的筆記本,那上面密密麻麻寫滿的新聞稿件,竟與電視上聽到的如出一轍。那一刻,她突然明白了父親工作的重要性,同時,也看到了這樣一句話:“今天是女兒的生日,我又缺席了,我很自責,希望女兒能在以後原諒我。” 瞬間,淚水模糊了她的雙眼,父親的形象在她心中變得無比偉岸,一顆成為像父親一樣的新聞工作者的種子,也在此時深深地紮根在了她的心底。

勞春燕:婚後不顧父母反對和丈夫分居,16年過去,她可曾後悔過?

為了追逐自己的夢想,勞春燕癡迷于閱讀各類課外書籍,沉浸在知識的海洋中難以自拔,甚至是以影響了學業成績。父親察覺到她的變化後,并未急于斥責,而是在一個深夜,悄悄推開她的房門。彼時的勞春燕正手忙腳亂地将小說藏進抽屜,眼神中滿是驚慌與愧疚,等待着父親的批評。然而,父親隻是溫和地摸了摸她的頭,輕聲讓她早些休息。

勞春燕:婚後不顧父母反對和丈夫分居,16年過去,她可曾後悔過?

第二天,父親與她促膝長談,耐心地告訴她,讀書固然重要,但學業同樣不可荒廢,隻有考上好大學,才能離理想更近一步。父親還精心挑選了幾本書送給她,并教導她要學會篩選書籍,适可而止地閱讀。這次談話後,勞春燕如夢初醒,她深知實作夢想需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從此,她刻苦學習,成績迅速提升。最終,她以全省第四、紹興市文科狀元的優異成績考入複旦大學新聞系,朝着夢想邁出了堅實的一大步。

勞春燕:婚後不顧父母反對和丈夫分居,16年過去,她可曾後悔過?

進入複旦大學後,勞春燕并未有絲毫懈怠。為了鍛煉自己的實踐能力,她積極應聘成為複旦大學廣播電台和複旦有線電視台的主持人,開啟了一邊學習一邊實踐的忙碌生活。憑借着過人的聰慧與不懈的努力,她僅用了不到三年的時間就修滿學分,不僅提前畢業,還順利拿到了文學學士學位。畢業後,面對衆多高薪工作的誘惑,她毅然選擇回到上海電視台,從基層的編輯記者做起,決心在實踐中磨砺自己。

勞春燕:婚後不顧父母反對和丈夫分居,16年過去,她可曾後悔過?

然而,現實很快給了她一個下馬威。一次,她負責采訪一位行業精英,事先精心準備了一系列問題,并巧妙地設計了采訪流程。但當采訪正式開始時,這位嘉賓在專業領域侃侃而談,完全不按她的預想出牌。勞春燕竭盡全力去了解、去跟上嘉賓的節奏,可還是顯得力不從心,提問和交談都變得十分生硬、尴尬。最終,雖然勉強完成了采訪,但内容空洞無物。回到機關後,她感覺無地自容,仿佛能聽到同僚們内心的質疑:“就這水準,還複旦高材生呢?” 這次經曆讓勞春燕深刻認識到,理論與實踐之間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成為一名優秀的新聞工作者,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勞春燕:婚後不顧父母反對和丈夫分居,16年過去,她可曾後悔過?

從 1984 年起,勞春燕的事業迎來了轉機。她被破格提拔,開始主持上海衛視的《今日報道》。經過一年多的打磨與沉澱,上司又将《新聞透視》這一重要欄目交到她手中,她不僅擔任主持人,還兼任責任編輯,憑借出色的表現迅速成為台裡的中流砥柱,聲名遠揚。1998 年,年僅 26 歲的勞春燕已成長為一名成熟穩重的新聞工作者,她被調入上海衛視,陸續主持了《星期視點》《人在上海》《東方夜新聞》《今日新觀察》等多檔節目,并在編輯、主編、制片人等崗位上展現出卓越的才能。短短幾年間,她從一個青澀的女大學生,華麗蛻變成了一位幹練、沉穩、業務精湛的優秀主持人,在上海的新聞界綻放出耀眼的光芒。

勞春燕:婚後不顧父母反對和丈夫分居,16年過去,她可曾後悔過?

2004 年,32 歲的勞春燕在事業蒸蒸日上之際,卻也面臨着家庭的壓力。父母開始催促她結婚,擔心她成為大齡剩女。父親甚至有些後悔當初将她培養得如此優秀,導緻她眼界高,追求者望而卻步。然而,緣分總是在不經意間降臨。在一次活動中,勞春燕結識了比她大 8 歲的裘正義。巧合的是,裘正義也是浙江省文科狀元,畢業于複旦大學,一路讀到博士,是新聞界的知名人物。兩人初次交談,便被彼此的才華所吸引,性格上也十分互補。裘正義外表文質彬彬,帶着幾分木讷,而勞春燕在節目中嚴肅認真,私下卻活潑開朗。就這樣,他們很快墜入愛河,并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勞春燕的父親對這位同行女婿也頗為滿意,一家人沉浸在新婚的喜悅之中,過上了一段如神仙眷侶般的甜蜜生活。

勞春燕:婚後不顧父母反對和丈夫分居,16年過去,她可曾後悔過?

婚後的勞春燕和裘正義雖然工作繁忙,但總會抽出時間享受二人世界。勞春燕會在忙碌一天後,親自下廚為丈夫烹饪美食,而無論多晚,他們都會攜手漫步街頭,分享着生活、工作、讀書、電影等方面的點滴,驅散一天的疲憊。裘正義雖不擅長浪漫之舉,但他的細心卻展現在生活的細微之處。有一次勞春燕生日,他早早下班,滿心歡喜地為她煮了一碗蕃茄雞蛋面,盡管手藝生疏,差點把面煮成漿糊,但勞春燕卻被這份心意深深感動,一時興起,将蛋糕蓋在了裘正義臉上,兩人相視大笑,溫馨的氛圍彌漫在整個房間。

勞春燕:婚後不顧父母反對和丈夫分居,16年過去,她可曾後悔過?

然而,這樣的幸福時光并未持續太久。2006 年,央視《中國法治報道》欄目公開招聘主持人,勞春燕那顆不安于現狀、渴望挑戰的心再次被點燃。當她向家人提出想去北京發展的想法時,立刻遭到了婆婆的強烈反對,婆婆認為他們年紀不小了,應該盡快要個孩子,穩定家庭。勞春燕的父母也對此表示擔憂,覺得兩人新婚不久就分居兩地,感情尚未穩固,實在不妥。就在勞春燕陷入兩難之際,一直默默支援她的裘正義站了出來,他堅定地說:“我們都是新聞工作者,我了解你的想法,我無條件支援你。” 裘正義的話讓勞春燕既感動又愧疚,但在丈夫的鼓勵下,她還是決定勇敢地邁出這一步。

勞春燕:婚後不顧父母反對和丈夫分居,16年過去,她可曾後悔過?

憑借着紮實的專業功底,勞春燕成功進入央視。但初到北京的她,沒有編制,隻能租房居住,生活條件遠不如在上海的家。然而,她總是報喜不報憂,告訴家人自己在北京一切都好。裘正義放心不下,專程趕到北京看望她,為她購置生活用品,事無巨細地叮囑着,這讓勞春燕眼眶濕潤,心中滿是溫暖與不舍。此後,兩人由于工作繁忙,往往一兩個月才能見上一面,相聚時間短暫,但他們都格外珍惜這短暫的時光。勞春燕的父母看着女兒女婿聚少離多,心中憂慮不已,于是想出了催生的辦法,希望借此讓家庭更加穩固。

勞春燕:婚後不顧父母反對和丈夫分居,16年過去,她可曾後悔過?

2009 年,勞春燕在事業上逐漸站穩腳跟,卻又迎來了新的挑戰 —— 她懷孕了。這個消息讓已經四十多歲的裘正義欣喜若狂,同時也叮囑她要注意身體。當時,勞春燕剛剛接手《今日關注》《中國新聞》等重要欄目,許多工作還不熟悉,但為了不影響工作進度,她依然堅持加班加點,憑借着平日裡堅持鍛煉養成的良好身體素質,硬是咬牙堅持了下來。懷孕七個月時,她仍堅守在崗位上,遠在上海的裘正義和家人都為她捏了一把汗。

勞春燕:婚後不顧父母反對和丈夫分居,16年過去,她可曾後悔過?

2010 年,38 歲的勞春燕平安生下了一個兒子,全家人懸着的心終于落了地。可孩子剛滿三個月,新的難題又擺在了面前。勞春燕要傳回工作崗位,孩子無人照顧,公公婆婆年事已高,無法适應北京的生活。關鍵時刻,裘正義再次挺身而出,他安慰勞春燕說:“沒事,孩子我帶回上海,跟爸媽一起照顧,你放心工作就好。” 盡管心中萬般不舍,勞春燕也隻能無奈地将孩子送回上海。此後的日子裡,每當夜深人靜,她總會想起孩子,淚水悄然滑落。裘正義獨自照顧孩子,難免會感到力不從心,偶爾也會向勞春燕發發牢騷,但這些并沒有影響他們之間深厚的感情。勞春燕的父母看在眼裡,疼在心裡,為了減輕女婿的負擔,經常前往上海幫忙照顧孩子,一家人共同努力,讓孩子在充滿愛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勞春燕:婚後不顧父母反對和丈夫分居,16年過去,她可曾後悔過?

2013 年,勞春燕迎來了職業生涯的又一個高峰 —— 她接替敬一丹,主持央視王牌節目《焦點訪談》。她深知這檔節目的分量與責任,每次開播前都會精心撰寫稿件,以親民、自然的主持風格為節目注入新的活力。觀衆們很快接受并喜愛上了她,節目收視率也保持穩定,這讓勞春燕松了一口氣,也更加堅定了她在央視繼續前行的決心。

勞春燕:婚後不顧父母反對和丈夫分居,16年過去,她可曾後悔過?

2016 年,兒子阿寶已經 6 歲,為了給孩子更好的教育環境,勞春燕和丈夫商量後決定讓兒子來北京上學。夫妻二人拿出多年積蓄,在北京購置了一套房子,這個家成為了他們的第二個港灣。然而,裘正義由于工作原因無法一同前來,照顧兒子的重擔便落在了勞春燕一人肩上。為了彌補對兒子的虧欠,她幾乎将所有業餘時間都奉獻給了兒子,陪伴他成長、學習。直到此時,勞春燕的父母才真正放下心來,他們感慨女兒能有裘正義這樣的好丈夫,是一生的福氣。

勞春燕:婚後不顧父母反對和丈夫分居,16年過去,她可曾後悔過?

如今,51 歲的勞春燕歲月靜好,容顔依舊。這不僅得益于她日常的保養和堅持鍛煉,更重要的是背後有一個溫暖而堅定的家庭在默默支援着她。裘正義常常說:“等過幾年我退休了,就到北京跟你們團聚,想想就覺得幸福。” 每當聽到這句話,勞春燕心中都會泛起一陣酸澀。這些年,她作為妻子、母親、兒媳、女兒,對家人有着太多的虧欠,尤其是裘正義。在她剛到北京的那些年,裘正義獨自在上海,過着幾乎單身漢的生活,衣服無人清洗,冰箱空空如也,家中灰塵滿布,可他從未有過怨言。

勞春燕:婚後不顧父母反對和丈夫分居,16年過去,她可曾後悔過?

勞春燕和裘正義的婚姻,無疑是一段令人動容的佳話。他們雖長期分居兩地,承受着聚少離多的痛苦,但他們的感情卻堅如磐石,深入骨髓。他們彼此了解、互相支援,在事業與家庭之間艱難地尋找着平衡,用愛與包容書寫着屬于他們的獨特故事。然而,這樣的婚姻模式并非适合每一個人,它需要雙方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礎、高度的了解與信任,以及對彼此事業的尊重和支援。我們在羨慕他們的同時,也應明白,每段婚姻都有其獨特之處,我們需要根據自己的情況,用心去經營,去尋找屬于自己的幸福之道。